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媒体海大

  • 【编者按】百年岁月峥嵘,十秩弦歌不辍。中国海洋大学始终与伟大祖国同呼吸、与海洋事业共命运、与齐鲁发展相交融,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省建设中勇立潮头、屡书华章。在喜迎建校一百周年之际,2024年10月2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刊发题为《百年兴学强国 恰是风华正茂——写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的专题报道,深度讲述中国海洋大学一百年砥砺奋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德树人,矢志创新的故事。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百年岁月峥嵘,十秩弦歌不辍。  2024年10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走进金秋时节的中国海大校园,“世纪海大,谋海济国”的主题标语,“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石刻校训……令人深刻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始终与伟大祖国同呼吸、与海洋事业共命运、与齐鲁发展相交融的使命担当,以及厚重文化底蕴。百年沧桑 厚植爱国情怀  “中国海洋大学始建于1924年,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光荣革命传统、执着蓝色梦想的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科教兴国、海洋强国建设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谱写了一曲不懈奋
    2024/10/23
  • 【编者按】百年兴学报国,恰是风华正茂。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守“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谱写了一曲不懈奋斗、向海图强的蓝色华章。10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刊发题为《赓续百年荣光 再谱蓝色华章——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的专题报道,深度讲述中国海洋大学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卓越办学成就。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摄影:刘邦华)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  黄海之滨、汇泉湾畔,一所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高等学府迎来了百年诞辰。  这是一所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的大学,依山望海,树木参天,宁静幽雅。  这是一所以“崇尚学术,谋海济国”为价值追求的高等学府,浩海求索,勇攀高峰,屡书华章。  一百年前,中国海洋大学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而后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  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海洋大学从建校之初仅设工、商两科,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
    2024/10/22
  • 【编者按】中国海洋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开放办学,始终引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创新发展,为国家海洋事业兴盛、促进全球海洋科教合作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要求,充分发挥海洋、水产综合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深化与世界一流涉海院所机构交流合作,构建全球海洋科教协同创新合作平台与网络,打造开放合作新格局,助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发展。学校在海洋科教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加快建设海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4年10月17日出版的《CHINA DAILY》以《Century of progress fuels OUCs future outlook》(《海大百年弦歌不辍 开放合作共创未来》)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的成绩,全文内容如下:2024年10月17日《CHINA DAILY》新闻链接:【CHINA DAILY】Century of progress fuels OUCs future
    2024/10/22
  • 《中国青年报》(2024年10月21日 03 版)  青年眼中的中国,是一幅幅生动鲜活、色彩斑斓的画卷,是科技与传统的交响,是城市与乡村的共鸣,是梦想与实践的碰撞。青年大学生用镜头,用笔触,用心灵,记录属于自己的色彩,共同绘制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红色文化——唱响时代强音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天,中国人民大学192名师生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伴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杪莹脑海中浮现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场景,人大师生在“众志成城”群众游行方阵中喊出“祖国万岁”的时代强音。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75载岁月里,共和国的历史中,都闪耀着人大人的身影。  1950年国庆节前夕,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校友王莘出差来到北京。一年前开国大典上,他在游行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欢庆,“我一定要写一首歌颂祖国的歌”。不久,一曲气势雄壮、热情豪放的新歌《歌唱祖国》诞生了。这首凝聚着爱国之情、爱党之心和民族之魂的时代金曲很快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亿万人民久唱
    2024/10/21
  • 【编者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开展海水综合利用,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4年10月3日出版的《经济日报》“时评版”刊发了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韦雷雷老师和山东社会科学院颜景高研究员的署名文章《提升海水综合利用效能》,全文如下: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水综合利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对未来海洋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当前,如何有效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非常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水综合利用业务稳步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海水淡化方面,我国已全面掌握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和反渗透淡化技术,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数量由2012年年底的95个增加为2023年年底的156个,海水淡化产能由2012年年底的日产774365吨增长为2023年年底的日产2522956吨。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沿海电力、石化和钢铁等高用水行业的海水冷却水用量稳步增加,相比截至2012年年底的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841亿吨,截至2023年年底
    2024/10/17
  • 昨天(11日),“东方红3”科考船在完成西北太平洋综合科考任务后凯旋,顺利停靠山东日照港。
    2024/10/15
  • 【编者按】百年岁月峥嵘,百年弦歌不辍。100年前,海大应国之需艰难创立;100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办学道路。如今,中国海洋大学正满怀豪情地朝着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楫扬帆、破浪前行!山东卫视纪录片《向海向未来》(上集《世纪海大》10月14日21:30首播;下集《谋海济国》10月21日21:30首播)与您一起走近世纪海大。
    2024/10/14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中国海洋大学牢记殷切嘱托,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贡献海大力量。突出思想铸魂,锻造信念坚定、勇担使命的一流教师队伍。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学校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理论学习、教师在岗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尤其重视对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人才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厚植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强化师德师风,锻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一流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
    2024/10/10
  •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中国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标志,展示了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深入实践与显著成就,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中国实践清晰地表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一国一地的环境和发展,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通过实施系统的海洋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中国在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进展。包括构建人海和谐的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舞台的积极参与和贡献,特别是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中提出并实施的创新措施,都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应用。上述以国内实践推动国际合作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不仅有助于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也是推动建设清洁、美丽、和谐世界的重要步骤。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政策导向  海洋生态文明是一个涵盖了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综合概念。在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政府和社
    2024/10/10
  • 新闻来源:2024年10月6日【闪电新闻】政能量|奋进之路·挺进深蓝
    2024/10/10
  •   【编者按】2024年8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组织开展“向海图强、勇担使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专题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打造科学研究的“海大学派”。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改革举措展开深入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以“服务海洋高质量新发展格局”为题专版刊发在2024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内容如下:调动村民人居环境治理积极性◇许志华 李淑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山东省多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环境治理作为典型的公共品,村民的直接参与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反馈环境整治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应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其内驱力,增强整治工作的科学民主性,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
    2024/10/08
  • 金秋时节,天朗气清。9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举行建校100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以及学校庆祝建校100周年工作筹备情况和主要活动安排。青岛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姜剑超,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发布会。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主持发布会。中央、省、市级27家新闻媒体代表参加发布会。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