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媒体海大

  • 【编者按】9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理论版”(13版),刊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军撰写的题为《激发海洋经济创新动能》的理论文章,阐述了创新驱动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在创新驱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并提出了破解之道。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2025年9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理论版”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充分认识创新驱动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海洋经济创新动能,支撑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蓝色大海孕育无限机遇,海洋经济是未来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开发蓝色碳汇、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商业应用、培育深远海旅游
    2025/09/01
  •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时代加快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海洋科技领军企业,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为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供战略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作为海洋创新体系的关键主体,在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中发挥着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海洋科技领军企业是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当前,在全球海洋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突破海洋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瓶颈,是保障国家海洋
    2025/08/27
  • 传统观念中,无脊椎动物外骨骼常被视为“无生命的石头”,而脊椎动物骨骼因具有终身造血功能,被视为“活的器官”,成为脊椎动物特有的重要演化创新。这一观点常出现在教科书中。 然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历时9年在动物骨骼造血研究领域获得的最新发现,却颠覆了这一观点。近日,这项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无脊椎动物骨骼中普遍存在造血干细胞巢,解开了5亿多年前贝壳的生命奥秘,颠覆了骨骼造血为脊椎动物特有演化创新的传统观念,为理解动物造血系统起源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海洋生物干细胞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和新范式。”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王师对《中国科学报》说。 从一次实验“意外”到颠覆性发现 软体动物,俗称贝类,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门类,也是寒武纪早期起源的主要矿化骨骼代表性动物类群之一。研究发现,贝壳呈现出许多令人费解的生物学特性,与脊椎动物骨骼存在关联性,却始终难以用传统认知合理解释。 寒武纪为何出现有壳类生物大爆发?贝壳是否为传统认知中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些生物学界的未解之谜,是生命演化史上的“悬案”。 “谁会想到,我们团
    2025/08/27
  • 新闻链接:【山东新闻联播】鳗草阻击海底荒漠【了不起的小草】(2025年8月19日)
    2025/08/25
  •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栏目特别推出12集大型文化专栏《我见青山》。节目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为脉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展示各地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案例,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伟力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主讲嘉宾: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董跃
    2025/08/25
  • 新闻链接:【山东新闻联播】艾庆辉:守护“蓝色粮仓” 让中国鱼吃上“定制餐”【人才兴鲁展风采】(2025年8月10日)
    2025/08/24
  • 从蔚蓝深海到金色海岸从科技攻坚到生态守护中国海洋经济正以怎样的创新姿态破浪前行?十万亿规模的海洋产业如何托举起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梦想?当“五个更加”的战略号角吹响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范式又将如何书写?“育见新闻”专访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垒
    2025/08/24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近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国家治理》杂志在2025年第15期刊发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华军教授撰写的题为《奋力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文章,阐述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升级为路径,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人才高地为支撑,以全球协作为视野,多领域、多维度协同聚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  浩瀚深蓝,机遇与挑战交织。伴随全球对深远海资源开发、蓝色低碳转型、智慧海洋治理需求的空前高涨,海洋正成为大国战略竞合的新焦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0.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已跃升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核心技术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短缺、国际规则博弈加剧等挑战,亦日益凸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单一领域突破可成,而是一项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全球协作的复
    2025/08/22
  • 李华军,1962年2月生,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工程专家。他长期从事海洋工程结构与水动力学及海工装备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他带领团队围绕海洋资源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新型海工结构的设计施工与安全运维、海工装备研发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提升了海洋工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及重大工程实践能力。  海洋工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硬支撑”和“加速器”,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资源与能源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工程专家李华军院士团队攻克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相关技术难题,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不断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事业向深远海发展。当前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如何?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在哪里?记者走进中国海洋大学,与李华军院士进行了对话。“没有先进海洋工程技术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便无从谈起”  问:当前,我国海洋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海洋工程技术在其中具有怎样的价值?  答: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采
    2025/08/11
  •   这个毕业季,投身西部,成为大学校园的风尚。  “听过很多建功西部的故事,直击心灵。这一次,轮到我上场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毕业生贺靖婷充满期待地说。她的目的地,是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农业农村局。  此刻,在全国,还有千万个“贺靖婷”在行动!  近日,调研组在“建功西部”追踪报道中了解到:全国新招募的4.8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踏上征程,比去年增长约12%;北京、天津等地多所高校学子西部就业率均增长10%以上……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俊才西部栖”,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人生航向!西部星空浩瀚,愿做闪烁微光的那一颗  “咔嚓!”镜头轻轻一闪,定格了一个属于“五兄弟”的特殊时刻。  照片上,五个小伙子笑容灿烂,人手一张淡蓝色火车票,齐刷刷地举在胸前。目的地:乌鲁木齐、哈密、昌吉、克拉玛依……  他们是甘肃河西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同住一个宿舍;毕业之际,同往一个方向。  “我们最爱唱的歌是《男儿当自强》。到底是不是好男儿,人生选择上见分晓!”五人中的“老大”张振鹏告诉调研组,找工作时,舍友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疆的基层一线。  “
    2025/08/09
  • 对于一所以海洋命名的高校,“海洋”二字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代表着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办学方向,更承载着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使命与担当。  有人说,在青岛诸多“大学名片”中,中国海洋大学无疑与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蕴最相符。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中国海洋大学的成长足迹中刻有深深的青岛烙印,也为青岛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立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大学,这些年,中国海洋大学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使命强特色、聚焦特色强综合,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在软科2024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海大的海洋科学学科位居全球高校第3位;在US News2024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海大的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学科位居全球高校首位。  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什么?她将如何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这座以海洋命名的大学和这座因海而兴的城市之间还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学科发展:实现海洋特色“登顶”  在青岛高校中,若论校园与城市的亲密程度,中国海洋大学必定是独特的存在—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