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贝类遗传育种团队李琪教授、刘士凯教授联合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者在双壳贝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aplotype-resolved genom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s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genome diversity in bivalves(单倍型解析基因组揭示双壳贝类基因组多样性的起源与功能意义)”为题,在Cell Reports期刊上在线发表。双壳贝类(如牡蛎、扇贝、贻贝等)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其基因组中蕴藏着远超其他生物类群的遗传多样性。了解其基因组多样性的起源和功能,对于破解遗传创新和适应性演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至关重要。同时,解析基因组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和功能意义,是突破基因组辅助育种技术瓶颈、创制突破性新品种的关键途径。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单倍型解析熊本牡蛎(Crassotrea sikamea)基因组,通过对代表性牡蛎、扇贝、贻贝、珠母贝等跨物种单倍型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双壳贝类基因组中普遍存在“单倍型高度分化序列”。基于这一发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