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 7月2日下午,由学校教务处主办,管理学院、校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校创新实践教育中心承办的“数智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在崂山校区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玉利,青岛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锡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黄贵洲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随着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的业态不断涌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方向发展。本次研讨会旨在为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打造共谋发展、互促互融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数智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前沿讨论”嘉宾分享会议第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前沿讨论”邀请了五位嘉宾进行汇报,张玉利作了题为“双创的新动向与教育的新功能”的报告,回顾了双创教育的历史,展望了创新创业的新动向;张锡科以“双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青岛创业大学双创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青岛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褚庆柱分享了题为
    2023/07/05
  • 编者按2023年7月5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以“University in Qingdao opens ocean courses to world”(青岛高校海洋公开课走向世界)为标题,报道中国海洋大学开设国内首门“全球海洋公开课”相关情况,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客户端同步刊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助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交叉融合式拔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精心谋划、系统推进,持续打造“全球海洋公开课”,这一举措是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海大模式”的重要实践。全文如下:  Students and scholars of ocean studies around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wider public who are interested in ocean-related studies, are now able to access top-level courses t
    2023/07/05
  • 本站讯7月4日,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出席仪式。范其伟在讲话中指出,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范其伟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暑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绩,并对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筑牢信仰根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矢志艰苦奋斗,坚持学用相长,练就干事创业过硬本领;三是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实干笃行,争做堪当大任时代新人。范其伟强调,所有实践活动必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各学院党委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责任感,务必要跟踪到位、教育到位、管理到位。仪式上,团委书记张欣泉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组织筹备情况。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通过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和一大批师生将奔赴各地躬身实践。学校团委着力打造“行远计划”系列主题社会实践,设计了“扬帆远航”逐梦海洋、“耕海踏浪”讲述海洋、“清清我海”关爱海洋和“黄河
    2023/07/05
  • 本站讯为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服务社会的海大经验”,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3日、4日,科学技术处在三校区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与横向项目风险防控宣讲会,学校百余位教师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会。近年来随着科技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原《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的要求。据此,学校启动新办法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科学技术处调研了十余家兄弟高校,组织数十位专家、多个相关部门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反复向有关政府部门沟通政策制度,历经60余次修改形成最优方案,并于2023年6月27日正式颁布执行。本次宣讲活动主要围绕新修订办法进行解读和答疑。新办法在审批流程、收益分配、作价投资、配套鼓励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进一步畅通成果转化路径,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将为推进学校成果转化工作、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会上,科学技术处结合学校成果转化案例,生动地向各位专家分析了多种成果转化路径的优劣势,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技术成熟度等具体情况指导专家选择适当的转化途径。针对学校横向项目常见风险,科学技术处在会
    2023/07/05
  • 本站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认真落实,持续围绕“四个强化”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材建设,突出整体设计和系统梳理。在教材选用上严把政治关,实现教材编印、选用全过程管理,做到“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达到100%,《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被相关教学单位作为重点教材使用。在教材修订上严把质量关,成立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工作专班,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修订工作方案》,对教材建设规划、研究、开发、编写、出版等提出具体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教材修订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目前已修订学校自主编制的教材108部,修订内容8万余字。依托“东方红3”船精心打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课程强化课程建设,突出机制创新和品牌打造。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学术研讨会,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
    2023/07/05
  • 本站讯近日,教育部发放了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获奖项目分别为:水产学院何艮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养殖鱼类蛋白质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永刚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复杂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观测技术、装备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三忠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苏鲁-大别-桐柏造山带印支期构造-热演化”获自然科学二等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毛相朝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藻生物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吴松华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风场三维高分辨率遥感激光雷达及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水产学院何艮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面向保障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聚焦水产饲料过度依赖鱼粉这一有限资源、而其他蛋白源利用率低这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科学难题,潜心研究、聚力创新,率先提出养殖鱼类蛋白源营养感知这种新的研究思路,首次阐明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转化与依赖鱼粉的分子机制,发现造成鱼粉难以替代的限制性因子及其作用机理
    2023/07/05
  • 本站讯7月1日,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校长Anatoly Nikolaev一行访问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副校长刘勇会见了来访客人,就深化两校合作座谈交流。于志刚校长对Anatoly Nikolaev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对俄合作交流情况。他提出,两校在北极研究、数学、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等很多学科领域互有优势,可在前期合作基础上,联合申请研究项目、拓展教师互访和学生交流活动。希望两校探讨联合中心建设,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深化两校务实合作,促进中俄友好交流。Anatoly Nikolaev校长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东北联邦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地球科学、生态学、数学、医学、北极研究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他表示,与中国合作是东北联邦大学国际活动的首要任务之一。2022年成立的俄罗斯-亚洲北极研究联盟就是这一任务的重要实践,中国海洋大学亦是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之一。他希望在两校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联合研究,加强教师互访、北极夏令营等多方面的合作,积极搭建中俄北极研究合作平台。会谈由副校长刘勇主持。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3/07/04
  • 本站讯最近,海大教职工群体兴起一股“上课”风潮。午间饭后,老师们便结伴而去,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家又回归各自岗位,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一切似乎照常进行,但微妙的变化蕴藏其中。教职工所上的课,是由校工会、妇委会开设的“工惠”午间小课堂。在那里,大家一起学习八段锦、茶艺、声乐,或通过正念、沙盘游戏来检视内心。虽然每次课时长只有一个多小时,所占用的也是非正式的中午时间,但它却成为老师们每天所期盼的心灵“约会”和精神“加油站”。学校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指出:“把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师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工会、妇委会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以学校实施新时代幸福海大工程为契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职工成长发展环境,面向教职工开设“工惠”午间小课堂。关注身心收获幸福感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对于上班族来说,午间是忙碌工作中的一段“留白”,虽然时间短,但却直接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不少人用“刷手机”来打发时光,往往导致头脑昏沉、精
    2023/07/04
  • 本站讯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七一”前夕,中国海洋大学隆重庆祝党的生日。6月30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技楼国际报告厅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表彰大会,为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学校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对学校202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进行表彰。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郑其绪,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副校长王剑敏、刘勇、范其伟出席大会。田辉代表学校党委作讲话。于志刚主持大会。大会在与会人员齐唱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田辉代表学校党委作讲话田辉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获得“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的学校老党员和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实现“三步
    2023/07/01
  • 本站讯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会)非洲分委会主席Kouadio Affian、欧洲水产技术创新平台国际部主席Patrick Sorgeloos等一行来校访问,副校长刘勇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座谈交流。刘勇对代表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优势和国际交流合作概况,特别是海洋和水产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对外合作情况。刘勇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海委会提出健康海洋的愿景,目标都是维护全人类共同的福祉,也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学校高度重视与涉海合作伙伴、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始终基于学科优势,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与渔业科学、蓝色粮仓、海洋清洁能源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交流合作,全力为海洋可持续发展做贡献。Affian主席感谢学校的热情接待。他介绍了自己在科特迪瓦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任教以及海委会非洲分委会任职经历,表示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在海洋学研究方面与中国海洋大学有很多共通之处,愿意推动两校建立合作关系。他表示此次代表海委会非洲分委会来访,目的是推动与中国高水平涉海科教机构建立联系,希望双方科学
    2023/06/30
  •   本站讯6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访问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副校长刘勇会见彼得•汤姆森特使,双方就促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于志刚对彼得•汤姆森特使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国际涉海大学联盟(IAMRI)等有关情况。他表示,海洋联通世界,认识海洋、保护海洋,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为促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学校一直在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与渔业科学、海底矿产资源开采的环境保护技术与标准制定、海洋清洁能源、数字和智慧海洋、发展中国家海洋科技和教育能力提升等领域积极作为,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彼得•汤姆森特使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政府、科学界和私有部门是实现第14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科研院所的充分参与对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青岛一直在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他建议青岛和中国海洋大学参与到2025年在法国尼斯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
    2023/06/30
  • 学校志愿者合影本站讯6月27日至30日,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以“携手‘海洋十年’,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中铁博览城举行,学校选派的57名志愿者参与现场运行维护、文秘宣传、礼宾接待等15个岗位的志愿服务工作,总服务时长达2500小时,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学校团委高度重视此次志愿服务工作,面向西海岸校区各学院组织招募选拔,最终确定57名志愿者组成2023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中国海洋大学志愿服务队,由专人带队并开展岗前培训。论坛期间,中国海大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专业的服务,全程参与各项志愿服务任务,为论坛的圆满举行提供了扎实的工作保障,亮出了最美的青春志愿名片,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据悉,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青岛论坛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主要活动,此前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累计发布重量级报告(指数)26份,成立东亚港口联盟等国际合作联盟和协调机构9个,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