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主页显示

  • 本站讯7月4日下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局分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卓明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剑敏,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林旭升参加活动。田辉代表学校对王卓明一行到校交流推进合作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他指出,今年2月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明确了着力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深度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国家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学校将积极为推动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大智慧和力量。希望双方加强战略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取得扎实成效。王卓明介绍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局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以此次交流合作为契机,加强双方资源共享,在政策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与会双方就如何推进战略合作作了深入交流。座谈会
    2023/07/05
  • 本站讯为全力推动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7月3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在西海岸校区食工楼举办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交流活动。校长于志刚出席活动,副校长刘勇主持活动。于志刚强调,学校实施了20年的“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本科教育理念和本科教学运行体系具有前瞻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引领并保障了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当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人才培养工作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靠每一门课、每一堂课落实体现,让学生有获得感。因此,要进一步扩大“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规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涌现出的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典型案例要推广至全校范围,促进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形成全校共同的质量文化自觉。刘勇指出,当前各学院组织架构、制度保障、质量意识等质量保障体系基本要素方面均已齐备,要坚持“柔性”价值约束与“刚性”制度保障有机结合建设质量文化。下一步各学院应从四方面着力。第一,进一步理顺质量保障机构职能,8月底前完成质量保障职责到岗到人。第二,依托
    2023/07/05
  •   【编者按】7月5日出版的经济日报,在“智库”专版“智库圆桌”栏目刊发了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秦宏教授撰写的题为“培育良种开发海水养殖‘芯片’”的文章,对保障粮食安全,树立大食物观,发展我国水产种业,建设海洋牧场开发食物资源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现转载该文,以飨读者。  水产品是重要农产品,为我国居民提供了30%的优质动物蛋白。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565.46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275.7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81%,是世界唯一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背景下,海水养殖成为海洋食物的主要来源。  水产种业是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重要水产品有效供给、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种苗是海水养殖业的“芯片”,良种是海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发展历程看,我国海水养殖藻类、虾类、贝类、鱼类、海珍品的5次产业浪潮均发端于优良种苗培育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确立了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  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快速发展,我国水产种业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方面,已形成以国家级
    2023/07/05
  • 本站讯7月2日至3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管理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研究生院和MBA教育中心承办的中国大企业创新创业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崂山校区举办,校长于志刚出席会议。新时代企业数字化建设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方向发展,公司创业与创新的逻辑被改变甚至颠覆。此次会议以“数智时代公司创业、融通创新与裂变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多位著名的学者、企业家,通过两场主题论坛和12场平行论坛,呈现了一场前沿、深刻的学术盛宴。7月2日上午会议中,于志刚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嘉宾的出席,他相信汇聚于此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杰出企业家和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人,通过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一定能够为创新创业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以及学科建设贡献新智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大会联席主席、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玉利在致辞中指出,大企业通过创新创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经涌现,值得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研究,期待大家认真学习积极提问,互通有无展开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会议主题论坛共邀请14位专家进行分享。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蔡莉结合三一重工和白云电气的案例,分享了她对大企业创新驱动创
    2023/07/05
  • 本站讯7月5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海岸校区举行。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恩,学校副校长魏志强出席仪式。魏志强副校长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随着健康中国产业的发展,以典型海洋功能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正向更广更高端拓展,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食品产业链将逐步完善,战略地位和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是食品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学校将对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充分支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推进中心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贡献。张少恩董事长表示,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食品安全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有着长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次组建联合研究中心是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大平台,将进一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魏志强副校长(右)与张少恩董事长(左)共同揭牌仪式上,魏志强和张少恩共同为“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食品科学
    2023/07/05
  • 本站讯7月3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副校长Rob Wilson一行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会见了来访客人,就深化两校合作会谈交流。刘勇对Rob Wilson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学校与塔斯马尼亚大学友好交流历史。他充分肯定两校中外合作办学海洋科学项目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到其他相关院系,更好共建共享,同时项目增加“3+2”等新合作模式,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并希望在前期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推进两校在生命科学、海洋工程、南极研究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并取得新的成果。Rob Wilson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成就,并介绍了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有关情况。他对两校今后的校际合作充满期待,希望进一步加强在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多方面的密切协作,拓展多领域、多层面交流合作,打造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会谈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卫东主持。AEMG教育集团总裁李新庆,学校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生命学院、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谈。会前,访问团一行与海洋与大气学院交流座谈、参加学生见面会
    2023/07/05
  • 本站讯 7月2日下午,由学校教务处主办,管理学院、校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校创新实践教育中心承办的“数智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在崂山校区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玉利,青岛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锡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黄贵洲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随着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的业态不断涌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方向发展。本次研讨会旨在为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打造共谋发展、互促互融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数智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前沿讨论”嘉宾分享会议第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前沿讨论”邀请了五位嘉宾进行汇报,张玉利作了题为“双创的新动向与教育的新功能”的报告,回顾了双创教育的历史,展望了创新创业的新动向;张锡科以“双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青岛创业大学双创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青岛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褚庆柱分享了题为
    2023/07/05
  • 编者按2023年7月5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以“University in Qingdao opens ocean courses to world”(青岛高校海洋公开课走向世界)为标题,报道中国海洋大学开设国内首门“全球海洋公开课”相关情况,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客户端同步刊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助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交叉融合式拔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精心谋划、系统推进,持续打造“全球海洋公开课”,这一举措是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海大模式”的重要实践。全文如下:  Students and scholars of ocean studies around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wider public who are interested in ocean-related studies, are now able to access top-level courses t
    2023/07/05
  • 本站讯7月4日,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出席仪式。范其伟在讲话中指出,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范其伟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暑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绩,并对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筑牢信仰根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矢志艰苦奋斗,坚持学用相长,练就干事创业过硬本领;三是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实干笃行,争做堪当大任时代新人。范其伟强调,所有实践活动必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各学院党委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责任感,务必要跟踪到位、教育到位、管理到位。仪式上,团委书记张欣泉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组织筹备情况。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通过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和一大批师生将奔赴各地躬身实践。学校团委着力打造“行远计划”系列主题社会实践,设计了“扬帆远航”逐梦海洋、“耕海踏浪”讲述海洋、“清清我海”关爱海洋和“黄河
    2023/07/05
  • 本站讯为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服务社会的海大经验”,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3日、4日,科学技术处在三校区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与横向项目风险防控宣讲会,学校百余位教师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会。近年来随着科技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原《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的要求。据此,学校启动新办法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科学技术处调研了十余家兄弟高校,组织数十位专家、多个相关部门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反复向有关政府部门沟通政策制度,历经60余次修改形成最优方案,并于2023年6月27日正式颁布执行。本次宣讲活动主要围绕新修订办法进行解读和答疑。新办法在审批流程、收益分配、作价投资、配套鼓励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进一步畅通成果转化路径,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将为推进学校成果转化工作、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会上,科学技术处结合学校成果转化案例,生动地向各位专家分析了多种成果转化路径的优劣势,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技术成熟度等具体情况指导专家选择适当的转化途径。针对学校横向项目常见风险,科学技术处在会
    2023/07/05
  • 本站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认真落实,持续围绕“四个强化”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材建设,突出整体设计和系统梳理。在教材选用上严把政治关,实现教材编印、选用全过程管理,做到“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达到100%,《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被相关教学单位作为重点教材使用。在教材修订上严把质量关,成立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工作专班,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修订工作方案》,对教材建设规划、研究、开发、编写、出版等提出具体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教材修订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目前已修订学校自主编制的教材108部,修订内容8万余字。依托“东方红3”船精心打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课程强化课程建设,突出机制创新和品牌打造。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学术研讨会,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
    2023/07/05
  • 本站讯近日,教育部发放了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获奖项目分别为:水产学院何艮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养殖鱼类蛋白质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永刚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复杂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观测技术、装备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三忠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苏鲁-大别-桐柏造山带印支期构造-热演化”获自然科学二等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毛相朝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藻生物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吴松华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风场三维高分辨率遥感激光雷达及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水产学院何艮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面向保障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聚焦水产饲料过度依赖鱼粉这一有限资源、而其他蛋白源利用率低这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科学难题,潜心研究、聚力创新,率先提出养殖鱼类蛋白源营养感知这种新的研究思路,首次阐明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转化与依赖鱼粉的分子机制,发现造成鱼粉难以替代的限制性因子及其作用机理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