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 6月21日上午,淄博市副市长、淄川区委书记田兵兵一行来学校调研,双方就下一步开展科技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副校长魏志强出席座谈会。魏志强对田兵兵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目前的科研和成果转化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可结合淄博市淄川区在化工、陶瓷、医用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以“海源陆用”“海需陆供”的思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双方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田兵兵介绍了淄川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他指出,淄川虽然地处鲁中地区,但仍需“海洋意识”,希望能在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与学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到淄川落地转化,并特别提出邀请学校参加第十五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会前,田兵兵一行参观了学校海洋高等研究院。淄川区委办公室、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局、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负责同志,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化学化工学院、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关同志参加座谈会。通讯员:袁宇田兵兵一行参观海洋高等研究院
    2022/06/21
  • 本站讯近日,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青年联合会、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开展的“青岛青年先锋团队”推荐表扬工作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团队荣获“青岛青年先锋团队”称号。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团队以国家高层次人才董军宇教授为带头人,聚焦聚集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海洋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海洋装备研发、跨媒体与人工智能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团队在国内外最早提出利用深度学习预测海表温度,得到了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等国内外顶尖同行好评,并多次被作为数据驱动的海表温度预报基准对比方法;研发了国内外分辨率最高(毫米级)的座底式海底高分辨率获取设备,以及国内首个大型坐底式水下激光扫描三维成像仪,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应用;研发了渤海海洋大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已在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等多家单位业务化运行。团队获教育部、山东省等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青岛青年先锋团队”推荐表扬工作以青年为主体,成员中40周岁以下青年数量原则上不低于60%,旨在深入挖掘优秀青年典型,激发青年奋斗激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青春正能量,全市共表扬“青岛青年先锋团队”50支。下一步,校团委将继续坚持典型引路、榜样育
    2022/06/21
  • 本站讯6月20日下午,学校在崂山校区举办青岛市“人大代表高校行”活动,37位“四新经济”领域青岛市人大代表到校参加,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宋春康,青岛市委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第七巡回督导组副组长邢迎春,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范其伟出席活动。范其伟对青岛市人大代表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人大代表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这座海洋名城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正不断打造校地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样板。本次活动为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创造了新模式、打开了新局面,学校将进一步密切与青岛市人大的联系,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加大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宋春康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钦佩。他提到,人大工作基础在代表、活力靠代表,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工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人大代表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2022/06/21
  •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6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美丽海洋建设专题聚焦青岛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文胜教授接受采访,对“治湾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工作模式作了解读。
    2022/06/21
  • 本站讯近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渔菁英挑战赛决赛落下帷幕。中国海洋大学选派的三支研究生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水产学院教师迟恒、刘成栋、张弛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第二届渔菁英挑战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宁波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承办,是我国水产学科和渔业领域人才培养领域里一项国家级赛事。本届赛事以“乡村振兴科技强渔”为主题,分为专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竞赛三部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3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5支参赛队伍参加决赛角逐,共有5.2万余人次线上关注开幕式和各项赛事环节。据悉,赛事发布以来,中国海洋大学高度重视,水产学院副院长宋协法亲自指导部署。94名在读研究生报名参赛,赛事期间,水产学院全面负责,先后开展了初赛启动仪式、队伍成立仪式、水产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专家指导、创新创业竞赛专题培训、决赛动员会等,10余名专家教师参与学生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研究生的创
    2022/06/20
  • 本站讯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换届选举于6月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籍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唐勇成功连任,任期为2023年至2028年。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机构,于1997年正式运作。该委员会由21名独立专家组成,负责审议沿海国就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提交的划界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有中国籍专家担任委员。  唐勇研究院曾于1993年9月至1997年6月在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学习;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22/06/19
  • 本站讯近日,Reviews in Aquaculture期刊2022年6月号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 of aquaculture sustainability through 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in China”的封面文章。该文章是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双林教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挪威科技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11名国内外学者共同发表的成果。通讯作者为董双林教授和比利时根特大学Patrick Sorgeloos教授。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但由于受高强度且持续增长的环境压力和资源制约,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要想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涵盖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并利用整体分析方法来优化水产养殖系统。本文章基于专家打分和客观数据的层次分析法,对中国10类主要水产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而提出了水产养殖系统生态集约化(ELIAS)的理念,即将人工投入与水产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机结合,以提高各类水产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整体分析
    2022/06/19
  • 本站讯6月18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联合主办的“(世纪先风)第二届未来海洋论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范其伟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海洋法学会、中国南海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约26人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约130人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  范其伟在致辞中指出,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在云端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的理论、制度和发展内容进行研讨,对于进一步理解和认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40年来的作用和贡献并完善国内海洋法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责任,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通过大家的研讨,必将会迸发出众多的亮点和火花,为提升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出学术贡献。  开幕式由学校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琪主持。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教授在主旨报告中结合俄乌冲突及影响,论述了中国的挑战和机遇,重点指出了中国在维护海洋权
    2022/06/19
  • 本站讯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深海物质能量循环与生态气候效应”专项科考第二航次(西北太平洋综合科考2022航次)于6月17日启航。此次科考将以黑潮延伸体海区海洋动力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多尺度碳汇演变的调控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围绕黑潮延伸体多尺度动力过程对碳吸收的调控作用、黑潮延伸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碳汇时空格局的驱动机理以及跨海盆跨尺度过程对黑潮延伸体碳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三方面开展海上现场观测研究。出发前合影黑潮延伸体海区示意图2021年,本科考航次顺利完成了横跨副热带水体-混合区水体-副极地水体的前沿中心多学科断面(DOMES-Line),布放了我国首个西北太平洋碳汇核心区的碳观测浮标以及我国在该海区的首套远洋渔业与渔场环境监测潜标,首次开展了国内深远海长时间序列的锚系浮标实时磁测,实现了多个“第一次”。2022年,通过继续开展综合科考航次,进一步夯实我校在该海域综合观测基础,预计将在碳观测浮标升级研究、多学科生化潜标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2021年度航次掠影此次科考拟使用“东方红3”科考船,该船是以培养深海大洋创新型人才为首要任务,融合科学研究、科学考察、高新技术研发
    2022/06/19
  • 本站讯6月17日,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陈卓武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双方围绕学生工作进行了座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视频简介《蓝色华章》。范其伟代表学校对陈卓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沿革、西海岸校区建设推进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等。他指出,希望双方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后勤管理等工作上持续加强交流,分享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陈卓武对中国海洋大学的热情接待与交流分享表示感谢,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成效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情况。座谈交流过程中,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学生工作基本情况,与会双方就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展开了深入交流。会后,陈卓武一行参观了学校学生社区、食堂等场所。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于淑华主持座谈会。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学校学生工作处、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通讯员:任梦媛 图片:张欣
    2022/06/19
  • 本站讯校园芳草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由学校统一协调安排,以学部、各学院(中心)为单位具体组织落实,于6月14日至16日分别在崂山校区、鱼山校区4个场地,分学部、学院(中心)举办了21场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计7929名毕业生参加。学校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通过视频的形式寄语本届毕业生。田辉书记(左)、于志刚校长通过视频的形式寄语2022届毕业生田辉在寄语中以“六实”勉励毕业生。他希望大家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对党忠实、为人诚实、学识扎实、干事踏实、作风朴实、进取求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母校永远是大家温暖的家园、坚强的后盾,欢迎同学们常回家看看!于志刚嘱咐毕业生三件事:一是要记得每天读书,静心思考,汲取智慧;二是要记得每天运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三是要记得责任使命,发展自我,服务社会。希望大家坚持终身学习,保持独立思考,持续艰苦奋斗。把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中国海大人应有的贡献。典礼仪式上,有关领导宣读了《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
    2022/06/16
  • 于志刚校长(右)与井川原贤总领事座谈本站讯2022年6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在崂山校区会见了到访的日本驻青岛总领事井川原贤一行。  于志刚对井川原贤总领事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及各校区学科布局,简要回顾了学校对日交流合作情况,对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对下一步加强教育交流合作表示期待。  井川原贤对中国海洋大学的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过去双方交流合作取得了很多互惠成效,总领馆将继续为促进中日高校间的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国语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通讯员:梁泰铭 图:冯文波合影留念
    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