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史晓凤副教授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赵建教授在水体中纳米塑料的精细操控、富集与检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Capturing, enriching and detecting nanoplastics in water based on optical manipulati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nd microfluidics”(基于光操控-表面增强拉曼与微流控技术捕获、富集与检测水体中纳米塑料)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Water。本研究是校内跨学科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微纳塑料已成为21世纪最受关注的环境新污染物之一,其持续累积正在深刻重塑全球水生生态系统格局。相较于微塑料,纳米塑料具有更强的表面活性、水体迁移能力和生物蓄积性。因此,纳米塑料可能具有更高的水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威胁。但是,受限于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与自然水体的复杂性,水环境中纳米塑料的赋存水平难以准确获得,严重制约着纳米塑料的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