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6月25日至27日,副校长刘勇应邀率团访问法国、意大利,推进学校与法国海洋空间站项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合作,访问取得了良好成效。6月25日,代表团访问了巴黎海洋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院士、海洋空间站项目创始人Jacques Rougerie、法国海事集群创始主席Francis Vallat等洽谈合作。Rougerie向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谈到,中法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在海洋开发和培养年轻一代海洋人才等领域合作密切,人类的命运与海洋息息相关,双方就海洋空间站项目的合作意义深远。刘勇指出,在去年学校主要领导率团访问推动及海洋科技专家团组研讨协商下,学校与法兰西学院在海洋空间站项目上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已就签署中法海洋空间站项目合作备忘录达成一致。双方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做好海洋空间站项目,加强技术合作研发和人才联合培养,共同应对海洋领域的挑战。中国驻法使馆公使陈力出席会谈并致辞,他表示,在中法两国加强保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合作的背景下,希望中法团队在海洋空间站项目中取得良好成果,成为中法在教育研究领域合作的旗舰项目。海洋空间站项目座谈交流6月26日,代表团访
    2024/06/27
  • 本站讯6月25日至26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陈锐一行来校考察调研,两校签署了新一轮对口支援协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陈锐,副校长王道儒,党委常委、副校长穆军,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林旭升参加有关活动。  田辉代表学校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指出,对口支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教育部党组交给学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学校践行“四个面向”、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具体行动,学校高度重视两校合作共建工作,积极助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希望以签署新一轮对口支援协议为契机,两校进一步加强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合力打造对口支援工作的典范,共同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陈锐代表学校对中国海洋大学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办学主要成绩、发展战略以及近期重点工作,总结了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并期待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中国海洋大学的进一步支持。  范其伟、王道儒分别
    2024/06/26
  • 本报讯6月25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大泉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校长张峻峰陪同调研。张峻峰代表学校对王大泉书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留学服务中心一直以来对学校国际化办学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成效,希望中心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期待双方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高端培训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学校开展更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共同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王大泉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对国家海洋科教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介绍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业务内容,希望双方进一步探讨在战略合作层面推进深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更加广阔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学习机会,共同服务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座谈会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吴慧汇报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情况。双方人员就国际合作项目建设、“留学中国”课程体系建设、国际人才高端培训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前,王大泉一行参观了学校海洋高等研究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青岛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学校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
    2024/06/26
  • 本站讯2024年6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出席大会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海洋大学共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项,参与获奖1项。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艾庆辉教授应邀赴京参会并上台领奖。由中国海洋大学艾庆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本年度水产领域唯一一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水产学科在全国的引领地位。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工程学院梁丙臣教授作为第三完成人的成果“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连续四年共斩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为“双一流”建设和重点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是践行大食物观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蓝色粮仓”的重要组成,海水鱼养殖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精准营养研究缺乏及由此导致的高效配合饲料开发技术落后等“卡脖子”问题,严
    2024/06/26
  • 本站讯6月23日,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数字法治青年论坛”在青岛召开。作为中国海洋大学“世纪先风”学术活动和百年校庆学术活动之一,本届论坛主题是“数字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姜伟,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曹波出席会议。范其伟介绍了海大法学学科的特色与成果,并表示中国海洋大学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十周年之际,论坛围绕“数字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聚焦数字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姜伟会长指出,本届论坛主题契合党中央决策部署,跨学科回应数字社会治理的新型法律问题,及时而意义重大。数字法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安全环境、制度保障,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加速推进。他表示,青年法律人是数字法治建设的生力军,肩负重要使命责任。数字法治青年法治论坛是研究会为法治明日之星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
    2024/06/26
  • 【编者按】近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级生物科学(强基计划)班25名同学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顺利毕业。作为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强基班”,学校、学院都给予高度重视,在毫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为快速建立起适合强基计划学生的教学培养体系,包振民院士亲自担任班主任,在课程设置、政策制定、精神引领、科研指导、学习生活等方面亲自过问和参与研究制定或指导。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海大园见证了这一班集体的成长,在包振民院士的带领下,他们也探索出了一条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6月26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刊发了题为“‘院士班主任’的毕业班会”的专题文章,对学校探索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进行了报道。现转发全文如下。2024年6月7日,参加毕业班会的师生合影留念。  6月7日清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开车早早来到学校,随车还带了一箱水果。穿着崭新的衬衣,头发梳理得整齐,他高兴地说:“今天是个大日子,衣着容貌一定要得体大方、干净整齐……”  包振民口中的大日子,是他担任班主任的海洋生命学院2020级生物科学(强基计划)班的学生即将本科毕业,今天他要给学生开一
    2024/06/26
  • 本站讯6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统一战线隆重举行“世纪华章·交响礼赞”同心颂党主题交响音乐会,共同为党的生日献礼。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学校艺术系教授、青岛交响乐团首席、室内乐总监刘玉霞出席活动,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鷟出席活动并致辞。陈鷟对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各位来宾表示感谢。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和中国海洋大学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学校面向统一战线隆重举行“世纪华章·交响礼赞”同心颂党献礼活动,以经典交响乐曲奏响时代旋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希望学校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拓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不变,始终保持与党同心同频的奋斗姿态,为学校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奋力续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崭新篇章。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同志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为党的生日送上祝福,活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奏曲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统战部、青岛交响乐团、崂山区委统战部和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共同举
    2024/06/26
  • 勇者无惧,星辰可及。6月21日下午,崇本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崂山校区行知楼报告厅举行。
    2024/06/24
  • 本站讯6月22日,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在青岛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小江院士、副主任委员俞飚院士、副主任委员杜冠华院士等15位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刘勇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和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实验室是药学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蓝色药库”共同梦想实施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深入开展海洋药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为国家海洋药学事业和蓝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帮助下,再接再厉、不断迈上新台阶。实验室主任于广利教授围绕实验室2023年以来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工作计划和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工作报告。实验室李德海、王伟、李晓杨、尚庆森和王兆康五位青年学术骨干汇报了最新研究进展。与会委员在听取实验室工作和研究报告后,一致认为实验室自2023年以来,围绕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人才梯队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希望实验室未来立足于不可替代的
    2024/06/24
  • 本站讯6月21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总结会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部署会在崂山校区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宗凯,学校校长张峻峰,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副校长刘勇、范其伟出席会议。张峻峰校长讲话  张峻峰作题为“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 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自《中国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4)》实施以来,在一流本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从国际竞争的时代背景、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应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他强调,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要系统性总结人才培养特色和成绩,前瞻性审视当前存在问题和不足,形成整体性全局化的战略举措,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海洋强国战略。  张峻峰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历史与现状提出十个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总结中国海大一百年的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二是如何理解新时代、新阶
    2024/06/24
  •   【编者按】6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何沛东副教授在《光明日报》第14版“文史哲周刊•理论•史学”版发表题为《中国传统航海计程方法的演进》的理论文章。何沛东副教授梳理了主要以“月”“日”“潮”“更”“里”计程的中国传统航海计程方法体系及其演进历程,认为此方法体系不仅是千余年来中国航海技术持续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在海洋探索中的非凡智慧和务实品格。全文如下:  随着人类航海活动范围的拓展,航程计算也成为必要的工作。在近现代船舶计程仪广泛应用之前,中国海域已经流传着一套主要以“日”“月”“潮”“更”“里”为单位的传统航海计程方法,为旧时中国航海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20世纪60年代,向达先生整理《两种海道针经》时提出“中国古代航海上计算里程的单位是更”的观点,之后学界对于“更”的讨论逐渐增多,期间也会提及以“日”“月”“里”等计程的史实(如朱鉴秋:《海上计程单位和深度单位》,《航海》1981年第1期;周志明:《中国古代“行船更数”考》,《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近年来学界对于以“潮”计程的解析(何沛东:《试析中国古代的航海计程单位“潮”
    2024/06/24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开发海洋药用资源,向海问药、向海图强,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3日,第六届“蓝色药库共同梦想”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围绕“蓝色药库”开发,深入交流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及当前需应对的挑战,进一步加快“蓝色药库”开发中的科学研究、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进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新药创制领域专家学者和海洋生物医药业、投融资机构相关企业代表们打造了一场研产结合、内涵丰富的思想盛宴。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代表学校向参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对凝聚力量推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海大建校百年,始终坚持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勇立潮头,谋海济国。作为最早从事海洋新药创制的高等学府,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勇担使命,将进一步全力支持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设,坚持推动
    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