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6月29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离退休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党内先进表彰大会在鱼山校区逸夫馆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离退休党委委员,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以及受表彰的离退休党员同志出席大会。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卢光志代表学校党委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全体党员、向广大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结合离退休党建、离退休工作实际,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继续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作为学校新时代党建领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退休党建工作任重道远。离退休党员是离退休教职工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政治强、觉悟高、党性好,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校宝贵的银龄资源。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优势和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引导他们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老党员们要继续发挥作用,为新时代奋进海大、创新海大、卓越海大工程增光添彩。离退休党员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希望大家立足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发挥积极作用,弘扬建党精神,讲好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3/06/30
  • 本站讯近日,由中共青岛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大赛暨大中小学“思政微课堂”宣讲比赛落下帷幕。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张卓越的宣讲作品《愿以寸心寄华夏 且将岁月赠山河》获故事类一等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张卓越以《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为题,讲述自己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煎茶中学支教的的故事,通过对比支教地数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教小学教学设施、学生生活质量的变化,深刻感悟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通过自己亲历的故事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大赛暨大中小学“思政微课堂”比赛由中共青岛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旨在集中展示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
    2023/06/30
  • 本站讯6月27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研讨座谈会。此次研讨座谈会是2020年印发《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召开的首届全校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刘勇副校长出席会议,为校第三届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颁发证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主持会议。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刘海波从思想理论指导、研究生教育概况、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自2020年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学校将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以省级优质课程为重点、分三批遴选确定83门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课程入选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起校级项目基础夯实、省级成果丰硕、国家级奖项良好的工作体系,实现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全面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质量。6位入选教育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建设成效良好的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师代表作了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管理学院王竹泉教授主讲的
    2023/06/30
  • 本站讯 6月29日,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执行副院长、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阮飙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副校长魏志强,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出席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蓝色华章》和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宣传片。周珊珊对阮飙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她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她希望双方持续加强合作,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阮飙向中国海洋大学表示了感谢,并介绍了“省部共建、厅所合办”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的特色运营机制和基本情况。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好、成果丰硕,希望双方通过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基于前期合作基础,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课题研究、联合申报奖项、国际合作论坛、海洋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魏志强总结提出,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持续加强合作,重点探索以长三角区域为试点场景,围绕生态保护和修复、防灾和减灾两个方面,深入研讨所需技术、装备和工程,打造长三角生态系统数字孪生,不断推动双方深度
    2023/06/30
  • 本站讯日前,第二届CCF思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高校组比赛成绩公布,海大量子团队指导的参赛队伍共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思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量子计算专业组、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量子计算编程全国大赛。本次大赛分为高校组(面向本科生)和专业组(面向研究生和专业人员)两个赛道,总奖金超过百万,全球近千支队伍同台竞技,选手覆盖9个国家,32个省份,40余家单位,260多所高校。其中高校组共有来自全球近200所高校的483支队伍参赛。思南杯设置的获奖比例较低,高校组设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参赛者须具备量子力学和量子计算基础,门槛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大赛历时3个月,参加高校组赛道的海大本科生参赛队伍在初赛、决赛中圆满完成了线性方程组求解、量子态制备、任意幺正变换的实现等课题的量子算法设计和实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佳绩。目前专业组的比赛仍在火热进行中。随着各行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算力需求与日俱增。量子计算成为未来算力的核心突破点,全球科技巨头争先
    2023/06/30
  • 本站讯6月28日,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发布的202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TM, JCRTM)中,中国海洋大学的两本英文SCIE期刊再获佳绩,两刊影响因子和学科领域内百分位均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JOUC)的影响因子IF为1.6,再创新高,较2021年影响因子(1.179)增长35.7%,跨进海洋学分区Q3区,在JCR学术指标方面获得稳步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影响因子及在海洋学领域排位和分区  由中国海洋大学和崂山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Marine Life Science Technology,MLST)影响因子IF为5.7,再创新高。MLST于2021年被SCIE收录,2022年6月首个影响因子为5.0,较去年增长了14%,在JCR学术指标方面获得稳步提升。  MLST在JCR分类中归属Marine Freshwater Biology(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本年度领域
    2023/06/30
  • 本站讯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关于公布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等441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关于公布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等398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期审核结论的通知》,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两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食品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通过中期审核,继续保持有效期。2022年10月24-26日,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开展联合认证线上考查,专家组一致认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扎实有效,两个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办学质量高,特色鲜明。学校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专业建设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保障能力的有效举措,以专业认证引导和促进专业发展,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已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名单见附件)。通讯员:孟祥波附件:学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序号学院专业认证结论认证结论有效期起止时间1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2023/06/30
  •   编者按:为全面展现教育系统主题教育突出成果,展现高校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发挥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部推出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用故事片或纪录片形式,全面展现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立体呈现改革发展成绩,激励广大干部师生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书写教育人的精彩华章。  6月25日,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第4讲播出中国海洋大学微党课《牢记嘱托 谋海济国》,学校党委书记田辉介绍了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关情况。学校教师党员代表陈朝晖、高会旺、李岩、陈显尧、秦冲介绍了学校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点击图片,观看微党课视频
    2023/06/30
  • 本站讯为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持续推进“行远”党建品牌建设,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6月21日,“深学笃行 做新时代海大行远先锋”机关党员干部读书分享会在崂山校区行知楼报告厅举办。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来自机关19个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按照信仰的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个篇章,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筚路维艰》《青年的力量》《邓小平时代》《平凡的世界》《之江新语》《摆脱贫困》《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15个优秀书籍的读书体会,大家结合读书感悟收获,深刻学习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不改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人格力量和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学习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中汲取前进智慧、鼓舞奋进力量;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大家
    2023/06/29
  • 本站讯6月28日下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和西海岸新区管委联合承办的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魏志强代表学校蓝色智库聘任9名专家为海洋发展研究院智库发展顾问,并以《海洋物联、以创新联通世界》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魏志强介绍了海洋物联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物联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分享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物联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展望了海洋物联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有责任有意愿与各国蓝色伙伴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重要内容,蓝色伙伴论坛为首次举办。中国海洋大学也将以“蓝色伙伴关系论坛”为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全球海洋国际合作。青岛市委副秘书长林镔、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为大会致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方发布了主题报告。论坛围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各方在推进蓝色伙伴关系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索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机遇。蓝色伙伴关系论坛作为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
    2023/06/29
  • 本站讯6月24日至26日,应中国海洋大学邀请,台湾金门大学副校长洪集辉率部分师生来校参加中华文化研习营。金门大学师生先后参访了学校海洋生物博物馆、海洋高等研究院,以及海信、青啤、海尔、中车四方等优秀企业,感受青岛科技迅猛发展,领略青岛城市文化魅力,与中国海大优秀学子交流、交友、交心。6月24日下午,研习营开营仪式在中国海大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中国海大师生代表参加了开营仪式。中国海大副校长刘勇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刘勇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与台湾高校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与多所台湾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有力促进了两岸院校的友好交流。他希望金门大学的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多走走、多看看、多体验,通过交流两岸学子结下深厚友谊。洪集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来访一是为了促进两校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促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二是希望金门大学的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此次交流机会,开拓眼界、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在交流中多学习、多体会,与中国海大的优秀学子互相学习,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海大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卫东主持开营仪式。中国海大学生代表与金门大学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就学业、生活等进行了深入
    2023/06/26
  • 本站讯 6月2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一周年庆典暨第七期海洋碳中和创新论坛在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山东省海洋碳汇联盟、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田辉代表学校对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对中心工作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田辉指出,“双碳”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碳汇能力出众,“谋海”以促进“双碳”目标达成,是战略需要、科学选择、必由之路。中国海洋大学发挥海洋领域领军高校作用,围绕海洋碳中和开展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学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更好践行向海图强、科教兴国光荣使命的重要举措。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心深入开展交叉研究、前沿创新、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在海洋碳中和领域提供海大方案、贡献海大力量,不断探索创新科学研究的海大学派、服务社会的海大经验、开放合作的海大格局,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