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编者按】3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人才版推出“人才强国新征程·建设海洋强国”系列报道的第一篇“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矢志创新 逐梦蔚蓝”,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领衔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30余年矢志创新、以工兴海、逐梦蔚蓝的先进事迹。在“创新者说”专栏刊发李华军院士谈创新文章“创新有三个关键词:兴趣、韧劲、责任感”,现将两篇文章转发如下。  当前,人类已进入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与能源的过程中,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平台以及施工作业装备等,这些设施与装备不仅时常受到波浪、狂风、洋流的拍打和冲刷,而且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设施与装备不惧风吹浪打?如何为人类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0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领衔的海洋工程团队紧密围绕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与产业需求,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奋斗不辍:在蔚蓝大海
    2024/03/18
  • 本站讯3月16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全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南开大学召开。“3·18”座谈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空军航空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3所高校的代表应邀与会,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各个高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办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进行深入探讨。蔡勤禹教授作发言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勤禹教授应邀出席,并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培育时代新人——中国海洋大学‘大思政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讲话的经验”为题作了发言。蔡勤禹教授汇报了自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以来,学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的特殊使命,学校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学校通过做好顶
    2024/03/18
  • 本站讯3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董波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论文Temporospatial hierarchy and allele-specific expression of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revealed by distant interspecific urochordate hybrids(利用远缘杂交海鞘体系揭示合子基因组激活的时空动态及等位基因偏好性表达特征和机制)。科研团队巧妙构建了远缘杂交海鞘体系,通过单细胞转录组等技术揭示了重要进化节点尾索动物海鞘合子基因组激活表达的时空动态模式,提出了合子基因组激活与细胞命运及机械性能紧密关联的新观点。早期胚胎发育依赖于卵子来源的RNA和蛋白,而合子基因组保持沉默无转录发生。在受精卵分裂到一定时期后,合子自身的基因才开始表达,这个过程被称为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简称ZGA)。合子基因组激活是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事件,也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利用模式动
    2024/03/18
  • 本站讯3月14日下午,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疏浚”)副总裁、总工程师刘树东一行5人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围绕深远海工程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服务我国深远海工程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座谈会。会上,刘勇对刘树东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海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中交集团作为海洋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深远海工程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恰逢其时,期待双方未来能够深化合作,双向赋能,实现互利共赢。刘树东对海大长期以来给予中交疏浚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以深远海工程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和海洋工程创新联合体为平台,在远海岛礁开发建设、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岸带海湾保护修复、海洋牧场、深远海大型装备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随后,双方与会人员围绕深远海中心建设及相关领域合作的具体思路及实施计划进行了探讨交流。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贵杰教授、海洋工程系潘新颖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永刚教授就各自团队在海洋工程动力环境与设防标准、生态护岸和海岸生态修复整治、复杂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监测装备、深海采矿岩
    2024/03/16
  • 本站讯春归万物生,策马踏新程。新学期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士报告会在海洋科技楼国际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薛长湖以“青年成长与未来食品”为题,围绕“兴趣”“否定”“坚持”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兴趣与事业、否定与创新、坚持与成功的思考,激励年轻学子们惜时奋发,练好本领,勇担强国使命。3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振兴主持报告会。薛长湖院士作报告  兴趣使然,大道至简。食品是什么?专业学习的意义何在?薛长湖从大众对食品的认知出发,以水产品速冻保鲜技术为例,从专业视角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学者们如何对“水”与“冰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改善大众生活的目的。“大学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懂某一门专业,而在于掌握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兴趣。”薛长湖指出,兴趣是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当兴趣与事业相结合,研究和工作就变成了不断发现新乐趣、收获成就感的过程。  拥抱否定,不破不立。“海洋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是陆地能给人类提供食物的1000倍。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就必须坚持创新。”薛长湖表示,否定与怀疑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前提。
    2024/03/16
  • 本站讯3月14日,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共有2项成果荣登榜单,这是学校连续10年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中国海洋与湖沼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学校入选项目分别为:吴立新院士科研团队成员、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博士后耿涛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频发”以及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洋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及其驱动元素循环的过程与机制”。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自2013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1届,该活动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分支机构、学会理事,以及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推荐,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投票选出。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相关链接:http://csol.qdio.ac.cn/xhdtDetail.aspx?id=3922附: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pdf
    2024/03/16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澳大利亚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团队在过渡金属钒酸碘酸盐中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晶态材料研究中再获重要进展,实现了可见-中红外宽频带倍频光学晶态材料的新突破。我校中-澳国际中心团队与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单位研究团队紧密合作,基于d0过渡金属钒酸多面体和具有立体孤对电子的碘酸盐,提出了一种次级键驱动构筑非中心对称材料的新策略,设计创制了一例具有强倍频响应和大光学各向异性的宽频带极性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VO2(H2O)(IO3) (VIO)。相关重要研究成果“Secondary-Bond-Driven Construction of a Polar Material Exhibiting Strong Broad-Spectrum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and Large Birefringence”(次级键驱动构筑具有广谱二次谐波产生和大双折射率的极性材料)以研究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于国际化学、材料权威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2024/03/16
  • 本站讯3月12日至14日,首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选拔赛高教组决赛和颁奖仪式在济南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表现优异,斩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总成绩位列山东省高校第二名。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决赛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承办。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分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两个赛道进行,分别面向高校中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经过校赛层层选拔、长达6个月的备战、省内网评,学校6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分为主题陈述、评委提问、天降offer三个环节,来自全省54所高校的160名选手同台竞技。海大学子凭借清晰的职业规划、扎实的基本素质、自信的风采展示和出色的现场表现,最终工程学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浩强、医药学院药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姜博茏斩获就业赛道金奖,管理学院农业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褚洪润、经济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郭振斩获就业赛道银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王柯力
    2024/03/15
  • 本站讯3月8日,中共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崂山校区召开。学校党委书记田辉主持会议。学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纪委委员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田辉代表党委常委会所作的《中共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认为,《报告》通篇贯穿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工作总结系统深入、谋划未来科学清晰、部署任务精准有力,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高举旗帜、谋篇布局的政治担当和战略思维,充分彰显了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决心,是一份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高质量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了党委常委会2023年的工作。一致认为,党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上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和丰硕成果,特色显著的世界一
    2024/03/15
  • 本站讯3月15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体育教学中心及游泳馆项目封顶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古镇口核心区管委副主任李福斌,学校副校长魏志强等出席仪式。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卫栋主持仪式。封顶仪式现场魏志强在致辞中对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和西海岸校区建设的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以及师生、校友、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对参建单位的建设者们表示问候。他指出,西海岸校区是学校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是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学中心及游泳馆项目作为西海岸校区二期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是保障驻西海岸校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幸福海大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有关各方一道努力,进一步发扬战斗精神和精品意识,为项目顺利竣工交付努力奋斗。魏志强宣布项目主体封顶项目建设单位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法精、监理单位青岛海大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洪波分别致辞。他们表示,各团队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狠抓工程质量,筑牢安全根基。下一步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发扬工匠精神,鼓足干劲,精益求精,保质保量推进项目早
    2024/03/15
  • 本站讯 3月13日,山东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厚柱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青岛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赵飞,青岛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副院长王春元、学校副校长王剑敏出席相关活动。王剑敏对王厚柱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指出,在学校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山东省决策咨询办来校进行调研,对学校加强新时代智库建设、开展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进行交流,必将对学校智库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一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发挥海洋学科的特色优势和综合实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全球海洋治理、极地深远海问题研究、海洋生态修复研究、海洋碳中和研究等方向已形成明显优势,智库成果丰硕。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切实加强海洋发展的基础研究,推动构建海洋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建设成为海洋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涉海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蓝色智库。王厚柱向中国海洋大学表示了感谢,并对学校在决策咨询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特色鲜明的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中国海洋大学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海
    2024/03/14
  • 【编者按】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自1986年开始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评估工作,至今已38年,已有1680门次课程参加评估,302门次课程获评优秀等级。在课程评估工作中,学校始终秉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工作宗旨,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参评教师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评估为契机,虚心求教,博采众长,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呈现了一次次优质的课堂教学,展现了一幅幅扎实从教、潜心育人的生动画卷。为树立、发展和传播“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文化,进一步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体会,现将2023年秋季学期获评学校课程教学评估优秀等级的五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心得予以分享,与全校教师共勉。瞄准国际前沿 擦亮中国底色外国语学院 陈颖教授应用语言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信息量庞大,是语言学方向高阶课程。在这门课中,我探索实施了“价值引领—内容重构—能力提升”课程建设之术,以实现“两性一度”的课程建设目标。一、立足课程育人,打好中国底色 本课程的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