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主页显示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王国庆教授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洪教授团队合作,在水产生物致病菌等病原的防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Nanodot-Inspired Precise Bacterial Gene Suppression in a Smart Hydrogel Bandage for Underwater Wound Healing”(智能创可贴中纳米点的精准细菌基因抑制在水下创伤愈合中的应用)和“Streamlining Bacterial Gene Regulation via Nucleic Acid Delivery with Gold Nanoclusters”(基于金纳米簇的核酸递送可简化细菌基因调控)为题,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前沿科学》)和Small(《小的》)。海洋弧菌是海水养殖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致病菌。近年来,高密度养殖和环境污染给海洋弧菌的爆发提供了可乘之机。大菱鲆养殖作为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深受鳗弧菌等海洋弧菌造成的病害威胁,一经传播,数日内死亡率高达8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核酸
    2025/02/28
  • 本站讯2月22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下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王超、钮新强、李华军、张宗亮、许唯临、周创兵,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出席大会。张峻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如山厚望转化为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面向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水下工程技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海洋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大力支持水下工程技术专委会的工作,积极推进合作平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资源共享,为服务海洋强国、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矫勇回顾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专委会发展历程,指出,水下工程技术直接关系到水库大坝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水下工程技术专委会作为学会的第二十一个专委会,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会在水下工程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希望专委会推动建立工程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维护水下工程健康发展的良好秩序,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做好水下工程技术服务,不断推动水下工程技术和装备发展。水下工程
    2025/02/24
  • 本站讯2月22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矫勇理事长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访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出席座谈会,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树青主持。李华军对矫勇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他指出,海洋是地球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需要提升技术水平、研发高端装备、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水利工程与海洋工程跨行业跨学科协同合作,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下工程技术专委会等平台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我国水利和海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矫勇对中国海洋大学给予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指出,海洋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建设推进,海洋工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未来,希望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工程领域的优势,利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解决水利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强跨行业跨学科合作,发挥学科长板优势,推动水下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会上,工程学院院长梁丙臣汇报了学院事业发展情况,参会人员围绕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学科发展,水下工程技术应
    2025/02/24
  • 本站讯2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贵州分会2025年新春年会暨“知行合一”专题讲座交流会在省会贵阳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1991级国际贸易专业校友漆思出席活动。于志刚向与会校友及嘉宾致以新春的问候,并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向校友介绍了2024年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贵州分会为助力校友进步、母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贵州分会自成立以来,团结凝聚广大在黔校友,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母校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贵州分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关心支持校友发展,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贵州分会会长曾成对学校校友会的关心指导和各兄弟分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分会将以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为载体,搭建更多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互动交流,为校友发展、母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活动由2016 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罗雪文主持,贵州分会常务副会长张燕平作分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贵州省吉林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高欣代表兄弟
    2025/02/24
  • 本站讯近日,根据《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2024年度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突出贡献单位和管理人员的通知》,学校在2024年度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工作开展中组织有力、成果突出,学校获评2024年度项目突出贡献单位,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周立明获评项目突出贡献管理人员。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根据《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高质量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基线调研、案例征集等工作,学校获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高校,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室、水产科学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海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实验教学团队获评“案例团队”,入选数量占驻青高校“案例团队”数的1/3,位列驻青高校之首。在项目开展期间,由学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牵头,积极组织项目学校联系人、项目案例团队教师代表参与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启动活动,开展项目基线调研工作,组
    2025/02/24
  • 2月21日至22日,学校领导班子召开2025年寒假工作会,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进实施新时代蓝色梦想计划,深化落实“513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党委书记田辉、校长张峻峰主持会议。学校党政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会议。
    2025/02/23
  • 本站讯2月20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段青英一行来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就学校研学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陪同调研。段青英表示,中国海洋大学红色教育、海洋科教资源优势显著,历史底蕴深厚,研学工作基础扎实。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等资源,研发海洋特色研学课程,吸引了全国各地青少年来到青岛,获得来访师生的喜爱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打造山东省优势研学品牌作出了突出贡献。卢光志表示,中国海洋大学立足特色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全生命周期人才观,探索构建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海洋终身教育体系。学校积极开展海洋特色青少年研学,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体系化研发研学课程,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研学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海洋科教高地优势,提供更多服务青少年海洋观教育和海洋素养培养的资源和平台,持续加强内容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普研学质效,启迪青少年的蓝色梦想。段青英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海洋生物博物馆、一多楼、八关山等地。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保卫处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文/图:赵奚赟
    2025/02/23
  • 本站讯2月17日,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山东海洋集团总部举行,理事长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副理事长单位青岛大学、副理事长单位山东海洋集团三方就共同体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工作开展座谈交流。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山东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国栋,共同体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厚杰,山东海洋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陈江光,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姜文鑫出席会议。王厚杰表示,前期各方在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培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希望各方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高端装备研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展有组织人才培养、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社会,共同将共同体打造成为服务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集团军,为齐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魏志强表示,青岛大学将持续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海洋集团合作,在海洋数据资产化、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集中各方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更多海洋新质生产力。姜国栋对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025/02/22
  • 本站讯2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薛长湖院士团队在细胞农业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可食性多孔微载体大规模生产肌肉和脂肪细胞微组织,用于3D打印培育鱼肉” (Scalable production of muscle and adipose cell-laden microtissues using edible macroporous microcarriers for 3D printing of cultured fish fillet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 通讯》)。薛长湖院士和郑洪伟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细胞农业作为可持续的食品生产方式逐渐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细胞农业通过细胞培育技术生产肉类,能够减少传统畜牧业和渔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动物福利。然而,如何实现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和对天然肉类特征的精确模拟是细胞培育鱼肉产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本研究创造性的开发了基于可食性大孔微载体(EP
    2025/02/22
  •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Intensified 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in a warming climate”(《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在全球变暖下的增强》)为题发表于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期刊。研究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振幅增强、周期增长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指出海洋混合层变薄及海洋平流输运时间累积的关键作用。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副教授李姝珺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海洋与大气学院/未来海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王伊婷、甘波澜教授以及来自崂山实验室等单位的学者专家共同合作完成。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AMV)是指北大西洋海表面温度(SST)呈现出的具有海盆范围、多年代际尺度的冷暖异常交替现象,是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典型模态之一,对其毗邻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及渔业资源均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全球变暖如何影响AMV强度及机制尚不清晰,严重限制着我们对其相关气候效应
    2025/02/22
  • 本站讯2月17日,2025年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党委书记田辉代表学校以“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为题作交流发言。田辉表示,近年来,学校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流大学建设迈向新高度。他从“深入实施新时代党建领航工程,着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奋进海大工程,着力发展提速,全面争先进位”“深入实施新时代创新海大工程,着力改革突破,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实施新时代卓越海大工程,着力建设攻坚,打造战略新高地”“深入实施新时代幸福海大工程,着力防范风险,增进师生福祉”5个方面,汇报了近年来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田辉表示,学校将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战略牵引,以新时代海大范式为战略目标,以新时代蓝色梦想计划为战略举措,以新时代海大工程为战略支撑,推进实施“5135”发展战略,着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努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跃升,为齐鲁发展、强国建设作出新
    2025/02/20
  • 本站讯2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孙大陆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出席座谈会。刘勇对孙大陆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为己任,形成了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管理等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若干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其中以海洋工程学科为代表,形成了以院士领衔,国家杰青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了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开展了海洋工程与海洋新能源领域系列化技术与装备,攻克了一批海洋工程领域关键技术难题。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的领军企业,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希望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协同创新,为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大陆对中国海洋大学给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他表示,海洋石油工业是助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中国海油向海而生、因海而兴,肩负着开发蓝色国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