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媒体海大

  •   海洋经济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跃升”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社会资本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可以有效满足海洋相关活动的多元化资金需求,进而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  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建设是发挥市场在海洋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动体现。社会资本的天然市场优势,能够敏锐捕捉到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经济信号带来的信息,通过信息传递促使相关海洋产业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一般来说,海洋产业多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有助于破解涉海企业的融资困局,增加涉海企业的支持数量、加大资金支持额度、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拥有技术优势的社会资本主体(如高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整合和产业引导能力,参与海洋经济建设可以加速现代海洋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潜在的辐射效应,能够提升公众的海洋认知水平。  社会资本的参与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但目前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是参与重点不
    2025/07/31
  • 【编者按】筑牢“蓝色粮仓”,渔业良种是关键。7月23日出版的《农民日报》在“名家与乡村”版“三农大先生”专栏以《包振民:守护“蓝色粮仓”》为题,整版宣传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矢志创新,潜心“蓝色种业”研究,耕海牧渔、立德树人,守护“蓝色粮仓”的创新故事与师者情怀。2025年7月23日出版的《农民日报》“名家与乡村”版(第8版)  “在科研过程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选题?”  在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第一期“本科生卓越大讲堂”上,主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随机从面前的电脑里抽取了一个观众互动留言。留言中的问题来自中国海洋大学2023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牟彦丞。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题。科研方向的选择要从国家和产业的需求出发,真正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就像我们培育的扇贝优良品种,看似小众,却守护了千万渔民的生计。多到实验室和产业一线,了解科学前沿和国家需要以及产业需求,做有意义的研究。”包振民这样对学生们说。  2022年,包振民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在颁奖仪式上,包振民说,他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一艘艘满载山东培育的优良品种的船只游弋在东海、南海
    2025/07/25
  •   7月19日,2025“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洋受邀参加活动并接受央视采访。她表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中,通过城市间的交流,既能共享发展经验,对接市场需求,又能促进资源高效流动,释放更大增长潜力,有助于形成互利共赢的城市合作格局。新闻链接:【朝闻天下】2025“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举行
    2025/07/21
  •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海洋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作出“海洋强国”战略部署,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实施路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部署“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发展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的蓝色疆域,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逐渐成为大国角力的关键领域。高效率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不仅关乎经济增长,更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深植于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理论根基,紧扣现实发展需求,系统构建多维度的拓展路径。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系统科学视角来看,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多系统耦合协调的复杂巨系统。要实现其科学拓展,需要立足新发展理念这一顶层设计,从海洋经济发展空
    2025/07/18
  •   海洋经济正迎来更大风口。  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当天发布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公告》显示,我国海运设施体量最大,海上运输货物全球领先,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在7月1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正是这次会议,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多方面作出顶层设计。这不仅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更意味着新一轮政策红利将加速向此聚集。下一个10万亿元还会远吗?  谁在支撑10万亿?  在浙江舟山,白色的LHD(低水头水电站)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如同一艘巨轮,矗立于波涛之间,将滚滚洋流转化为绿色电能。在完成大功率发电、稳定发电、并入电网三大跨越,攻克潮流能发电并网技术难点之后,海洋能开发的“舟山样本”将发电成本降低40%,使我国LHD海洋发电项目走到了世界前列。  坚持向海洋要生产力,舟山不是唯一代表。  在上海,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今年2月
    2025/07/18
  •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中国是一个兼具农耕、草原和海洋等多种文化样态的国家,无论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完成建设海洋强国、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都离不开对海洋文化的传承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而深厚的海洋文化。史前时期,中华先民便学会“结绳而为网罟”,通过采猎鱼贝获取蛋白质。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彰显了8000年前先民跨江过海、开拓进取的弄潮精神。秦汉时期,琅琊台的修筑,印证了陆海多元文化的统一融合;《汉书·地理志》详细描绘了从华南沿海至印度洋的海上航路,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成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经典标识。隋唐宋元时期,更为广泛的海上航线开辟,中外海洋交流更为繁盛。泉州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石湖码头等古迹,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世界海洋商贸交流的繁盛,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明清时期,海内外民间层面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未曾中断。1
    2025/07/18
  • 【图书评介】  中华民族是善于理论创造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富于理论素养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政党。我们走过的路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从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至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将继续指引人类社会演进的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整体性和针对性研究是需要深入开展的重大理论课题,是打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魅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两大理论基石的历史发展研究》是朱大鹏教授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一部专著。众所周知,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一般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该书立足对科学社会主义两大理论基石与科学社会主义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着眼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脉络、当代境遇、未来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呈现了两大理论基石历史发展的整体样貌和内在机理,体现了对“
    2025/07/03
  •   在新时代商科教育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紧扣“一融双高”核心定位,以培育“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创新构建“三结对”党建赋能教研育一体化工作模式。该模式以师生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三结对”(结对学习、结对攻关、结对育人)为核心载体,打造“星火燎原”宣讲实践团,通过理论宣讲与实务攻关双循环互促、企业痛点与教学案例双转化互通、国家战略与乡土实践双扎根互融,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解决企业真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如海洋强国、乡村振兴)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全过程,着力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党建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筑牢思想根基  创新打通校企资源壁垒,实现理论宣讲与实务攻关“双循环”。宣讲团突破传统理论灌输模式,构建“党建理论+产业前沿”双轨学习机制。每学期联合海尔集团、青岛海检集团、歌尔股份、云路股份等企业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会,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中国”等战略部署,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海洋科技创新等实践案例相结合。  在青岛海检集团的共建活动中,师生党员实地考察电磁兼容实验室,
    2025/07/03
  •  “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继续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和四川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放招生计划。”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宇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由院士领衔,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工程行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工科高端人才,支撑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产业链价值跃升。该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  王宇龙介绍,瞄准海洋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的重大需求,该专业研究方向已从传统船舶设计制造拓展至海洋平台、深海装备、海上新能源等领域,在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设计、海洋智能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以专业和学科为核心,学校建设了海工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有效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耦合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王宇龙说。  该专业开设课程包括以力学为核心的基础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课、以跨界整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以及以开阔国
    2025/06/30
  • 在本期节目中,跟随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的脚步,您将从鱼山校区远眺碧波浩渺的黄海,感受中国海大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和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还将和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一起来到海南大学的协同创新中心大楼,感受各院系对创新科研平台的理念;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带您走进古朴典雅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苏路院区,一同追溯青岛百年医学发展史;和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姚尧一同游览校史馆中的“军工记忆”展厅,感受西安工大“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湖北科技学院院长李岱带您打卡校史文化墙,感悟“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使命与担当!
    2025/06/27
  •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地理版图上,青岛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左联小组的重要据点,也是大批现代作家的寓居之地。青岛不仅为抗日救亡活动提供了相对安全、自由的空间,也成为作家笔下的独特风景,寄寓着他们的抗日之志与爱国之情。钩沉中国现代作家的青岛印象可以发现,他们在学校、书店、报馆,以笔为刀,以墨为锋,投身文学创作、诗歌运动、话剧公演、木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其他地区遥相呼应,传播抗日救亡思想,构筑抗战文化共同体。随着文学的种子在青岛落地生根,这座城市的爱国主义革命薪火也代代相传。先声:“还我青岛!”  1919年,在五四运动现场的声音记忆中,“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的呼声最为强烈,传遍全国,震惊世界。走在大学生游行队伍中的王统照,“第一次感到群众力量的重大……人人怀着一片热爱国家的心肠,想把兴亡的时代重责毫不谦逊毫不犹豫的搁在自己的肩头”(王统照《“五四”之日》)。被称为“五四之子”的王统照,其思想也由此揭开了新页。  1921年,王统照与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发起成立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次年完成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一叶》。此后一发不可收,王统照成为《小说
    2025/06/25
  • 6月9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率团参会,出席开幕式全体大会并联合举办“深蓝之上”主题边会。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