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媒体海大

  •  “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继续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和四川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放招生计划。”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宇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由院士领衔,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工程行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工科高端人才,支撑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产业链价值跃升。该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  王宇龙介绍,瞄准海洋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的重大需求,该专业研究方向已从传统船舶设计制造拓展至海洋平台、深海装备、海上新能源等领域,在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设计、海洋智能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以专业和学科为核心,学校建设了海工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有效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耦合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王宇龙说。  该专业开设课程包括以力学为核心的基础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课、以跨界整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以及以开阔国
    2025/06/30
  • 在本期节目中,跟随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的脚步,您将从鱼山校区远眺碧波浩渺的黄海,感受中国海大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和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还将和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一起来到海南大学的协同创新中心大楼,感受各院系对创新科研平台的理念;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带您走进古朴典雅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苏路院区,一同追溯青岛百年医学发展史;和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姚尧一同游览校史馆中的“军工记忆”展厅,感受西安工大“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湖北科技学院院长李岱带您打卡校史文化墙,感悟“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使命与担当!
    2025/06/27
  •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地理版图上,青岛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左联小组的重要据点,也是大批现代作家的寓居之地。青岛不仅为抗日救亡活动提供了相对安全、自由的空间,也成为作家笔下的独特风景,寄寓着他们的抗日之志与爱国之情。钩沉中国现代作家的青岛印象可以发现,他们在学校、书店、报馆,以笔为刀,以墨为锋,投身文学创作、诗歌运动、话剧公演、木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其他地区遥相呼应,传播抗日救亡思想,构筑抗战文化共同体。随着文学的种子在青岛落地生根,这座城市的爱国主义革命薪火也代代相传。先声:“还我青岛!”  1919年,在五四运动现场的声音记忆中,“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的呼声最为强烈,传遍全国,震惊世界。走在大学生游行队伍中的王统照,“第一次感到群众力量的重大……人人怀着一片热爱国家的心肠,想把兴亡的时代重责毫不谦逊毫不犹豫的搁在自己的肩头”(王统照《“五四”之日》)。被称为“五四之子”的王统照,其思想也由此揭开了新页。  1921年,王统照与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发起成立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次年完成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一叶》。此后一发不可收,王统照成为《小说
    2025/06/25
  • 6月9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率团参会,出席开幕式全体大会并联合举办“深蓝之上”主题边会。
    2025/06/20
  • 又到毕业季,“高校毕业典礼花式大赏”等话题频上热搜。近日,各地高校陆续举行庄严而温馨的毕业典礼,邀请优秀校友重返母校,以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发表讲话,不仅为毕业生带来多元的人生启示,更折射出时代对青年成长的理解与期待。 6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仪式现场,该校企业管理专业1996级硕士研究生,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作为校友代表上台发言,寄语青年学子做一名长期主义的航行者。“周云杰给毕业生的5条硬核指南”、“周云杰鼓励毕业生投资热爱”、“周云杰谈独行与群行的意义”等话题引发舆论热烈反响。
    2025/06/20
  • 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的实验室,一群蓝银相间的热带淡水鱼正在透明的实验水箱中游弋。这群看似十分普通、身形纤细、最长不过4厘米的观赏鱼,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苏颖和赵龙团队长期研究的核心对象——斑马鱼。
    2025/06/17
  •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科学新闻》杂志在“学界”栏目刊发了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踏遍千山万水 我心锚定石油》的专题文章,对我国著名石油勘探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庆忠院士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为国找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进行了重点报道。现转发全文如下,以飨读者。《科学新闻》杂志在“学界”栏目刊发的李庆忠院士专题报道  新疆的荒漠戈壁中,狂风呼啸,黄沙弥漫。夜幕降临,帐篷周围传来了狼群的嚎叫声,狼的眼睛像手电筒一样在漆黑的夜里发亮,令人胆战心惊。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庆忠带领工人进行测量工作的环境。  “我吃点苦不算啥。”一边说着这话,李庆忠的足迹一边走遍了祖国各地,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睡过野外,吃过野菜。70多年来,这位老石油人亲眼见证了一个个油田在身后拔地而起,倾尽一生,兑现了“为祖国找石油”的诺言,诠释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物探人“不忘初心、报效祖国”的一生。无他,唯读书、找石油尔  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李庆忠提前毕业,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出身医学世家的他坚定地
    2025/06/17
  •   “鲟鱼小院设立后,校企之间不断碰撞出‘化学反应’,研究工作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这个过程让我们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元晖说的“鲟鱼小院”,指的是“浙江衢州鲟鱼科技小院”,设在位于浙江衢州的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  自2017年至今,作为鲟鱼小院首席专家,赵元晖带领一批批研究生,扎根乌溪江畔,专心钻研鲟鱼养殖与高值化利用。依托鲟鱼小院,校企双方携手开发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打破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壁垒,完成了“鲟鱼肉及其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等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项两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产研对接开发新产品  鲟鱼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其卵是制作鱼子酱的珍贵食材。鲟鱼全身都是宝,但在早期,企业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线单一,鱼子酱提取后剩下的鱼肉鱼骨等只能作为初级原材料销售。  鲟鱼小院设立后,赵元晖团队围绕水产品深加工做文章,与鲟龙科技联合开发了真空低温蒸煮、热液化等关键技术,研发鲟鱼胶原蛋白肽等10余款新产品,实现鲟鱼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丰富了企业产品线。  “如果
    2025/06/16
  •   眼下,黄海深处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海面如一块墨玉。  目光下移,直至30米深的冷水团中,身披银白鳞片的三文鱼在“深蓝2号”养殖网箱里穿梭、翻腾。5个月后,它们将被送往天南海北,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总量,是陆地的1000倍。”6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长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在实现“藏粮于海”的进程中,却存在诸多挑战。深远海养殖装备、水产育种、水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决定着“蓝色粮仓”的深度与广度。  如何让“蓝色粮仓”真正丰盈起来?记者深入采访多位院士和专家。海洋牧场:优化装备有序发展  网箱破损、变形,大量鱼死亡或破网逃逸……  时至今日,提起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带来的冲击,广东省阳江市双山岛养殖基地养殖户余先生仍唏嘘不已。他说,阳江每隔一段时间就可能遭遇一场对深海网箱养殖影响不小的台风,似乎难以摆脱“看天吃饭”的困境。  随着陆上及近海养殖空间日益趋紧,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建设深远海牧场。然而,与近海养殖相比,深远海的自然环境更为凶险。据统计,全球约60%的台风活动集中在我国东
    2025/06/13
  •   建设海洋强国,也让优秀海洋人才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在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正在实验室里推进海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球物理监测研究工作。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强调,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邢磊:鼓励青年骨干领衔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独立科研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系统性思维和跨学科协作能力,呼应海洋科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将青年人才置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在“硬仗”中磨砺,在担当中成长。新闻链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25/06/10
  • (总台记者 吕红桥)逐梦深蓝、向海图强,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强劲发展。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6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携手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青岛正式启动融媒体节目《蔚蓝新机》。 《蔚蓝新机》将通过采访调研,讲述我国海洋经济领域人物故事,传播地方和企业在“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在参加启动仪式时表示:“蔚蓝海洋有无限生机,蔚蓝海洋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对推动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非常多新优势、新机遇、新动能。特别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全面展示展现我们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也特别期待着我们国家的海洋经济能够把握住这样一些新机遇,高质量发展。 ” 《蔚蓝新机》节目组将走进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聚焦海洋经济的“真金白银”“硬核科技”和“未来潜力”等关键词,立体呈现‌可感可知的海洋经济和百姓身边的“蔚蓝新机”。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以成认为,节目对于普及海洋知识,引导人们认识海洋、关心海洋、保
    2025/06/09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全国海洋宣传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于6月8日—12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向海而行》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开播的第一个主题“资源宝库”中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24分05秒处开始)长期致力于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研发,构建“蓝色药库”,利用海洋资源,开发维护人民健康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在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海药院围绕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聚集开发、梯次产出,向海而行、向海问药,守护人类生命健康。新闻链接:【央视一套】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开播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