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主页显示

  • 本站讯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希望学校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10月25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出席学校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并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学校引发热烈反响,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广大师生校友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一、广大师生校友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充分体现了对学校的亲切关怀、如山厚望,令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意涵深刻、鼓舞人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5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东盟水产教育网络联合举办的“2024中国海洋大学-东盟水产教育网络学术合作校长会谈”在青岛召开。来自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8个东盟国家23所高校的60余位校长、副校长、院长及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刘勇副校长在会前会见了东盟水产教育网络校长代表团,并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校长交换了续签的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见证了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和菲律宾维萨亚斯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和印度尼西亚艾尔朗加大学交换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刘勇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东盟国家高校是海大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双方积极推动中国—东盟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论坛上,水产学院副院长刘阳、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王师、海德学院副院长董平、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静、山东省与东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景玉、东盟水产教育网络秘书长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Yeong Yik Sung、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胜分别介绍了各学院和各中心的发展情况和合作成果,比利时根特大学名誉教授 Patrick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1日至24日,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Michael Levine教授受邀参加中国海洋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活动,并专程到访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中心,共襄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之庆,推动两校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Michael Levine23日参加了2024未来海洋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本次会议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多元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会上,他以“脊椎动物神经脊细胞和心咽肌细胞谱系的起源与演化”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介绍了海洋无脊椎特质动物海鞘在发育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成果,提出并强调海鞘是研究脊椎动物器官神经起源的重要模型,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  Michael Levine参观了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生物学中心。董波教授对Michael Levine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陪同Michael Levine参观了中心的养殖设施和实验室,并进行座谈。董波详细介绍了中心的整体建设情况、学生培养体系及未来发展规划,Michael Levine对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5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举行。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山东省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奔,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宋培平,青岛市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等出席首发仪式。张静代表学校向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的设计者表示感谢。她表示,作为学校历史上第一枚专属纪念邮票,这枚宝贵的邮票承载着学校100年来积淀而成的优良办学传统和良好精神风貌,浓缩着一代代海大人薪火相传、逐梦深蓝的不懈追求和情怀担当,充分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始终与伟大祖国同呼吸、与海洋事业共命运的坚定承诺和辉煌成就,是庆祝建校100周年的一份珍贵礼物,是对海大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顾和特别嘉奖。宋培平在致辞中表示,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美誉,它是国家法定邮资凭证和有价证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极具严肃性和权威性。“世纪海大”能够荣登“国家名片”,不仅是中国海大的荣耀,也是全青岛、全山东的荣耀。这套纪念邮票将通过邮政信函等形式寄达世界各地,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3至24日,为庆祝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推动中国与太平洋两岸国家在有害藻华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全球变化背景下太平洋两岸有害藻华的变化趋势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李爱峰教授、暨南大学吕颂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仁成研究员共同召集,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著名科学家及60余位青年学者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太平洋两岸有害藻华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林旭升副校长(左)、Clarissa Anderson主席分别致辞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林旭升和全球有害藻华(GlobalHAB)国际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Clarissa Anderson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范占伟、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处副处长王琳舒陪同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爱峰主持。 会议期间,来自不同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Clarissa Anderson研究员、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Philipp Hess研究员、马来西亚
    2024/10/26
  • 本站讯十月的青岛金风送爽,天清气朗。10月24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全球海洋合作发展大会在青岛海天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涉海院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海洋合作发展大计,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新篇。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青岛市副市长解宏劲,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出席大会并讲话,校长张峻峰主持开幕式,副校长刘勇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本次大会作为学校建校100周年系列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以“海洋科教助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聚焦“学术前沿”“战略发展”“未来海洋”,旨在交流海洋科教领域的战略思考、发展经验,研讨如何应对人类在海洋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的共同挑战,助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挪威、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50多个单位的290多名境外代表参会。 王华在讲话中阐述了国家在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发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下,中国海洋大学举办此次全球海洋合作发展大会,为国际海洋科教合作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的“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2024年度学术会议”召开。挪威海洋大学联盟理事会主席、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Nils Christian Stenseth,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出席会议。  王厚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回顾了联盟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强调联盟高校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联合申请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已经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中方秘书处单位,将继续秉持务实精神,全力推动联盟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他也展望了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协同等多个维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中挪两国在海洋领域的全面合作注入新活力。Nils Christian Stenseth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挪合作的深厚期望。他强调,挪威海洋大学联盟始终高度重视与中方合作,并希望双方能够依托联盟平台,在海洋科教领域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海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会议邀请Nils Christian Stenseth、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挪威北极大学讲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和中国海洋大学极地周的活动之一。来自28家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18家国外大学和研究所的180余位科学家、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话学术前沿。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开幕式,副校长林旭升出席闭幕式。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纪委书记、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校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闭幕式。刘勇向与会国内外代表表示欢迎,并回顾了学校百年历史和40年极地考察发展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动全球海洋合作方面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今年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也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希望与会科研工作者加强合作,深入认识极地变化及其影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开幕式由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教授主持。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atthew England院士介绍了过去50年极地海洋水团变化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势。“气候和海洋—变率、可预测性及变化(CLIVAR)” 研究计划项目办公室
    2024/10/26
  • 本站讯10月23日下午,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图书捐赠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郭辉,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出席仪式。根据捐赠协议,中国农业出版社向学校捐赠图书10.13万码洋,用于支持学校涉农人才培养。卢光志对中国农业出版社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中国农业出版社与学校以图书为桥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在涉农教材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紧密,成效显著。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郭辉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海洋和水产领域的领头羊,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以此次图书捐赠为契机,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新时代涉农教材建设,携手谱写中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新的篇章。捐赠仪式上,卢光志向中国农业出版社赠送了捐赠证书,图书馆馆长谷强代表学校接受了中国农业出版社捐赠的图书。水产学院党委书记张猛主持仪式。中国农业出版社知鱼工作室,学校图书馆、水产学院有关同志
    2024/10/25
  • 本站讯2024年10月24日,为迎接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海天大酒店举办东亚海洋历史文化论坛。论坛以“交流交往、互学互鉴”为主题,旨在促进东亚人文社科学界的合作与创新,推动学术研究的前沿发展,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青岛、深入探讨东亚海洋人文学术交流与合作。  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出席论坛,他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近百年来一直引领中国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向社会输送了3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海洋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他介绍了学校的海洋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开幕式上,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以《东亚沿海城市网络的形成——与欧洲的比较视角》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论坛分成“东亚海域谈历史”和“交流经验谈未来”两个单元进行大会报告。  在“东亚海域谈历史”单元,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尚胜、日本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
    2024/10/25
  • 本站讯piRNA(PIWI-interacting RNA)通路对于转座子抑制和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护至关重要。配子特异性因子GTSF1(Gametocyte-specific factor 1)是后生动物piRNA通路中的重要蛋白因子,最近被证明可以增强PIWI蛋白的催化活性。GTSF1是否在单细胞生物中存在以及功能如何尚不清楚。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原生动物学团队的高凤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题为“GTSF1 is required for transposon silencing in the unicellular eukaryote Paramecium tetraurel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对原生动物中的GTSF1进行了报道,发现其作为PIWI蛋白辅因子的作用是保守的,并揭示了其在纤毛虫转座子删除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真核生物转座子抑制机制和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资讯。转座子存在于几乎所有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占据极高的比例,在基因多样性的形成与进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
    2024/10/25
  • 本站讯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2024中国-东盟渔业、水产养殖与蓝色经济研究与学术合作论坛”在青岛召开。来自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8个东盟国家23所高校的60余位校长、副校长及代表出席本次论坛。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林旭升、东盟水产教育网络主席 Mohd Effendy Abd. Wahid出席论坛并致辞。本次论坛以“中国-东盟 加强海洋经济协作 促进全球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海洋大学与东盟水产教育网络(ASEAN-FEN)联合主办,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经济与水产教育领域的协同合作,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双方海洋经济合作和科教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教授与8个东盟高校代表就中国-东盟海洋与水产科教合作情况做了专题报告。在主题讨论环节,各高校代表就深化中国-东盟渔业、水产养殖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水产教育领域的互利共赢和资源共享展开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是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