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主页显示

  • 本站讯3月4日下午,2024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暨2025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启动会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刘勇首先代表学校向教学督导专家们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督导专家们在2024年秋季学期三校区的实地听课指导、问题课程的跟踪督改、优秀教学案例的挖掘汇集、与学院的协同合作等方面的辛勤付出,肯定了督导专家对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介绍了学校当前本科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指出,新学期,学校将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推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着力完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教学设备设施的提质更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希望督导专家们积极学习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督导工作,更好地提升督导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他向与会人员强调,各院系、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提高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团结一致,努力为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何培英从常规工作情况、问题课程整改、与学院的合作交流等方
    2025/03/09
  • 3月4日,海韵面包房在鱼山校区学苑餐厅二楼正式开业,标志着寒假期间启动的学苑餐厅整体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工。
    2025/03/09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王勇教授和邱雪教授合作,在铁死亡小分子抑制剂与探针的设计开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Druglike Ferrostatin-1 Analogue as a Ferroptosis Inhibitor and Photoluminescent Indicator(一种新型铁死亡抑制剂和特异性检测探针—Ferfluor-1)”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与中风、帕金森病(PD)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最常用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存在药代动力学性质差,难以穿透血脑屏障(BBB)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铁死亡相关机制研究和靶向神经系统的药物开发。在铁死亡化学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实时监测铁死亡进程的特异性荧光检测探针的设计仍存在巨大挑战。Ferfluor-1作用示意图  本研究设计兼具强效铁
    2025/03/09
  •   3月6日,中共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崂山校区召开。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会主持。学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纪委委员列席会议。
    2025/03/06
  • 本站讯病毒,是地球上最小且丰度最高的非细胞生物,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幕后推手。随着宏基因组技术的迅速发展,发现了海量新型的DNA和RNA病毒。然而,目前大多数病毒分类方法仍主要依赖于接近完整的病毒基因组数据,对片段化和不完整的病毒序列分类效果较差。此外,目前的技术手段大多对双链DNA病毒的分类效果较好,而对RNA病毒和单链DNA病毒的高通量准确分类仍存在困难。这些问题限制了我们对环境中复杂病毒群体的深入解析。因此,如何准确细致地对环境病毒进行分类,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医学与生态学研究亟待突破的重要挑战。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汪岷教授团队基于序列比对和图论方法,开发了病毒分类新工具VITAP(Viral Taxonomic Assignment Pipeline)。该成果于3月5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为病毒组学和病毒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该方法通过结合序列比对与图论算法,不仅能对DNA及RNA病毒进行精准分类,还为每个分类单元提供了置信度评估,可对长度短至1000个碱基对
    2025/03/06
  • 本站讯2021年3月,中国海洋大学于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极别林斯高晋海布放了一套海洋潜标,但由于海冰、航线等原因,该潜标一直没有回收。近日,在执行环南极近岸国际考察(ICCE)任务的中、俄等国考察队员的努力下终于成功回收。经检查发现,潜标上的温盐深仪一直处于连续记录的工作状态,获得了长达1407天的完整观测数据,创下中国极地考察潜标观测时间最长纪录。回收的潜标设备在环南极近岸国际考察经停乔治王岛期间转运至中国南极长城站,海洋生命学院李春阳教授于3月4日从长城站带回了潜标上的部分设备。科研人员在“雪龙2”号后甲板布放潜标海洋潜标通过重块将连接观测设备和浮球的缆绳固定在海底,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海洋温度、盐度、海流等的长期连续观测。在南极,潜标通常在夏季选择无冰海域进行布放,来年夏季再通过声通讯打开重块与标体之间的释放器,将潜标回收,这样就可以获得连续一年的南极冰下海洋观测数据。该潜标原计划由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回收,但由于潜标处于密集冰区而没有进行回收。之后,中国南极考察航线调整,不再经过别林斯高晋海。中国海洋大学一直在寻求通过国际合作收回潜标的机会,终于在潜标释放器电池达到极限之
    2025/03/06
  • 3月4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反响热烈。
    2025/03/05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热带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Hot season gets hotter due to rainfall delay over tropical land in a warming climate”(《全球变暖下热带陆地降雨延迟导致热季更热》)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研究发现了全球变暖下“热季更热” (“hot-season-gets-hotter”)现象,并揭示热带降水季节延迟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宋丰飞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未来海洋学院在读博士生董洪强为共同第一作者,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热带地区承载全球40%的人口和80%的生物多样性,且人口在全球范围内增加最为迅速。探究全球变暖对热带气候的影响是认识未来热带气候宜居性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在年循环尺度上,热带主要呈现雨季和干季之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往往是雨季开始之前,一旦雨季爆发,高温酷暑将
    2025/03/05
  • 3月3日上午,学校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部署会,部署2025年本科教学重点工作。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
    2025/03/04
  • 本站讯近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正式公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天元教授当选新一届地下水专业委员会(Groundwater Technical Committee,GWTC)副主席(Deputy Chair),这是国内学者首次担任AGU地下水专委会的学术领导职务。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成立于1919年,是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学术组织,拥有来自137个国家的6万多名会员,涵盖大气和海洋科学、固体地球科学、水文学和空间科学等领域。AGU下属的地下水专业委员会(AGU-GWTC)是根据水文学中地下水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分支机构,设主席和副主席各1名。AGU-GWTC副主席主要负责组织专委会活动,制定发展策略,为委员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建议,引导地下水学科发展,推动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郑天元教授的成功当选,标志着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学者在地下水科学研究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表明学校地下水环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郑天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
    2025/03/04
  • 3月2日上午,《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新书发布会暨“北极治理的新态势”在青岛举办,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本卷蓝皮书是刘惠荣教授主编的《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自2014年出版以来,迄今连续出版的第十卷,也是我国第一部由高校承担完成,对于北极事务发展动态进行年度跟踪研究的皮书类学术成果。
    2025/03/03
  • 本站讯2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召开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推进会暨经验分享会,特邀国家级教学名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作专题报告。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刘勇在讲话中强调,教学成果奖是彰显学校育人成效和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志,做好第十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组织与申报工作,是学校本年度的重点任务之一。他对各成果团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教学成果奖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二是系统总结,凝练具有海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践;三是协同联动,加强校际经验交流与成果推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研究生教学成果培育中的实践经验,剖析了当前申报形势的机遇与挑战,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他表示,研究生院将聚焦“选题凝练、材料整合、特色挖掘”三大环节,为申报团队提供精准支持,秉持“高要求申报、高标准评审、高质量成果”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教学成果的申报工作,力争在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实现新突破。在经验分享环节,战德臣教授带来了题为 “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凝练与报奖”的专题报告。他结合自己两度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