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谋海济国
2025-09-09
关于选拔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第七期学员的通知
2024-09-25
中国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2024-06-26
关于启用“校内通知”平台的通知
信息门户
校内通知
学校新闻
邮件系统
信息服务
领导信箱
信息公开
捐赠
校园VR
访客
适老
访问旧版
En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徽标
学校校旗
学校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
私立青岛大学时期
国立青岛大学时期
国立山东大学时期
山东大学时期
山东海洋学院时期
青岛海洋大学时期
中国海洋大学时期
现任领导
李明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院系设置
重点建设
一流大学建设
学科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分布
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教学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留学生教育
非学历教育
继续教育
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
审核评估
科学研究
学术期刊
大型科学仪器
科研调查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蓝色经济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地
自然科学科研基地
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前沿科学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
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内科研基地
校地共建科研基地
校际共建科研基地
校企共建科研基地
科研政策专题
科技成果汇编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
人力资源
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人才招聘
师资队伍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教育交流
图书档案
图书馆
档案馆
期刊社
出版社
通知公告
校园服务
数字后勤服务大厅
信息服务
海大校历
心理咨询
校园VR地图
更多
>
探索海大
综合新闻
更多
>
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荣获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称号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宋微波院士科普沙龙举办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研修班举办
“蓝色药库”再获新突破 海洋小分子1类新药LY104获批临床试验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开展2025级本科生集中入学教育
海大要闻
更多
>
吉林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中共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中国海洋大学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召开
“灯塔 • 逐浪——文圣常的海浪科学人生”主题展在中国海洋大学开幕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举行
周乃翔到中国海洋大学走访慰问
中国海洋大学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访问中国海洋大学
媒体海大
更多
>
【瞭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大众日报】周乃翔到中国海洋大学走访慰问
【山东新闻联播】周乃翔到中国海洋大学走访慰问
【山东新闻联播】“齐鲁最美教师”闪耀教育家精神的光芒
【大众日报】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育海大“大先生”
【山东新闻联播】加速集聚海洋人才 协同攻关核心技术【走在前 挑大梁·海上新山东】
专题专栏
更多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网站
八关山下 ——校史专题网站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网站
中国海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学术海大
更多
>
中国海洋大学发表南极研究论文数量位居全球高校第二
近日,北极大学(UArctic)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在线发布了《南极和南大洋学术出版形势和发展趋势(2016-2024)》。报告统计了2022年至2024年全球科研机构在全部期刊和优质期刊(排名前四分之一的期刊)发表南极研究论文数量,中国海洋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这一统计结果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南极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在新型海洋生物材料的促慢性创面愈合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韩璐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负载多酚工程化外泌体的导电微针贴片用于糖尿病创面愈合。研究成果以“Conductive Microneedles Loaded With Polyphenol-Engineered Exosomes Reshape Diabetic Neurovascular Niches for Chronic Wound Healing”(负载多酚工程化外泌体的导电微针重塑糖尿病神经血管微环境促进慢性创面愈合)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慢性糖尿病创面修复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重大难题,其核心病理机制与高糖状态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过度积累密切相关。AGEs通过与受体(RAGE)结...
中国海洋大学发布分子胶数据库MolGlueDB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秦冲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信息数据库领域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MolGlueDB: an online database of molecular glues”(MolGlueDB:一个在线的分子胶数据库)的研究论文,发布了国际首个分子胶药物数据库。
中国海洋大学在冷泉沉积物硫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庄光超教授课题组在冷泉沉积物硫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lfur Isotope Biogeochemistry Controlled by Sulfate Reduction Activity in Cold Seep Sediments”(冷泉沉积物硫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受硫酸盐还原过程控制)为题,发表在地学国际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揭示了冷泉沉积物中硫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控制因素。在典型海洋沉积物中,受有机质可利用性的限制,单个细胞的硫酸盐还原速率(csSRR)较低,通常会产生接近热力学平衡状态的高硫同位素分馏(60–70‰)。而实验室模拟实验证实,在甲烷浓度升高的驱动下,硫酸盐还原菌的强烈代...
学校董双林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贝类碳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海水养殖贝类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净化近海环境的贡献早已为人们认知,但其可否加速海洋吸收大气CO₂却在国际学术界争论了20多年。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创新性实验,首次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揭示了牡蛎养殖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近日,该成果以“Oyster Farming Acts as a Marine Carbon Dioxide Removal (mCDR) Hotspot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牡蛎养殖是减缓气候变化去除海洋二氧化碳的热点)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刊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为将养殖贝类纳入蓝碳框架和全球碳汇交易体系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也为将其纳入海水综合养殖结构提供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理论支撑。
海大人物
更多
>
海大人物
100
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育海大“大先生”——中国海洋大学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海大人物
99
培育国之栋梁 建设“蓝色粮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食品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纪实
海大人物
98
让知识在田野里扎根的实践育人课——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社会实践导论”课的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探索之路
海大人物
97
小院“鲟”宝:让水产养殖发“光”变“美”
海大人物
96
这门通识课,叫好又叫座——记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创新与实践
海大人物
95
海纳百川连天碧 春含二月育桃红——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
海大人物
遇见您,是我人生最美的际遇——两院院士笔下的海大“大先生”
遇见您,是我人生最美的际遇
海大人物
“让中国菌造福中国人”——记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张兰威
文化海大园
讲座论坛
/
海大史苑
/
走进海洋
更多
>
研究生百川讲坛第518讲-王显伟:甲壳类广谱抗病毒新机制
2025/09/12
研究生百川讲坛-王显伟:甲壳类广谱抗病毒新机制
报告人:
研究生百川讲坛第517讲-林华新:Almost Commuting Selfadjoint Operators and Quantum Measurements
2025/09/11
研究生百川讲坛-林华新:Almost Commuting Selfadjoint Operators and Quantum Measurements
报告人:
研究生百川讲坛第516讲-曹世瑞: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数据的分析
2025/09/11
研究生百川讲坛-曹世瑞: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数据的分析
报告人:
海大人文讲坛2025年第61讲-张群姿:叙事模糊度度量及其应用
2025/09/11
海大人文讲坛-张群姿:叙事模糊度度量及其应用
报告人:
更多
>
陈振麓:海大园里走出的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吴綪:从大学生到革命者的青春蜕变
赫崇本先生的海洋高等教育思想——纪念赫崇本先生逝世 40 周年
山东海洋学院更名那些事儿
更多
>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在南海成功海试
报告人:
南海永暑礁近岸海域现“美人鱼”儒艮
报告人:
大堡礁珊瑚减少幅度之大创监测39年来纪录
报告人:
中国科学院深渊团队发现全球最深化能合成生态系统和甲烷储库
报告人:
遇见海大
校园VR全景
行远东方红
微信群
QQ群
反馈邮箱
zhuye@ouc.edu.cn
反馈电话
66786336 6678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