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编者按】2023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公布2023年度省级“发现榜样”人选名单,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毛相朝教授入选。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习榜样、争当榜样,日前,省委组织部在“灯塔-党建在线”推出“毛相朝:绿色海洋食品追梦人”榜样故事视频,展现了十余年来,毛相朝教授带领团队矢志海洋,践行大食物观,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化应用研究等领域勇攀高峰、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现转发如下:  我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广阔的海洋里蕴藏着巨大的食物资源潜力,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不断向海洋要粮食,增加食物的总量,才能在端稳饭碗上持续发力。  在拥有100年历史的中国海洋大学,有一所以海洋食品研究为特色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学院院长毛相朝教授带领团队扎根祖国大地,聚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化应用研究,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助推产业发展,立德树人,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丰盈“蓝色粮仓”,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曲向海图强的华美乐章。科技创新  虾、蟹营养丰富,是人类所需要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开展针对虾蟹的
    2024/02/28
  • 本站讯|2024年2月19日,第22届中国“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获奖名单公布,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获全国三等奖。代表队由法学院教师于敏娜、王金鹏担任教练,参赛队员为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崔诗若(队长)、林晖、龙俊彦、张晓阳、矫阳。创办于1959年的“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参赛队伍须使用英语撰写诉状并参加口头程序。本届竞赛的赛题围绕国际法中的国籍权问题展开,要求各赛队深入研究国籍权的法律性质、无国籍人的权利保障、双重国籍和领事保护问题,分析安理会决议的法律地位以及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权等问题。本届竞赛吸引了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65支高校队伍参赛,最终共30支队伍获奖。本次比赛,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于2023年9月组建并投入备赛,历经5个多月的高强度学习与协作训练。在此期间,模拟法庭公法赛队的多位同学也积极支持备赛,体现了赛队积极、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赛队由崔诗若、龙俊彦、矫
    2024/02/28
  • 本站讯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刊发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汝少国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Herbicide leakage into seawater impacts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zooplankton globally(除草剂输入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影响)。为保障粮食保产和增产,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除草剂的过量施用,多数国家的河流或地下水曾受到较严重的除草剂污染。百川入海,大量除草剂使用后终入海洋,然而目前人们对除草剂的海洋污染现状和除草剂对海洋生态过程的影响了解甚少。一半以上的除草剂是光合作用抑制剂,高浓度下可对浮游植物的光合生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海洋浮游植物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初级生产力,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也是海洋固碳的重要驱动者,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改变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乃至健康水平。汝少国教授团队在综合分析1990-2022年全球各海湾除草剂时空分布的基础上,首次查明了12种三嗪类除草剂在所有661个站位的中位数、第三四分位数和最高浓度值分别为0.
    2024/02/27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洪兵教授在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期刊《历史研究》2023年第4期发表题为《清中后期华北乡村治理》的学术文,全文约2.5万字。这是学校教师首次在《历史研究》发表论文,是学校在文科基础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历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刊登我国史学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大力开展,历史学研究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研究问题细小琐碎,缺乏整体关怀,政治史研究被弱化。如何调和社会史研究与政治史研究之间的矛盾,推进当前的历史研究,成为学界的一大困境。该文基于清代档案资料,致力于“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双重视角,揭示清代乡村治理、国家治理的基本特色,以图打通社会史和政治史研究的隔阂。论文指出,乾嘉以降,华北乡村偷窃庄稼的事件日益频发,村庄普遍通过组建青苗会,雇人看青,以应对秩序危机。随着青苗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皇帝与督抚、州县官与民众之间围绕如何实施乡村社会有效治理展开博弈。在中央一统体制与地方有效治理矛盾的作用下,
    2024/02/25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高寒在Science(《科学》)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Homogeneous crystallization and buried interface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tandem solar modules”的文章。为实现“双碳”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新型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钙钛矿/钙钛矿(简称“全钙钛矿”)高效叠层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目前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可达28%,但其可扩展串联模块的最高PCE仅为21.7%,大面积窄带隙铅锡钙钛矿在刮涂过程中会产生快速不可控的不均匀结晶,这是造成单个电池和模块之间巨大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大面积高质量的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模块极具挑战性。在该文章中,高寒及其合作者通过引入Goods生化缓冲剂的一种掺杂剂(氨基乙酰胺盐酸盐,AAH)来均匀钙钛矿的结晶,扩展了刮涂铅锡钙钛矿薄膜的加工窗口,选择性钝化了钙钛矿的埋底界面缺陷,实现
    2024/02/25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与大气学院郑小童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风驱动的海洋环流变化对热带太平洋变暖空间结构具有重要贡献的新观点。研究成果以“Historical changes in wind-driven ocean circulation drive pattern of Pacific warming”(风驱海洋环流的历史变化太平洋变暖形态的驱动作用)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热带太平洋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海区,其海表面温度(SST)变化对区域和全球气候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气候模型一致地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EP)SST变暖,呈现出一种类似厄尔尼诺增暖型,而观测到的SST趋势显示出赤道中太平洋(CP)冷却,有时被称为类拉尼娜增暖型。特别是,自1958年以来的最新热带太平洋SST趋势展示出的空间结构比典型的类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形态更为复杂,赤道热带太平洋变暖模态存在暖-冷-暖的三级子结构(图1 a),这种变暖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仍
    2024/02/22
  •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推荐的28项课题全部获批立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3项,面上项目14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旨在促进高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我校一贯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鼓励广大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积极引导教师申报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年度我校获批的立项课题,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课题负责人来自19个学院、2个教学研究与管理部门。研究内容既涉及了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高等教育基本内涵要素,又涉及了“四新”建设、国际化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以“三进”为代表的思政育人格局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军民融合等以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2024/02/18
  •   2月3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到青岛看望慰问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省纪委副书记、秘书长、省监委副主任汤占领,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马立新,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等陪同。  夏红民详细询问了管华诗院士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管华诗院士送上新春的祝福,并对管华诗院士为国家海洋科教事业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经略海洋寄予厚望,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海洋人才,希望以管华诗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山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管华诗院士对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心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近期的科研工作情况,围绕海洋人才培养、海洋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田辉对夏红民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山东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以及对管华诗院士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持把服务保障“国
    2024/02/06
  • 本站讯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田辉,校长张峻峰等分别走访慰问了院士、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等。在慰问中,学校领导向老同志、院士专家及其家人表达了新春的问候,关切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通报了学校今年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学校百年校庆的筹备情况,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对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祝愿大家福暖四季、顺遂安康,希望他们继续关心支持学校的事业发展,并邀请他们参加百年校庆庆典。老同志们和院士专家对学校的关心表示感谢,对学校在2023年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希望学校能够抓住机遇、行稳致远,早日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各单位分别以座谈会、送福利品等方式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党委组织部、离退休党委、工会为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教职工发放了慰问金,送去了学校的温暖。通讯员:姜斌
    2024/02/06
  • 本站讯2月6日上午,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红兵到中国海洋大学看望宋微波院士,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陪同会见。李红兵与宋微波院士详细交流了科研和工作生活情况,向宋微波院士送上新春祝福,并对宋微波院士为国家海洋、水产科教事业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海洋和水产领域高水平人才,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微波院士对李红兵一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赞赏省市推出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这一机制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在青专家人才的重视和关心,为人才在青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刘勇对李红兵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青岛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以及对院士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攀科技高峰。今年10月,学校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学校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世界重要的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海大力量。通讯员:杜红凯 图:赵海磊
    2024/02/06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食品学科是中国海洋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近年来,学校食品学科发展迅速、进步明显、成果丰硕。近日出版的2024年第6期《瞭望》杂志以《浩海撷生颐养生民》为题刊发了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教授的专访文章,就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学者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大食物观、着力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事迹进行专题介绍。现转发文章如下:浩海撷生 颐养生民——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蛋白质、糖类及脂质资源的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近年来,我们攻克了多项技术,推动海洋水产品从传统加工升级到生物加工、营养功能加工、高品质控制加工等分子加工水平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水产生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实施水产品加工利用新策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生命健康水平  浩瀚的
    2024/02/03
  • 本站讯2月2日,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尤里·马泽毅一行来校访问。副校长魏志强在崂山校区会见来访客人。魏志强副校长向尤里·马泽毅副校长赠送礼物魏志强对尤里·马泽毅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特色优势,以及学校与俄罗斯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情况。他对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强强合作,拓展在海洋、极地及生物、数学等研究领域的合作表示期待,并就下一步两校加强交流合作提出建议。尤里·马泽毅对中国海洋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基本情况,回顾了与海大前期交流合作历史,希望两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学生交流、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金砖国家海洋大学联盟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期待两校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人才集团代表随行来访,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洋生命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通讯员:迟鑫合影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