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学术海大

  • 5月28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Air pollution modulates trends and variability of the global methane budget”(《大气污染影响全球甲烷收支的趋势和年际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动力-物理环境与智能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赵园红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博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法国环境与气候科学实验室、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多名合作者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研究生。
    2025/05/28
  •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尹玮在国际外语教学顶级期刊System(《系统》)发表论文“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acher support and commitment as well a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sequential mediation role of growth language mindset and enjoyment”(感知教师支持对中国大学生二语交际意愿及决心的影响:成长性语言思维模式和愉悦的链式中介作用)。尹玮为本文第一作者,第二、三作者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馨月和季可晗。
    2025/05/23
  • DNA N6-甲基腺嘌呤(6mA)是表观遗传学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重要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6mA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核小体定位、DNA复制等过程,在压力应激、胚胎发育、细胞生理状态、植物生长发育、肿瘤细胞生长、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解析真核生物6mA调控的分子机制,是深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的关键。
    2025/05/16
  • 本站讯近期,中国海洋大学校级重点研究团队“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在汉语道歉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相关研究的原创成果以“Apologies in Mandarin Chinese conversation: Lexical format and the reflexive construction of ‘apologizeables’”( 汉语会话中的道歉行为:词汇形式与“可道歉事项”的反身性建构)为题,发表于国际语用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语用学学刊》)。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于国栋教授(会话分析研究团队负责人);第二作者为Chase Raymond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会话分析研究团队成员);第三作者为吴亚欣教授(会话分析研究团队成员)。本研究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语自然会话中的道歉行为展开深入考察。研究聚焦于“不好意思”“对不起”“抱歉/道歉”这三种常见的道歉表达形式,深入剖析它们在不同互动情境下,处理各类“可道歉事项”(apologizeables)时所呈现的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这三种道歉表达并不可以随意互换,而是分别对应不同
    2025/05/14
  •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Combined Dynamical-Deep Learning ENSO Forecasts”(结合动力学与深度学习的ENSO预报)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两种深度学习与动力学相结合的预报策略,显著提升了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预报能力。成果由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陈毅鹏、学校“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副教授金亦帅为共同第一作者(金亦帅副教授同时为通讯作者),联合学校陈显尧教授、林霄沛教授以及国内外多家院所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完成。
    2025/05/11
  • 本站讯近日,国际综合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题为“Maintenance of the Great Late Ediacaran Ice Age” (埃迪卡拉纪大冰期的维持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气候模式和风化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报道了地球系统真极移活动对维持晚埃迪卡拉纪大冰期的重要作用。此项成果是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三忠教授团队刘鹏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完成。前期研究表明,晚埃迪卡拉纪在固体地球真极移发生时可能伴随存在一个持续时间长达2千万年的大冰期(约580Ma-560Ma),冰线延伸至南北纬约30-40°(图1)(Wang et al., 2023),同时这段时期内的真极移事件引发的全球陆地位置的极速变化,可能对地表反照率和风化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在维持晚埃迪卡拉纪大冰期中所起到的作用尚不明确。图1. 晚埃迪卡拉纪大冰期示意图本研究利用气候模式与风化模式进行了耦合模拟研究。首先利用气候模式(CESM1.2)估计了在晚埃迪卡拉纪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下(图2),符合冰川观测的二氧化碳浓度。模拟试验表明,大
    2025/04/23
  •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苏颖和赵龙教授课题组与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斑马鱼心脏再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n Organ-wide 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 and Cellular Atlas of the Regenerating Zebrafish Heart(斑马鱼心脏再生全器官单细胞与时空转录组图谱)”为题,于4月19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
    2025/04/23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糖科学与糖药物重点实验室李明教授联合香港大学李学臣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陈声教授在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荚膜寡糖合成和免疫原性评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ynthesi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Capsular Oligosaccharid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Potential O-Antigen against Campylobacteriosis(空肠弯曲杆菌荚膜寡糖的合成及抗弯曲杆菌病潜在O-抗原的鉴定)”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sciadv.adu2318)上。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之一。此类感染所引发的腹泻不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也可引发反应性关节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不可逆神经系统并发症。由于空肠弯曲杆菌病原体对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不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纳入高度耐药病原体名单予以重
    2025/04/13
  • 本站讯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邵馨在国内外语类顶刊《外语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1期发表了《英语“直接宾语/主语”类花园路径句加工中的重新分析研究》。该研究由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A类)——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实验室成员合作完成。王邵馨同学为本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陈士法教授,第三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2022级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杜慧楠。花园路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花园路径句加工中的重新分析指当语言加工的初始分析与随后的句法表征不相容时,语言分析机制进行修复的过程。该研究主要利用眼动技术,通过考察歧义区长度和工作记忆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花园路径句重新分析的影响,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直接宾语/主语”类花园路径句加工中的重新分析并构建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花园路径句重新分析进程图。研究发现,在句法消歧区早、晚期眼动指标上,受试触发花园路径效应,进行了重新分析,而在语义消歧区晚期眼动指标上诱发的花园路径效应和正确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受试重新分析的程度不彻底;歧义区长度与工作记忆的交互效应在句法消歧区晚期眼动指标上显著(图1),工作记忆容量较大的受试阅读歧义区长的
    2025/04/09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史晓凤副教授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赵建教授在水体中纳米塑料的精细操控、富集与检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Capturing, enriching and detecting nanoplastics in water based on optical manipulati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nd microfluidics”(基于光操控-表面增强拉曼与微流控技术捕获、富集与检测水体中纳米塑料)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Water。本研究是校内跨学科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微纳塑料已成为21世纪最受关注的环境新污染物之一,其持续累积正在深刻重塑全球水生生态系统格局。相较于微塑料,纳米塑料具有更强的表面活性、水体迁移能力和生物蓄积性。因此,纳米塑料可能具有更高的水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威胁。但是,受限于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与自然水体的复杂性,水环境中纳米塑料的赋存水平难以准确获得,严重制约着纳米塑料的
    2025/04/08
  • 本站讯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张巍教授和董军宇教授团队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和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等TOP期刊上发表了系列人工智能天气雷达补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特定气候和地形的天气雷达隐含知识为导引,引入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采样过程和郎之万动力学(Langevin dynamics)机制,首次提出一种完全无监督天气雷达补全算法和模型(CIDM:Comprehensive Inpainting Diffusion Model),巧妙避开目前有监督天气雷达补全中,标注需要穷尽所有雷达数据缺失情形的难题,为天气雷达补全问题开辟了无监督生成模型这一全新的研究路径。图1 CIDM模型结构示意图图2 极端缺失情形下CIDM和其他算法雷达补全对比该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022级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新宇在团队导师指导
    2025/04/02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徐雅倩讲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公共服务平台化变革下“政府创制平台企业”兴起的动因及影响》在管理学领域顶级期刊《管理世界》2025年第4期发表。政府创制平台企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公共服务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尽管它们在中国数字公共服务场景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地位日益突出,但鲜有对这一新兴组织形式的经验探索。本文以数字政府省级平台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全国范围内多个政府部门和省级平台公司的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中国情景下政府创制平台企业兴起的动因及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创制平台企业的产生,源于政府塑造集中可控的平台权力和治理架构,以及政府与平台企业减少需求信息匹配的不对称困境。在数字智能时代,社会公众对政府可持续和系统地回应复杂需求的期望,加快了这种组织形式的产生。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创制平台企业在省级层面大力进行数据平台和标准规范的一体化建设,这种平台国有、省级统筹的思路促成了数字公共服务的平台化和生态化,同时促进了省级层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但是其间接创建的“公司化/平台化领地”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亦影响基层政府自主性。本文构建和发展了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