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2023年11月18-19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国家(青岛)融合创新示范区古镇口核心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刘玮,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贾金生,中国水利学会秘书长汤鑫华和泥沙专业委员会主任胡春宏院士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泥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文洪主持。张峻峰校长致辞  张峻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依托海洋、工程、环境、地质等学科领域特色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四位一体”开展大平台建设、大团队组建、大项目谋划、大成果培育,为国家水利事业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指出,本次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汇聚全国相关领域300余位一流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交流,必将有力拓展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为促进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玮副主任致辞  刘玮向与会专
    2023/11/22
  • 张峻峰校长(右三)调研西海岸校区建设情况本站讯11月18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赴西海岸校区调研,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林旭升参加调研。  张峻峰听取了西海岸校区整体建设规划、图书馆运行、新工科建设和体育教学中心建设等情况汇报,对新校区建设及运行管理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西海岸校区建设要立足百年基业、着眼长远发展,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秉持以人为本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校园,加强管理模式创新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校园建设和管理水平。他强调,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进一步优化西海岸校区的学科布局,提升新工科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和沟通,增强汇聚资源、融合创新的能力,把西海岸校区打造成高科技成果发源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地、新兴产业孵化地。他指出,新校区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满怀信心,不惧挑战,克服困难,打造一所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化校园。张峻峰校长在工程学院调研  调研期间,张峻峰先后前往图书馆、工程学院、体育教学中心及游泳馆项目、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实地考察运行管理、科研教学开展和项目建设情况。  学校党
    2023/11/22
  • 本站讯11月18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高级专家协会(青岛)(以下简称“协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吴德星,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原所长、高级专家协会会长王清印,执行会长薛杰举、杨红生及部分专家校友代表出席会议。  于志刚对协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协会发挥海大校友高级专家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凝聚更多专家校友力量,整合更多专家校友资源,开拓更多合作发展机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期待协会进一步放大合作空间、扩大交流成效、拓宽发展领域,为母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多多建言献策,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王清印表示,今后协会将把定位平台、提升张力和加强与学校校友会及各校友分会沟通联络等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更好的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于志刚(左)为薛杰举颁发荣誉证书  会议由王清印主持,薛杰举做年度工作报告。与会人员就发挥协会优势举办专家大讲堂、开展科技管理培训、深入企业走访交流、推荐专家服务社会及构建扩容高级专家人才库、海洋
    2023/11/21
  • 本站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结果。“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成为学校首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现了新突破。“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海洋生命学院和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挪威卑尔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国外优势单位共同组建。实验室设中方和外方主任各1名,中方主任由包振民院士担任,外方主任由挪威卑尔根大学萨斯国际海洋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Daniel Chourrout教授担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建设海洋强国,在探究海洋生物遗传基础及发育进化机制、前沿育种技术研发、种业体系及服务平台搭建等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丰富发展海洋生物遗传学理论,创新完善海水种质研发和创制技术体系,支撑国家海水种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将与学校已获批建设“海洋生物基因组学与分子遗传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海洋藻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RCE Qingdao)
    2023/11/21
  •   本站讯日前,中国海洋大学首门体育慕课——“跆拳道”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推出。课程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前国家跆拳道队运动员、国家级裁判、亚运会冠军刘蕊主讲。主讲教师刘蕊  本门课程的公共体育课《跆拳道》已开设多年,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评优秀,并作为学校的示范观摩课程,持续获得学生的高度评价。  基于跆拳道项目的广泛普及和学生对课程的普遍热爱,在学校和基础教学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年的设计、录制、编辑和制作,中国海洋大学将本门课程升级为慕课,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首门体育慕课,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向全国的大学生和体育爱好者开放,当前选课人数已突破1000人。跆拳道授课  课程共分为六章,包含46个视频节段。课程设计基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目标,兼顾不同学习者的运动基础,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使得不同身体条件、不同兴趣特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习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掌握健身理论、提升技能水平。既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又满足高阶学习的需要,在发掘身体潜能、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在从困难到熟练、从胆怯到自信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挑战自我、
    2023/11/21
  • 本站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2023年批准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成功获批外国语言文学、数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增加到17个。学校1988年建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已设立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水利工程、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学、地质学、软件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等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学科门类较齐全的博士后培养体系。本次外国语言文学和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获批,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学校将继续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持续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生力军和师资队伍蓄水池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通讯员:王钰恺 杜红凯
    2023/11/21
  •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德国亥姆霍兹河口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中德双边合作与交流项目“中欧近岸及陆架海域生态系统动力驱动机制的比较研究”(CHESS)在青岛召开第五届研讨会。CHESS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德国自然科学基金(DFG)共同资助,资助期限为2020-2024年,中方首席科学家是中国海洋大学陈学恩教授,德方首席科学家是德国亥姆霍兹河口研究所Corinna Schrum教授和张文彦博士。CHESS项目于2020年正式启动,经过2020-2022年的三次线上研讨会,2023年7月在德国Geesthacht的一次线下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首次在青岛线下举行,也是中德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德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河口研究所的7名科学家、青年学者赴中参与了此次活动,与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名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德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显尧教授致欢迎辞,向与会科学家介绍了中德海洋科学合作的历史脉络和未来中德海洋合作建议。研讨会
    2023/11/18
  • 王厚杰教授作专题报告本站讯11月16日至17日,2023年世界工程教育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等单位主办,获得国际工程联盟等多个国际工程组织支持。大会以“发掘潜力,赋能未来:聚焦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主题。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理事长王树国,WFEO、《华盛顿协议》、FAEO、新加坡IES、香港HKIE等工程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作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积极组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等学部、院的工科专业教师参会。其中,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王厚杰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题目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教育(Education of Geoscience and Geo-engineering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王厚杰从地球科学及工程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上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2023/11/18
  • 本站讯日前,在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协办公厅、山东省学联联合开展的2023年山东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申报的《关于推动职业陪诊服务规范化发展对策的提案》获评“最佳模拟提案”,《关于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强化就业服务的提案》获评“优秀模拟提案”,陈霞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关于推动职业陪诊服务规范化发展对策的提案》聚焦目前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年人工作压力加大的矛盾,指出陪诊服务的必要性,并对其行业标准、监管制度规范、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关于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强化就业服务的提案》针对零工市场在选址规划、市场监管、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强建设规划、完善市场监管、保障就业服务等,从而完善零工市场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实质,领悟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背后的“制度密码”。活动开展以来共有6.42万名青少年报名参加,累计收到4.1万件模拟政协提案作品,经过初选和专家评审,评选出“最佳模拟提案”30件,“优秀模拟提案”100件,优
    2023/11/18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赵建教授课题组在微塑料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Microplastic fragmentation by rotifers in aquatic ecosystems contributes to global nanoplastic pollution”(水生生态系统中轮虫对微塑料的破碎过程在全球纳米塑料污染中的贡献)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塑料污染作为当前主要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正在改变全球的水生生态系统。长时间暴露于水环境后,塑料废弃物能缓慢降解为微塑料(1 µm – 5 mm)和纳米塑料( 1 µm)。纳米塑料的表面活性、迁移能力和暴露风险均强于微塑料,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受到广泛关注。通常认为,塑料经物理破碎和(光)化学老化可缓慢释放纳米塑料。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另一种快速释放纳米塑料的新途径,将大大改变水环境中纳米塑料通量的计算和预测。本研究探明了一种由浮游动物介导的快速释放纳米塑料的新途径。轮
    2023/11/18
  • 本站讯11月15日上午,学校承办的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与海洋环境保护培训班”在中国海洋大学开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陈志华,中共青岛市委副秘书长林镔,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剑敏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陈志华表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愿意将中国在气候风险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本次培训班是中国务实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以及习近平主席2018年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并出席APEC会议期间宣布面向太平洋岛国组织开展10期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班的又一务实举措。林镔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是现实、严峻而长远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青岛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强国”、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计划,围绕“双碳”战略,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近年来,青岛与太平洋岛国地方交往发展迅速,高层往来、友城建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卓有成效。以海洋为纽带,深耕蓝色伙伴关系,助力“构建中国同
    2023/11/18
  •   11月13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海洋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张峻峰同志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于志刚同志不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司长何光彩、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正职,教授和其他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文:通讯员图:刘邦华张峻峰同志简历 张峻峰,1968年2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