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5月27日,由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海洋渔业与蓝色牧场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议在青岛召开。项目组成员和顾问高从堦院士、凌文院士、谢玉洪院士、林鸣院士、陈松林院士、王军成院士和笪良龙教授等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左家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出席会议。会议由麦康森院士主持。麦康森指出,该项目旨在综合评估海洋渔业和蓝色牧场在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阐明它们对于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价值,提出我国面向2050年的海洋渔业、蓝色牧场与屯渔戍边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各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了课题研究方案,并表示将积极响应项目研究方案的总体部署,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课题任务。于志刚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对中国工程院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长期以来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项目的开展需要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不仅要研究环境因素对养殖和渔业的影响,也要考虑养殖和渔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他强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领海之外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国际法和海洋法方面的有关规定。左家和强调,战略咨询的成
    2023/06/01
  • 本站讯5月22日上午,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新产业发展”专题班在中国海洋大学开班。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二级巡视员顾越利,副校长王剑敏出席开班式。王剑敏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及海洋学科的优势,从国家战略高度以及建设“海上福建”、推进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举办本次专题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将海洋科研作为自己的教育与研究重心,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聚焦“谋海济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坚持扎根齐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主动与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对接。本次专题班将充分利用学校的海洋学科优势,结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海洋经济高新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努力为各位学员营造一场内容丰富多彩、思维创新独特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帮助学员提升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细化推进举措,为加快推进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顾越利表示,本次专题班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
    2023/06/01
  • 本站讯5月25日至26日,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举办了第二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27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16家国外大学和研究所,共计270余位参会人员相聚黄海饭店及云端,共话学术前沿。副校长刘勇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刘勇向与会国内外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至今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均出自海大。在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下,中国海洋大学愿与国内外同仁一道,致力于研究并解决南大洋物理和生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本届学术研讨会旨在搭建更加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各国科学家在海洋领域和极地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生态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大会报告环节,在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教授的主持下,国际知名学者分别围绕南极冰盖融化对全球翻转环流影响、南大洋热吸收与厄尔尼诺、南极罗斯海生态系统、南极治理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现场和线上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在之后的一天半时间里,会议分为南极陆架-
    2023/06/01
  • 本站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全校干部师生深受鼓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反响热烈。民革中央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民革青岛市委主委、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高校的科技教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久久为功,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水产、食品等优势学科为基础,聚焦“卡脖子”技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海洋科技成果熟化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蓝色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和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技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2023/05/30
  • 本站讯5月30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教授荣获“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激发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自觉肩负起科技创新使命责任,凝聚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力量,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联合开展了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过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共遴选推荐了179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经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最终遴选出10位获奖人选。10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将激励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林霄沛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动力学研究,聚焦海洋经向输送的主动脉(太平洋黑潮和大西洋翻转流)实施新型立体海洋综合观测,建立了上述环流多尺度相互作用新理论。作为联合主席发起并主持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第二次黑潮及周边海域国际合作研究(CSK-2),曾作为首个中国
    2023/05/30
  • 本站讯2023年5月27日下午,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召开。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秦维强,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挂靠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会秘书长陈守刚主持。刘勇在致辞中指出,海洋腐蚀与防护是海洋装备和海洋设施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生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防建设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海洋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在海洋装备材料、海洋极端环境材料、油气田缓蚀剂、绿色环保防污剂、新型防护材料等诸多技术层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于1984年,在深海耐蚀材料与防护技术、舰艇防护涂料、压载舱水处理、南海岛礁防护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对海洋腐蚀与防护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学会一定能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凝心聚力、再创辉煌,为海洋强国
    2023/05/30
  • 本站讯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新型智库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0个单位设立“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再度入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具体承办单位(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文旅基地”)是在2007年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全国共6家)基础上组建的服务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高端智库和学术研究平台,2019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的首批25个“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名单。学校文旅基地紧密围绕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以海洋文化与滨海旅游为特色,近3年承担文化和旅游相关的高层次课题30余项,主持和参与多项地方文旅发展规划和咨询服务。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海洋大学考察调研,对海大文旅基地注重海洋文化特色、深化文旅融合研究、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的建设路径和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学校这次再度入选“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既是文化和旅游部对中国海洋大学和文旅基地发展思路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文旅基地下一步更好地建设这一国家级研究平台
    2023/05/30
  • 本站讯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批“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青年名师工作室”立项名单,经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网络公示等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付欣教授主持的工作室成功入选,这是我校首次获批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王付欣名师工作室”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和思政“金课”为依托,立足国家战略,坚持价值引领,基于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打造了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近年来立项了国家级、省部级教研课题十余项,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多项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情况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等广泛报道。本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遴选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一批思政课教师领军人物,培育一批杰出青年骨干,打造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带动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下一步,学校和工作室将严格按照《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突出特色创新,提高建设质量,切实提高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通讯员:缪元珍
    2023/05/30
  • 本站讯5月29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一行到校考察调研。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副校长魏志强出席座谈会。于志刚代表学校向林间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树人立新,谋海济国,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久已确立、矢志不移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深圳海洋大学也确定了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海洋大学的宏伟目标,两校在许多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希望加强在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组织的务实合作,携手推进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共同服务好海洋强国建设。林间对中国海洋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重点介绍了深圳海洋大学的筹建进展以及规划。他表示,两校都是中国的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全国海洋科教领域的“领头羊”,此次调研主要是向中国海洋大学学习,希望未来能够在学科平台互补、学生培养互助、联合实验室共建、码头基地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建好中国的海洋大学。学校发展规划处介绍了学校院系结构、国际办学相关情况。林间一行还考察了学校海洋高等研究院和西海岸校区。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大鹏新区政数局、广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深圳
    2023/05/29
  • 本站讯5月28日,第六届山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济南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川、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迟凤姣代表学校参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第六届山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由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山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山东建筑大学)承办。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和理论宣讲,第二阶段包括谈心谈话和案例分析,全方位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比赛过程中,张川和迟凤姣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现场表现,一路过关斩将,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充分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职业素养。据悉,本次大赛全省共有165人参赛,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评出一等奖10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25人。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为突出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备赛期间为参赛辅导员和即将参加校级辅导员大赛决赛的辅导员组织了专题备赛培训,邀请历年获得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的选手线上分享比赛经验。近年来,学校持续完善“辅导员能力素养提升计划”,制定实施《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系统化培训方案》,统筹辅导员年度培训
    2023/05/29
  • 本站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海洋领域战略性大学,深入实施海洋科普工程、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和科学素养是学校打造科学研究海大学派、社会服务的海大经验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此,学校科学技术处、科学技术协会于5月20日至5月28日举办以“Hi Ocean”为主题的海洋科技活动周。活动周期间,学校先后参与或协办青岛市、崂山区科技活动周与科技创新展;学校推出的系列特色活动获得青岛日报、山东省教育台等多家媒体关注,线上科普点击量三万余次,线下活动吸引了青岛市千余名中小学生及市民走进校园,共赴海洋科技盛宴。市区联动,彰显学校服务社会实效5月20日,学校受邀参加青岛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创新展,展出系列水下机器人等多项科技成果。5月27日,学校与崂山区科协、海尔集团共同举办崂山区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点亮精神火炬”无限探索季活动,龙红岸教授受邀作精彩报告。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蓝图,凝聚打造海洋科普工作合力。科技处宋欣副处长向青岛市委常委、青岛市副市长王波介绍学校科技成果龙红岸教授受邀在崂山
    2023/05/29
  • 本站讯5月27日至28日,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参赛的四名同学榜上有名,在数学专业高年级组中,海德学院2020级赵鹤然获得二等奖;在非数学专业组中,信息与工程学部2021级温章获得二等奖,海洋与大气学院2021级蒋欣霖、信息与工程学部2021级康家辉获得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The Chinese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简称CMC) 是由中国数学会主办、面向本科学生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旨在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数学能力的舞台。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始于2009年10月,每年举办一次,由全国各大高校承办,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学科竞赛之一。本次竞赛吸引全国32个赛区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有二十余万名学生报名参加初赛,最终有九百余人脱颖而出参加此次决赛。通讯员:丁媛 图:赵元章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