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综合新闻

  • 本站讯10月22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集中捐赠签约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山东卓优海工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强、青岛万嘉集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晓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河云等出席仪式。刘勇代表学校对校友和捐赠企业负责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各公司以及校友们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三家企业的慷慨捐资,体现了三家企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企业家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他期待以此为契机,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另有1991级国际贸易专业王善武校友、2004级物流管理专业一名校友以个人名义捐赠,支持经济学院事业发展,现场播放了校友祝福母校建校100周年的视频。刘勇赠送捐赠证书,经济学院院长赵昕介绍了经济学院发展情况,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孟凡分别与张彦强、李晓红、王河云签订捐赠协议。仪式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念宾主持。捐赠企业相关负责人,经济学院师生代表,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相关人员参加仪式。通讯员:姜悦欣 孙明涵刘勇(左)向捐赠代表赠送捐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德国分会、法国分会、非洲分会、中东分会和新加坡分会成立大会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德国、法国、非洲、中东和新加坡多个地区、各行各业的校友们线上相聚,畅叙校友情、母校情。  于志刚代表校友会对五个海外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学校校友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德国分会、法国分会、非洲分会、中东分会和新加坡分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海外校友在交流感情、共享发展、情系母校方面有了更好的平台。希望在各位会长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新成立的五个海外校友分会建设成为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联系交流的温馨家园,成为促进母校与海外校友所在国合作共赢、成就校友的坚实平台。  德国分会首任会长王佳立、法国分会首任会长周惠子、非洲分会首任会长战冬、中东分会首任会长王毅栋、新加坡分会首任会长夏冬分别介绍了当地分会的筹建情况。通过校友会这一互助、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为在海外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校友提供支持与资源,助力更多校友在全球舞台上实现梦想。希望通
    2024/10/24
  • 本站讯世纪海大,谋海济国。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由学校与青岛市共同推动的鱼山校区校城融合开放建设项目落成。该项目落成进一步改善了学校鱼山校区的校园环境条件和文化设施,使得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鱼山校园焕发新的风采。鱼山校区校城融合开放建设项目作为青岛市开展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项目,于2023年10月正式获批立项,包括八关山环境文化建设、创造村建筑修缮提升、校园警务室建设、文化科普展馆布展策展、校园预约进校及安全保障系统、校园开放配套设施、建筑风貌提升等七大工程。青岛市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协助学校全面提升鱼山校区历史文化风貌。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鱼山校区环境文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力求通过展馆、人文景观等多种形式展示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着力将鱼山校区打造成为青岛市的靓丽名片,更好地服务青岛市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于今年3月31日启用预约进校系统开放鱼山校园,目前校城融合开放建设一期项目已全部完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青岛市共同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把鱼山校区建设成为青岛市历史文化及科普高地,打造校城融合发展典范。文:刘莅 图:刘邦华鱼
    2024/10/24
  • 本站讯10月23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2024年英国大学日暨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东安格利亚大学副校长史蒂文·麦奎尔(Steven McGuire)、学校副校长王雪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英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高会旺主持开幕式。  王雪鹏回顾了学校与东安格利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历程以及相关进展。他指出,两校合作始于海洋环境科学,辐射带动了生物、数学、工程、化学、计算机、文学与传媒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成果丰硕。两校共同培养了四十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多人已成长为中国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青年骨干。他表示,正是通过学生的交流、成长与发展,使两校的合作具有了更加长远的意义。  史蒂文·麦奎尔在致辞中祝福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对2024英国大学日暨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麦奎尔对致力于推动学校与东安格利亚大学合作的双方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希望中英学术研讨会继续做好两校合作的桥梁,推动两校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  第九届中英学术研讨会以“深化多学科交流合作,助力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为主题,来自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山东大学、
    2024/10/23
  • “校友之家”揭幕本站讯10月22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之家”启用仪式在鱼山校区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会名誉会长冯瑞龙,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吴德星,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原副校长、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以及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分会代表及各界朋友们出席仪式。仪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孟凡主持。于志刚致辞于志刚对到场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始终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他回顾了“校友之家”的建设历程,指出“校友之家”的成立是学校切实加强校友工作、促进校友情感联结的重要举措。鱼山校区是世纪海大的发祥地,也是每一位海大人的寻根之地。这里见证了无数海大学子的青春岁月和成长足迹,是他们回校必定探访的地方。他表示,“校友之家”选址于此意义非凡,将以“承载校友青春记忆、打造校友服务中心、传承海大历史文化、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为功能定位,在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校友成长和母校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广大校友向往、信赖、有
    2024/10/23
  • 本站讯 10 月 21 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科协联合举办“冰海纪行 ——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考察与研究 40 年” 展览在青岛水族馆盛大开幕。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青岛水族馆馆长党总支书记王云忠,青岛海底世界董事长李旭杰,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赵进平和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即将参加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田永军,出席了开幕式并剪彩。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主持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仪式的各界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对为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相关单位、工作者和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40年前,3名教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启了海大的极地事业。如今,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学科齐全、人才云集的南北极研究团队,是国家极地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海洋大学一直积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海洋强国,离不
    2024/10/23
  • 本站讯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百年校庆活动和中国海洋大学极地周的活动之一,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海洋与大气学院(简称海气学院)、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简称极地室)承办的第三届极地科学课程教学研讨会于10月22日在青岛召开。本届研讨会以“科教融合”为主题,探讨科学与教育资源整合创新的新型育人模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出席研讨会。1984年,中国海洋大学派出3位教师参加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赵进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也是赵进平教授从事极地科教40周年。赵进平教授分享了“极地教育心得——构建属于自己的科学世界”主题报告,回顾了他的学习和工作历程,以及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感悟。林霄沛教授对“海洋科学101教材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解答与会代表的提问。相关课程负责人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科教融合及面向国家极地战略需求的交叉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从极地大国迈向极地强国需教育先行。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极地方向的本科专业课程,是国内最早开展极地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校之一。极地科学课程的建设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过程中,中国海洋大学将继续与
    2024/10/23
  • 本站讯 近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青岛市首批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备案名单。经过严格审核,全市共有13家平台获批备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光荣上榜。概念验证平台围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科技成果评估、原理或技术可行性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场景应用、市场竞争分析等验证服务,以构建更加健全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升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降低市场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开发概念验证平台依托海药院进行建设,现拥有面积超过1.6万平米的研发大楼以及近5000平米中试研发基地,配备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总值超亿元的高端仪器设备。基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链条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出的特点,建立了六大产品研发平台和六大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和共享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条的有效贯通,培育、熟化、转化了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形成了以“科技研发”为核心、“技术服务和工程产业化开发”两翼协同发展的生动格局。下一步,海药院将继续以“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为引领,充分发挥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与商业化验证作用,完善概
    2024/10/23
  • 本站讯在中国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海阔扬帆——中国海洋大学校友访谈录(第二辑)》正式出版。访谈录由党委书记田辉作序,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主编,收录了122位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此次校友访谈活动于2023年5月启动,由在校学生通过实地采访、通讯交流等方式联络校友,以学生视角深度访谈校友求学、工作、生活中的珍贵历史记忆和人生感悟,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收录进访谈录的校友,入学时间从1961年到2015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他们在各行各业辛勤耕耘、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海大智慧和海大力量,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校友们深情回忆了难忘的成长历程,为学校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并为母校百年华诞献上真挚祝福。作为百年校庆的特殊礼物,《海阔扬帆——中国海洋大学校友访谈录(第二辑)》将成为学校珍贵的记忆典藏,必将激励更多的海大青年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孙鹏静《海阔扬帆——中国海洋大学校友访谈录(第二辑)》
    2024/10/23
  • 本站讯为庆祝建校100周年,2024年3月至9月,中国海洋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弘扬世纪海大精神,勇担强国建设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知之深”“情之切”“意之坚”“行之实”四个方面开展100项子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怀,引导学生以奋斗的姿态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知之深,引导学生学起来。海洋与大气学院拍摄制作寻访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系列专题片《浩海求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老一辈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工程学院开展“百年初心,奋斗新时代”微团课大赛,围绕“学校的办学历程与辉煌成就”“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等主题,引导青年学生抒发爱校情感,贡献青春能量。管理学院举办“书香满屋”青春阅享汇活动,青年学生以团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校史书籍,在阅读中探寻海大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党史·校史·时政挑战赛,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辉煌办学成就。海德学院组织开展校史专题学习,学院党委书记作《世纪海大新征程,谋海济国担使命》主题报告,生动讲述学校百年发展史。海洋与大气学院拍摄制作寻访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系列专题片《浩海求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饮水思源,爱国荣
    2024/10/21
  • 本站讯 10月18日下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博士后工作。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华等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旭升在鱼山校区胜利楼会议厅会见周春艳一行。会议由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毛相朝主持。林旭升对周春艳一行表示欢迎,向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直以来给予学校各项工作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重要成绩。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通过实行分类管理,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等举措,不断提升博士后培养成效,为国家、区域和行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人才。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作为青年科技创新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希望省市有关部门对学校人才及博士后工作继续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周春艳代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学校即将迎来的百年校庆表示祝贺,转交了省人社厅的贺信,对学校人才和博士后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中国海洋大学在服务海洋强国建
    2024/10/21
  • 本站讯10月19日至20日,“2024中国资金管理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次研讨会得到中国海洋大学“世纪先风”学术会议资助专项支持。100余位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政府公共资源配置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推动我国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发展作出新贡献。  19日上午,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开幕。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天宇致开幕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竹泉教授主持开幕式。  金天宇指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引导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次研讨会聚焦“政府公共资源配置与高质量发展”,紧扣时代主题,期望能够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开拓新视野、提供新思路。王竹泉(左)和王重鸣签约并为合作示范基地揭牌  会上,举行了国际丝路(一带一路)创业教育联盟青岛合作示范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浙江大学首位文科资深教授、国际丝路(一带一路)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王重鸣教授和王竹泉签署《共建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青岛合作示范基地协议》并为合作示范基地揭牌。合作示范基地的成立为贯彻落实“一带一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