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6月28日,在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22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由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共同主办的英文期刊Marine Life Science Technology(《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以高达5.000的影响因子创造了学校学术期刊新的历史记录,这是本刊去年被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后的首个影响因子,位于Marine Freshwater Biology(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Q1区前10行列,成为中国大陆在该领域唯一一本国际化Top期刊。为提高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加强海洋与生命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共同创办国际上第一本涵盖海洋生物-生物资源-生物技术领域的英文期刊《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主编宋微波院士,常务副主编张晓华教授。通过与世界著名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合作,进军国际一流期刊。本刊旨在反映国内外海洋生命相关学科研究成果,重点刊载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技术领域最新成果、热点领域研究进展和前沿性综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海洋生命科学的国际话语权
    2022/06/28
  • 本站讯6月25日,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暑期工作部署会。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出席会议,并对暑期工作作出部署。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会议。田辉在讲话中指出,上半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全校师生团结奋斗、拼搏进取,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西海岸校区建设和搬迁准备、学生宿舍建设、教师公寓建设、附属学校建设、校园安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胜。田辉强调,今年是党召开二十大、学校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政治大年,是国家开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校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以及高质量发展加速期、深化改革突破期、推进建设攻坚期、矛盾风险易发期“四期叠加”的发展要求,全校干部职工要统筹好、协调好、安排好暑期各项工作,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充实的暑假。他就今年暑期工作安排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能力。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
    2022/06/26
  • 本站讯6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青岛举行合作研讨会,共同推动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青岛市气象局局长顾润源、副局长丁锋,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筹建情况汇报,双方就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研究团队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于志刚指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与大气科学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且具有很强互补性。学校愿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一道,扎实推进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组织优势力量共同组建研究团队、积极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形成政策合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发展,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端义宏表示,感谢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气象海洋研究院筹建过程中的全力支持,愿意和中国海洋大学发挥各自优势特长,以青岛气象海洋研究院建设为契机,提升我国海洋气象预报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气象局业务处,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筹建办,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
    2022/06/24
  • 本站讯6月23日上午,学校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会议,研究推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会议围绕落实《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台账》,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日常教学质量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刘勇指出,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学校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学校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按照既定评估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评建工作,将评估指标要求和专家考察重点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抓实抓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明确本科人才培养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构建海大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文化。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公室副主任王真真介绍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推进评建工作计划。2022年3月份,学校向教育部正式提交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申请报告,申请于2023年11月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6月份,学校通过征集《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台账》落实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以期在交
    2022/06/24
  • 本站讯近期,“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青年志愿者、中国海洋大学2018级会计学(ACCA方向)本科生冯晓华完成在斯里兰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线下志愿服务工作,已安全返校并继续开展线上志愿服务工作。冯晓华作为国际志愿者受邀分享志愿服务经历“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由共青团中央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旨在拓展广大青年志愿者参与国际交流的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青年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作为该项目第二批联合实施单位之一,选派一名志愿者赴斯里兰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展服务。冯晓华是我校首位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作为斯里兰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调助理,在当地协助开展绿色经济政策宣传、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等活动;处理联合国斯里兰卡包容性治理团队、成果与资源管理团队等团队的工作协同要求;参与申请扶持海洋保护区、区域管理和蓝色经济等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项目,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展现中国海大青年热爱海洋、矢志深蓝的奋进精神和担当作为。接下来,校团委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学校志愿服务氛围,进一步拓展青年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渠道,助力培养具有
    2022/06/24
  • 本站讯2022年春季学期,未来海洋学院以世界一流的海洋领域前沿学术活动为目标,围绕拔尖研究生培养主线,克服新冠疫情对国际化合作带来的困难,顺利举办12期 “未来海洋讲坛”。本学期,学院邀请到院士头衔4人次,重要国际学会会士3人次,冠名教授2人次,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双院士Örjan Gustafsson教授、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Suam Kim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一位,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德克萨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杰出学者,做客“未来海洋讲坛”,帮助同学们了解最前沿的海洋科技动态。中国工程院李华军院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海洋工程科技战略需求与发展趋势;瑞典Örjan Gustafsson院士讲述了北冰洋欧亚陆架-陆坡体系冰冻圈-气候-碳相互作用;韩国Suam Kim院士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渔业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Frederik J. Simons教授介绍了地震观测机器人的海底两万里;加州理工学院Michael Gurnis教授分享了从近海观测到地球动力学模拟;东京大学Shin-ichi
    2022/06/24
  • 本站讯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2022年6月22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校长于志刚出席仪式。于志刚(左)、李建平共同为中心揭牌  会上,于志刚与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共同为中心揭牌。科学技术处处长李岩主持仪式,李建平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及近期工作规划。来自学校海洋、大气、化学、环科、信息、水产、经济及管理等领域的骨干教师参加会议,围绕中心未来发展建设和全球碳中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  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是学校围绕“双碳”战略,着眼于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充分发挥海洋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所成立的创新平台;是学校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实现海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中心将深入研究海洋碳循环机理,探索极端气候变化,布局能源系统的深度脱碳,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探究负碳理论与技术,提升海洋碳增汇能力,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与优势企业合作,为国家和地方“双碳 ”工作提
    2022/06/23
  • 本站讯6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召开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刘勇对督导专家一学期以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提出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与各学部、学院(中心)一起努力,高效提升课程质量。他希望督导专家在日常听课的基础上,强化与学院的合作,帮助学院更好地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发挥其作用,协同帮助学院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及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他提出要继续强化督导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及时总结、凝练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分享,让更多人受益。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何培英从学期督导工作总体情况、参与学院活动、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对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本学期,23位督导专家共计听课651节次,其中线上听课235节次,督导专家通过使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即时反馈听课评价,帮助学院和教师及时改进;通过一对一指导,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与能力;通过挖掘优秀教学案例/点,进行示范、宣传和推广、分享;部分督导专家还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海洋与大气学院等举办的教学技能比赛、“课程思政”示
    2022/06/23
  • 本站讯6月22日上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表彰为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水产学院战文斌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水鱼虾重要疾病免疫学现场检测诊断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体现了学校水产学科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在国内的引领地位。获奖团队长期致力于水产动物病害学研究,历经十余年自主科技创新,构建了海水鱼虾疾病现场快速检测、定量检测标准化技术平台,创建了鱼类疾病血清学现场快速诊断和疫苗评价技术体系,以及海水鱼虾多病原高通量检测诊断技术体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海水鱼虾疾病检测诊断系列化技术产品。相关技术在山东、天津等地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推广应用,为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战文斌教授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参会。海洋生命学院王悠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低营养级生物响应PBDEs胁迫的免疫应答机制与途径研究”荣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2/06/22
  • 本站讯近日,各民主党派山东省委会相继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会领导班子。中国海洋大学两位党外代表人士当选民主党派新一届省委会班子成员。民革青岛市委主委、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教授连任民革山东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青岛市委主委、副校长吴立新院士连任民盟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通讯员:戴淑妮
    2022/06/22
  • 本站讯6月21日,由中国海洋大学董氏国际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暨首批成果《护海实策》第一辑发布会在崂山校区举行,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   刘勇在致辞中指出,董氏中心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在海洋微塑料污染、海平面上升、蓝色碳汇、海上溢油、海洋渔业资源、深远海养殖等相关领域设立了多个研究项目,选题涵盖海洋生态、科技、经济、教育、文化、法律等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他表示,董氏中心要以发布《护海实策》作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后续研究工作,继续坚守对策研究的使命任务,以爱国情怀面对社会问题,凝聚起全社会对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问题的共识,促进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社会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会上,董氏中心主任赵进平对董氏中心主导的对策研究、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董氏中心将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将科研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刊发在《护海实策》系列书籍上,全力打造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精品平台,为国家解决海洋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言献策,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学校党委宣传部、
    2022/06/22
  • 本站讯6月21日下午,校长于志刚在崂山校区会见青岛银行党委书记景在伦一行,副校长王剑敏参加会见。于志刚对景在伦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青岛银行一直以来给予海大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特色、发展规划等情况。他指出,学校与青岛银行是携手并进的战略合作伙伴,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探索合作新形式,共同实现互惠共赢。景在伦对青岛银行的总体情况和特色业务作了介绍,基于双方在银校合作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希望青岛银行能够为海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双方合作更加深入和长久。学校财务处、青岛银行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文/图:王红梅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