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文讲坛2017年第七十一讲-杨慧林:“全球化”与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

发布时间:2017-10-16 阅读: 668 添加: 系统管理员


    目:“全球化”与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

内容提要:“全球化”的命题本是来自西方,而当人们纷纷评说“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时候,中国似乎愈发投入全球化的进程。这绝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受益于全球化”,更需要重新梳理的,可能是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对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圣经•出埃及记》314堪称典型的表述:“我是自有永有的”;海德格尔的解说则更为清晰:“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存在。但是当我们问‘什么是存在’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对于‘是’的某种领悟之中。……其所问已经包括了何所问者。”中国的“形而上学语法”则应该追溯到“太极”的原型。然而《周易》的“易有太极”并非“宇宙产生于一”,却是“阴阳”之“二”的互生关系,所谓“无极而太极”。中文之“是”最初也并不用作表语,从而法国哲学家朱利安通过学习汉语才发现:“所问”本身并不包含“何所问”,真正的关键在于“对立的两极”所形成的关系结构。由此联系到《孟子》的“良知”与“良能”,均是通过“亲亲”、“敬长”的基本关系,去解说无法充分显现的普遍理念(比如“仁”与“义”)。这种普遍理念的“内化”,使“相互性”和“包容性”成为最根本的原则,其中任何主体都只能相互“被建构”。这种形而上学的反思,或可使“全球化”与中国的关联得到一种解说,并为“建设性的全球共存”提供特别的启发。

主  讲  人:杨慧林

主讲人简介:杨慧林,男,19542月生,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参加工作,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任文学院院长,2009年至20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等。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宗教学领域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部学术著作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宗教学研究年鉴》等,国外学术刊物也有专文介绍其学术研究。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间:1018   15:3017:30

    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22

主办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科处

联 系 人:罗贻荣

  校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鲁ICP备05002467号-1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