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综合新闻

  • 本站讯1月16日,“2025青岛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海洋研学旅游发布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陶兴成,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雪鹏,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峰出席仪式。王雪鹏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海洋大学高度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人才观,探索构建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海洋终身教育体系。学校积极开展海洋特色青少年研学,通过建章立制,建设团队,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度体系化研发研学课程,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优质研学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海洋科教高地的优势,提供更多服务青少年海洋观教育和海洋素养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会上,青岛市发布了“经略海洋 青岛启航”行动方案,推介了“奇趣海洋”青岛特色研学旅游线路。该线路由科普、工业、文化、体验、生态五大部分组成,汇聚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港、奥帆中心等青岛特色海洋文旅资源,展示了青岛在海洋领域的资源优势与前景。作为行动方案的主要研发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介了2025全新研学课程。该课程体系基于设计型学习(Design-base
    2025/01/18
  • 本站讯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面向“十五五”更好地谋划2025年度学校科技工作,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再上新台阶,1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厚杰出席会议,校长助理、科学技术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岩主持会议。王厚杰在讲话中指出,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面对新形势新精神,要认真分析、研判,把握好挑战背后的机遇,继续牢牢抓住海洋强国建设的黄金期,实现科研体量进一步增长,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储备进一步扩容,体制机制进一步畅通。王厚杰强调,面向“十五五”,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思想认识,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的科技政策和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内在逻辑,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将个人科研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有组织科研,面向“十五五”,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自上而下地做好谋篇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基层教学科研单位要自下而上地提高科研创新组织化程度,文科出题、理工科论据、共同答题
    2025/01/18
  • 本站讯 1月15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度工会工作总结交流会在鱼山校区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出席会议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洪芝极端环境材料工作室颁发“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奖牌。卢光志代表学校党委对基层工会换届新当选的工会主席表示祝贺,对学校各级工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工会干部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2024年学校各级工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激发教职工建功立业热情、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提升工会服务质效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卢光志对下一步做好工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在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的意识和主张落实到教职工群众中去。要强化政治担当、扛牢政治责任,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在凝聚奋进力量上下功夫。工会要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工作部署,找准工会工作
    2025/01/18
  • 本站讯2024年1月14日,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青岛、东营片区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雪鹏,青岛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雪鹏代表学校对公安机关、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为高校系统安全保卫工作者搭建了提升工作、交流经验的良好平台,促进了有关部门与高校的协同联动。协会积极组织保卫工作人员开展交流培训,加强高校安保理论研究,推进科技赋能安防建设,有效推动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专业化水平提升。期待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工作重点难点,进一步深化研究、促进交流、推动协同合作,促进高校安全管理能力水平持续提升,高水平建设平安校园。  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保卫处处长段长征通报协会2024年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安排。与会人员围绕工作主题进行了交流。  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保卫处处长商允双主持会议。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协会青岛片区、东营片区会员单位,青岛市文化安全保卫协会会员单
    2025/01/18
  • 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励教师潜心育人,推动海洋学课程质量提升,第二届(2025)全国海洋学教学大赛于1月11日至12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和国家级海洋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主办,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承办。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副院长陈旭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管长龙、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地学类协作组组长郑祥民、广西大学副校长肖建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书记王曙光、院长林霄沛、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公室副主任王真真等领导出席大赛。肖建庄对大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广西大学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科研创新和教师教学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管长龙强调海洋学课程对培养海洋人才、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希望大赛能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示范性平台。郑祥民指出本届大赛搭建了海洋学课程教学创新与交流平台,展现优秀教学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海洋学教学质量。林霄沛表示海洋科学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希望通过大
    2025/01/18
  •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公布了2024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推荐的《海洋科学初探》等7门本科生课程、《博弈论》等2门研究生课程入选。本次山东省共认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5门,其中普通本科教育课程174门,研究生教育课程41门。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启动“课程思政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课程思政“20-30-50”计划和“三个百”计划,持续推进《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层次示范课程群。截至目前,学校已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8门,评选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0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3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强化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引领作用,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通讯员:马倩 张慧丽附:入选2024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2025/01/18
  • 本站讯1月13日至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应邀率团访问澳门,推进学校与澳门伙伴院校的交流合作,访问取得了良好成效。1月13日,代表团访问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副校长庞川举行会谈,续签校际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两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积极服务大湾区建设,校际交流密切、合作成果丰硕,希望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海洋工程、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以及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代表团另参加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海岸保护和防洪韧性学术论坛,李华军作《海洋资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开发利用展望与科技挑战》主旨报告。访问澳门科技大学两校续签校际合作备忘录1月14日,刘勇率团访问澳门大学,与澳门大学副校长葛伟会面交流。葛伟表示两校为战略合作伙伴,愿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刘勇指出,两校前期合作已取得多方面丰硕成果,希望进一步加强在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大湾区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代表团另参观访问了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昆仑书院等教研设施。访问澳门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在澳
    2025/01/16
  • 本站讯岁序更替,新元肇启。1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济宁分会2025年发展研讨会暨“校友之家”揭牌仪式在济宁市举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吴德星,招商银行济宁分行行长马明晨等出席活动。30余名济宁分会校友代表欢聚一堂,共叙校友情谊,共谋创新发展。  吴德星代表学校对济宁“校友之家”的揭牌启用表示祝贺,并对济宁分会传承母校精神、打造校友温馨家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饱含着对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亲切关怀和如山厚望,全体中国海大人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希望济宁分会广大校友和母校一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充分发挥“校友之家”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母校一流大学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吴德星、马明晨、济宁分会会长苏振、1989级水产养殖专业校友刘铁共同为济宁“校友之家”揭牌。苏振介绍了“校友之家”的筹备建设情况,并对招商银行济宁分行给予济宁分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济宁分会将以“校友之家”的启用为新起点,继续秉承“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进一步汇
    2025/01/16
  •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1月10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度辅导员评优答辩暨工作交流会在崂山校区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雪鹏出席会议。王雪鹏对述职情况进行了整体点评,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王雪鹏指出,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过去一年里,学校辅导员队伍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担当作为,为学校事业发展大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校园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深刻认识辅导员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敬重事业,珍惜岗位,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努力在干中学、学中干,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和能力本领,准确掌握学生工作规律和要求,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深入了解和把握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真心关爱学生,真情教育服务,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自觉维护和树立辅导员队伍良好形象,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团结奋进,务实勤勉,严于律己,甘于奉献,为加快推进特色显著
    2025/01/14
  • 本站讯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关于颁发2024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的通知》(水科科发〔2024〕135号),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海洋生命学院包振民院士团队胡晓丽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高产优质扇贝良种培育与应用”荣获2024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一等奖。  胡晓丽教授长期致力于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她带领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项目支持下,针对扇贝种业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套开发了扇贝经济性状的活体、精准测定技术和高通量检测装备,建立贝类生长和品质性状调控基因功能验证技术平台并发掘到性状关键基因和位点,优化了扇贝全基因组基因型精准填充、高效全基因组选择策略,育成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3号”和虾夷扇贝优良品系,产业推广效益显著。“蓬莱红3号”还是首个在福建推广养殖的栉孔扇贝良种,入选了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优秀科技成果、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胡晓丽教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于2004年面向社会开放,每年评审一次,旨在奖励渔业科
    2025/01/13
  • 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全面实施蓝色梦想宏才培育计划,扎实推进新一轮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落实落地,1月8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举行一流本科建设专家咨询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刘华东,原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正良,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海芍,上海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董玉琦应邀出席会议。副校长刘勇主持会议。刘勇指出,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年来,始终秉持“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办学宗旨,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聚焦培养“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学校实施蓝色梦想宏才培育计划,新一轮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是落实蓝色梦想宏才培育计划的重要举措。新一轮一流本科教育行动,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重点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升级教学运行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要素从国内领先到世界一流、质量
    2025/01/11
  • 本站讯1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底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以下简称深海前沿科学中心)与崂山实验室共同举办的海底氢能研讨会在青岛华澜大酒店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海南省海洋厅、海洋热带海洋学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单位和科研院校的相关领域专家应邀出席。中国海洋大学海底实验室主任、深海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崂山实验室海底矿产与资源探测功能实验室副主任李三忠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和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氢能开发意义重大,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捷径之一。但目前氢能产业供给端还存在不足,制约着未来的发展。海底氢能研究作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方向之一,有助于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广阔前景。期待各位专家继续深化合作、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以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方向,不断加强原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