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5月18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来校交流并参加“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全球治理”专题研讨会。校长于志刚、副校长刘勇会见了客人并出席研讨会。于志刚指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尤其是涉海国际化人才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责任使命。世界海洋处于新一轮变革和新规则构建的重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国际海洋事务人才供给能力、在国际海洋组织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与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需要还不够匹配。学校要统筹谋划和推进国际海洋事务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创新等方面工作,以满足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迫切需要,更好地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何昌垂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二十大报告相关精神之体会》为题作报告。他结合在国际组织连续任职25年的经历,阐述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球治理内容的思考。他指出,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需要把全球治理人才纳入“人才强国战略”、重视交叉学科“两栖”人才培养、编写符合新时期全球治理发展理念的新教材等,建议学校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引领
    2023/05/23
  • 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3日,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海洋博物馆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出席座谈会,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蒋秋飚主持座谈会。卢光志对刘洁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双方共同肩负着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使命。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刻,推动学校与国家海洋博物馆合作共建,共同致力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传播海洋文化、讲好海洋故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共同携手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刘洁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期待今后在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科普转化、策展布展、藏品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入合作。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历史人文研究中心、海洋自然生态研究中心、综
    2023/05/23
  • 本站讯5月20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何发钰、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茂林一行到校交流座谈。于志刚校长、魏志强副校长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于志刚对何发钰、李茂林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校整体情况和优势特色。于志刚表示,在学校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已将与五矿集团等国内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五矿集团是国家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冶金建设运营国家队,长沙矿冶研究院是国家金属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创新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深海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双方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期待并相信双方将达成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李茂林介绍了长沙矿冶研究院的整体情况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发展趋势。他表示针对深海矿产资源复杂的海域特征、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双方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扎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何发钰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在深海前沿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可以为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装备联合攻关与海洋大数据分析提供可靠支撑,希望
    2023/05/22
  • 本站讯5月20日,教务处主办、崇本学院承办的中国海洋大学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开放·协同”,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青岛第二高级中学等十五所院校的四十多位学者参会。刘勇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希望海洋科学、生物科学两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能发挥更多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做好与“强基计划”、“英才计划”的动态衔接、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海大模式”。他指出,研讨会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资源共享的机会,希望与会嘉宾、老师能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事业、海洋科学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共同走出中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武汉大学弘毅学堂院长石兢、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姜兆亮、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常务副院长单华生等十五位专家学者围绕拔尖学生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五育育人实践、“三制三化”推进落实、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作主题报告,并与现场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教务处、崇本学
    2023/05/22
  • 本站讯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重要回信精神,5月18日下午,管理学院红旗智援博士团党支部与绿春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机关党支部联合举办“产教融合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校长于志刚,绿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捌先,绿春县政协副主席白志方应邀参加活动。于志刚对博士团党支部成员扎根祖国大地、坚持知行合一,勇于探索实践、脚踏实地做事给予了充分认可。他指出,红旗智援博士团成立七年来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需求,结合帮扶地实际需要,深入基层乡村做调研,把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助农一线,智援帮扶有亮点、有特色、有价值、有成效,已经成为学校“三全育人”的思政品牌、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他强调,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田间地头站稳人民立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身体力行切实扛起新时代青年应尽的历史责任。李捌先表示绿春与海大虽相隔千里,但情谊深厚,红旗智援博士团与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机关党支部结对,助力绿春搭建电商平台、建
    2023/05/21
  • 本站讯5月18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帮扶云南省绿春县工作座谈会暨“爱心包裹”捐赠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绿春县教体局副局长普做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龙成文出席会议。王剑敏对绿春县教体局、乡村振兴局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定点帮扶绿春县工作是学校一项光荣艰巨的政治任务,抓好教育帮扶工作是学校落实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助力绿春实现“五大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坚持“1+2+5”工作思路不动摇,积极汇聚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资源,为推动绿春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学校将加强经验总结,努力形成规模性、持续性的教育帮扶品牌,为帮扶绿春县教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普做强向中国海洋大学一直以来对绿春教育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绿春县将继续做好与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对接与合作,切实发挥“行远奖助学金”等教育帮扶措施的育人作用,教育引导绿春学子知恩感恩、努力学习、励志成长成才。学校团委副书记李文庆介绍了研究生支教团在绿春县开展工作情况。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刘中华介绍了“行远奖助学金”、“爱心包裹”捐赠等教育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现场举行了
    2023/05/21
  • 本站讯5月19日,由未来海洋学院举办的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未来海洋之星”博士生前沿交叉学术年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刘勇副校长、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刘海波主任、未来海洋学院李建平院长和10余位未来海洋学院博士生导师出席年会。学院甘波澜副院长、马崑副院长主持开幕和闭幕环节,庄光超教授、马晓慧教授等8位未来海洋学院导师主持报告环节。年会设置分会场,并通过线上学术平台面向全球直播,包括未来海洋学院学员在内的1.2万余位听众在现场和线上参与年会。刘勇为本届年会致欢迎辞,对现场和线上参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为己任,承担着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的特殊使命。学校成立未来海洋学院加强海洋领域交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未来海洋学院为学校拔尖创新研究生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学校高质量完成首轮一流大学建设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将继续大力推进未来海洋学院建设,推动形成海洋交叉学科拔尖研究生培养的新高地。刘勇副校长致辞刘海波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为培养海洋领域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立了未来海洋学院。未来海洋学院发挥了海洋学科齐全的综
    2023/05/21
  • 本站讯5月14至17日,教育部直属高校主题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组长李建军,副组长李名家,成员邹亚、尹传举、李宁一行到校调研指导主题教育工作。指导组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走访基层党组织、列席主题教育读书班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对学校推进主题教育作全面指导。5月15日上午,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代表学校党委汇报了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学校把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有力有效做好各项工作。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系统谋划,通过深入学习贯彻打牢主题教育开展的思想基础,精心制定方案强化主题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抓好动员部署推进主题教育稳实起步,实现主题教育高起点开局。把准重点工作,增强系统联动,坚持学思践悟、系统抓好理论学习,坚持目标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边学边改、认真查找整改问题,坚持统筹推进、着力促进事业发展,坚持上下联动、有效发挥基层能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教育部直属高校主题教育第五
    2023/05/19
  • 本站讯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铭刻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促进育人以美、诲人以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中国海洋大学于5月18日在崂山校区举办“心系山海皆可平”艺术宣讲会,艺术宣讲会由管理学院和基础教学中心承办。副校长范其伟,绿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捌先,绿春县政协副主席白志方出席活动。艺术宣讲会分为《启航红色沃土》《筑梦绿水青山》《阔步乡村振兴》三个篇章,以红旗智援博士团为代表的中国海大青年学子爱国力行、智援帮扶事迹为创作蓝本,生动讲述了中国海大师生助力红色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礼赞了脱贫攻坚精神。真情实感的事迹宣讲与专业水准的艺术表演,让在场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艺术之美,实现美育浸润,提振青年担当,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团结奋斗。本次艺术宣讲会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既是一次艺术体验,更是一堂“沉浸式”美育思政课,宣讲会的创排过程是学校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缩影,是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创新举措。据悉,近三年来,以管理学院、基础教学中心艺术系师生为代表的海大师生,面向行业企业
    2023/05/19
  • 本站讯日前,中国海洋大学原创统战歌曲《同心圆》成功发布。歌曲一经发布既获得广泛好评和关注,并迅速被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官网首页、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主流媒体平台推送传播。以歌咏志,凝心化人。用红歌的形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优良文化传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已历百年,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一往无前、接续奋斗,为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了并将继续汇聚磅礴力量。为了讴歌党的统一战线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统战成员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在团结奋进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统战部和统战成员共同创作了统战歌曲《同心圆》,用歌曲的形式回顾了统一战线的百年历程,深情抒发了统战成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奋斗情感。《同心圆》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陈鷟带领统战部王俊玲、戴淑妮作词。邀请青岛市知名作曲家姜世奎作曲,民革党员、中国海洋大学声乐教授邹威特和民盟盟员、青岛市文化馆青年歌唱家焦静主唱。歌曲录制和视频制作分别由民盟盟员、青岛市音乐家
    2023/05/19
  • 本站讯5月18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学习二十大精神 筑牢保密防线”演讲比赛在崂山校区举行。比赛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海洋与大气学院承办。青岛市委机要保密局局长刘伟政,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比赛于4月20日正式启动,共有来自18个学院的24个学生作品报名参赛。经选拔,9个作品入围决赛。决赛分为“聚焦保密主题演讲”和“保密知识速问速答”两个环节。9位选手紧扣主题,结合红色保密故事、自身成长经历等内容开展了精彩的演讲。知识速答环节,选手们沉着应战、积极答题, 展现了丰富的保密知识储备。经过激烈角逐,陈正源同学获得一等奖,赵云轩等3位同学获得二等奖,汤子钰等5位同学获得三等奖。范其伟代表学校对青岛市保国家密局、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教育局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表示感谢,对所有获奖同学表示祝贺。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充分认识新时代做好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强化组织保障,规范保密管理,加强保密宣传,严格保密检查,切实织密保密安全防护网。同时积极推进保密工作校地联动,于2011年成立了唯一一所以涉海保密为特色的国家保密学院,
    2023/05/19
  • 张静常务副书记汇报生命科技中心项目包院士汇报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项目本站讯5月18日下午,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一行莅临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考察调研学校生命科技中心和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项目工作进展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陪同调研。耿涛一行实地察看了学校生命科技中心和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项目,现场听取了张静书记汇报的学校总体情况和生命科技中心项目进展,包振民院士汇报的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项目进展,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学校海洋科研平台的建设取得的成效,希望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助推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海洋生命科技中心是促进学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交叉融合、冲击国际一流的重要支撑。重点布局了海水养殖、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多样性等重点优势学科方向。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蓝色种业等海洋经济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我国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综合平台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