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媒体海大

  • 【编者按】家国同心,共庆华诞。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大众日报》联合山东16市党报推出“假日观察·省市党报联动”融媒报道。10月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头版,以“科考船上,升起五星红旗”为题,对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工作人员立足岗位,扎实开展科学考察,以及举办升旗仪式等系列活动欢度国庆、祝福祖国的家国情怀进行了重点报道。2025年10月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头版  “我们在东海,祝新中国76周年生日快乐!”10月1日6时30分,太阳刚刚半跃出海面,正在东海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全体科考队员及船员齐聚驾驶甲板,举行升国旗仪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送祝福,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东方红3”船党支部书记王辉介绍,除了举行升国旗仪式,他们还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举办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一起欢度国庆。  王辉说:“国庆之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只有2级海风和0.5米的轻浪,海况良好,适宜开展科考作业。”  自7月中旬“东方红3”船从青岛起航以来,王辉和同事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近80天,航迹遍布黄海、东海、南海,航程达9700余海里。这一航次,并非都
    2025/10/03
  •   蓝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延伸与创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支持涉海实体经济,正日益成为激活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蓝色金融融合了金融功能与蓝色特征,在引入金融“活水”润泽涉海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海洋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蓝色金融具有一些独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注海洋经济,提供金融支持。通过蓝色信贷、蓝色基金、蓝色债券等多元化金融工具,蓝色金融精准适配海洋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区别于陆地经济的典型特征,有效拓宽涉海企业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切实纾解海洋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瓶颈。二是强调环境友好,实现蓝碳价值。一方面,蓝色金融引导资金投向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环境友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海洋新兴产业,同时支持海洋渔业智慧化转型、港口数字化升级等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定向支持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创新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蓝碳项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三是增强企业韧性,强化风险保障。依托海洋保险和再保险等专业化金融工具,蓝色金融通过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机制,有效应对海洋
    2025/09/19
  •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  ◎本报记者 代小佩  8月23日,在蓝色的晨曦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经过8个小时作业,成功完成首次深海试验,从4140米深海凯旋。这是我国深海研究领域的又一个“科考利器”,奏响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生动旋律。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指引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5年来,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下,海洋强国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蓝色经济”动能澎湃  在新一代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船上,短短10分钟,20万尾鱼苗就能进入养殖舱;在海南琼东南盆地,“深海一号”一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碧海无垠,“蓝色经济”不断汇聚澎湃动能。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
    2025/09/17
  •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遴选产生了首批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旨在充分发挥示范社区宣传展示、辐射带动、实践探索、骨干培养、生态塑造等功能。为加强典型宣传、推广建设经验,高校思政网开设“示范社区工作案例”专栏,集中展示示范社区建设的特色做法和创新路径,引领带动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蓝色梦想宏才培育计划,高质量实施学生思政工作“623”工程,以“党建引领、蓝梦领航、系统集成、数字赋能、文化浸润”为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思想领航型、全面协同型、成长促进型、启智润心型、智慧互联型、资源聚合型学生社区,扎实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精心打造社区育人共同体,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创新建设思想领航型社区党建引领推进效能提升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领导小
    2025/09/15
  •   中国海洋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制定并实施“蓝色梦想铸魂强师计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的使命任务,勇当服务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先锋队。坚持思想铸魂,打造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内在追求和实际行动,倾心教书育人,潜心科学研究。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理论学习、教师在岗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新入职教师在“东方红3”科考船上开展“海上国情教育”,在校史馆开展“海大大先生”精神传承教育,多维度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在每年9月的“师德师风教育月”,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弘扬“海大大先生”精神系列专题活动,举办暑期党性学习研修班。每年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最美教师”“教
    2025/09/11
  •   本报青岛讯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近日到中国海洋大学走访慰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周乃翔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海洋科技成果展厅,详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海洋科学研究利用等情况,看望慰问优秀教师代表,对中国海洋大学办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他希望中国海洋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校100周年时的重要回信精神,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聚力推进海洋科技攻关,做大做强海洋创新平台,加强海洋学科建设,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周乃翔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更加重视教师、关心教师、支持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新闻链接:【
    2025/09/10
  •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中国海洋大学走访慰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周乃翔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海洋科技成果展厅,详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海洋科学研究利用等情况,看望慰问优秀教师代表,对中国海洋大学办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5/09/10
  • 【山东新闻联播】“齐鲁最美教师”闪耀教育家精神的光芒(2025年9月8日)
    2025/09/10
  • 【编者按】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8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在第6版刊发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育海大“大先生”》的报道文章,聚焦中国海洋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创新实践。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2025年9月8日出版的《大众日报》第6版  走进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教室墙壁上“治学严谨、执教严明、要求严格”的教风格外醒目。这意蕴丰赡的12个大字,是建校百年来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实践凝聚起来的价值共识。  “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要自觉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引导激励广大教师胸怀蓝色梦想,做‘大先生’、出大成果、育大英才”……在5月26日召开的中国海洋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校长张峻峰如是说。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师德、铸师魂,让人才“活水”竞相涌流。铸魂强师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真正的教育者,终将在成就他人的英雄之旅中,完成自我的永恒超越。”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
    2025/09/08
  •   海洋强省,人才是关键。山东通过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让海洋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向海图强,人才为要。山东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累计引进培育涉海高层次人才224名。住鲁海洋界院士22人,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名,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三忠,正在带领团队研究深海天然氢气,这项研究颠覆了深海洋底“无能源”的传统认知,为深海开发提供了新赛道和突破口。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三忠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将全球(岩石圈)划分到1000多个微小的板块,提出了微板块构造理论。基于这个理论,我们现在发现在深海四五千米深处,有广泛的天然氢气存在,分布区域比油气更为广泛。”  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30多年来,李三忠带领团队拓展深海洋底构造研究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在人才引育上,他注重跨界融合。原本在中国科学院研究古地磁学的姜兆霞加入李三忠团队后,迅速将地质学与地磁学这两个关联学科结合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创新成
    2025/09/07
  • 新闻链接:【山东新闻联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胜利荣光·看盛典】(2025年9月3日)
    2025/09/04
  • 【编者按】海洋科教正迎来从学科优化到体系重构再到范式革命的历史性机遇,9月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思想版”(15版),刊发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教授李华军和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教授撰写的题为《向海图强:构建面向未来的大海洋学科体系》的理论文章。文章从拓展学科内涵、重构培养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完善师资结构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学科体系战略性重构的创新路径、深远意义和价值。2025年9月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思想版”  202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其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对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海洋科教正迎来从学科优化到体系重构再到范式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海洋学科体系的战略性重构,本质是教育供给侧适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国家战略需求升级的结构性改革。这一变革无论是对经略蓝色国土还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拓展学科内涵  当前,海洋学科体系学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