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和海南省教育厅教培院联合主办的《我们的海洋》教材教师培训班在清华三亚国际论坛酒店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社长杨立敏、副社长徐永成、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史宏达、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白刚勋、海南省教培院资源建设部主任段青、副主任李宁宁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结束后,史宏达和白刚勋分别为与参训教师们做了《以工兴海》和《海洋教育与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学术讲座。史宏达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围绕“海强而国强”介绍了海洋科学、技术、工程一些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例,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的发展路径。白刚勋则从海大附中的教学实践出发,讲述了该校海洋特色办学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对提升中学生海洋意识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并得出海洋教育成就了学校、项目式教学成就了学生的结论。两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得到了参训学员的高度赞扬。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感谢海大出版社和省教培院的精心组织,通过讲座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海洋意识,得到了教育教学经验的启发。三亚市第九小学示范课现场本次培训与往年培训模式基本相同,由专家讲座、示范课与现场评课、参观实践活动
    2021/10/10
  • 本站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共青团组织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引领团员青年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明确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深入学习讲话精神 汲取团结奋进力量全校各级团组织通过主题团课、主题团日、集体学习、讨论分享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上好新学期共青团第一课。校团委书记给二级团组织书记上《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青春正当奋楫杨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团课,鼓励全体团干部立足实际干好事业,努力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团干部;校团委举办“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国庆升旗仪式暨主题团日活动,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学校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海洋生命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支部通过专题学习会、主题演讲、录制快闪视频等,回顾百年党史、讲述优秀共产党员故事,引导团员青年牢记初心使命
    2021/10/05
  • 本站讯 近日,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第七届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及教学案例大赛评选结果。其中,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教授指导的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定向降准政策对农业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教学案例《连续七年财务造假!中信国安如何做到瞒天过海?》(王垒、李慧、张翠芳、陈慧、刘静)、《四年法庭激战:孰是孰非?——中国人保财险千万赔偿纠纷案》(李小林、陈雅文、张金昭、安凯悦、卢文心),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并被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收录。本届全国优秀金融硕士论文评选大赛共收到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参赛论文193篇,经过培养单位推荐、匿名评审、教指委委员及相关专家审议,最终评选出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39篇,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提名19篇。全国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共收到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参赛案例773篇,最终评选出全国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144篇案例。据悉,为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经济学院持续开展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教学方法交流会等活动。借助案例撰写经验分享、教学观
    2021/10/05
  • 本站讯9月29日至10月3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实习队登上“东方红2”船,进行为期5天的海洋学实习之旅。时值新中国72周年华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学院在重要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工作,针对海上实习学生安排了“航行中的思政课”,让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校“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科考实习船上的思政课堂  9月29日下午,以“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爱我中华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思政课在“东方红2”船的多功能厅开课。思政课由“东方红2”船政委宫在光主讲,学院2018级全体同学参与学习。  宫在光首先介绍了“东方红2”船的辉煌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这艘科考实习船在海上服役近25年,航迹遍及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甚至远航到西北太平洋海域,曾承担逾百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的综合性海上航次任务,在科研发现方面创下多个“首次”纪录。宫在光勉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实习机会,练就本领,学有所成。  随后,宫在光结合抗日战争等党史内容与时政热点,以及自身求学、入伍经历,带领大家学习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宫在光说,无论是中美贸易战还是疫情防控,在
    2021/10/05
  • 本站讯近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全国总决赛以线上的形式在南京工业大学落幕,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级本科生金若珊、吕继开和张文静三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全国一等奖,化学化工学院伍联营、王亮和张伟涛担任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同主办,旨在推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提高本科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提升教育服务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水平。来自全国各高校的76支队伍,共计228名学生参加比赛。金若珊、吕继开和张文静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地通过了化工原理理论、化工单元仿真操作和化工原理实验操作三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此前,华北赛区决赛以线下形式在河北科技大学举行,共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3所高校的159名同学参加。金若珊、吕继开和张文静组成的参赛队以团体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华北赛区特等奖,顺利取得了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此外,还获得了团队仿真单项一等奖,金若珊同学获得个人一等奖,吕纪开和张文静分别获得个人二等奖,学校获评优秀
    2021/10/05
  • 本站讯9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在崂山校区召开,审议《中国海洋大学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学校党委书记田辉主持会议。全会听取了副校长李巍然关于《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的说明。与会委员围绕学校“十四五”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主要办学指标等内容畅谈了意见建议。经过表决,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田辉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规划》全面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时期主要建设成就,深入分析了学校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凝练提出了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科学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事业发展蓝图,是指导学校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要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确保《规划》系统推进;要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规划》每一项建设改革任务落地;要加强评估督导,健全公开制度,确保《规划》
    2021/10/04
  •   海洋兴则国家兴。今天,世界各国无不重视海洋,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海洋科技的支撑,都更加需要海洋科技的不断创新。  中国海洋大学依海而兴,谋海济国,数十年坚持在海洋科技领域顶天立地,不懈探索,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所谓“顶天”,就是瞄准科学前沿,推动原始创新,实现思想理论的引领;所谓“立地”,就是立足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重大问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今天,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海洋科技创新只有坚持“四个面向”,持续“顶天立地”,才能真正肩负起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推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赢得先机,开创新局面。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顶天立地。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讨不到,我们必须走科技自强自立之路,这也是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追求。谱写“文氏普遍风浪谱”,建立起超浅海风暴潮理论和数值模型,建立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多尺度跨海盆海—气相互作用理论,成为物理海洋领域并跑者、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气候领域领跑者;构建全球最大的海洋纤毛虫基因库,攻关多项分子
    2021/10/03
  •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表扬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的通知》,学校林霄沛等16名导师获评2021年度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导学团队等3个团队获评2021年度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是鼓励和表彰全省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学团队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研究生指导教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自2006年开始每3年评选一次,学校已有36名导师获得过表彰,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为首次评选。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岗前培训,实施“评招分离”,加强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与动态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讯员:西国庚附:2021年度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序号导师姓名推荐单位1林霄沛海洋与大气学院2董军宇信息科学与工
    2021/10/03
  • 本站讯9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启动会在崂山校区召开,会议研讨了夏季学期以及秋季学期开学以来本科教育教学相关情况,并就秋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做出安排。副校长李巍然出席会议。李巍然认真听取了秋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安排和教学督导专家发言,并就教师课堂秩序管理、师德师风、外教讲授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等相关问题同督导专家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探讨交流。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何培英汇报了秋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安排。2021年秋季学期,第九届本科教学督导团将继续坚持“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工作原则,坚持常态化的“督教、督管、督学,导教、导管、导学”,在常规督导基础上,继续推进专项督导,对接学院教学工作需求,积极参与学院各类教研活动,为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支持。常规督导注重听课覆盖面和均衡性,以课程评估评议不佳课程、学生满意度评价不高和新开设的通识课程为关注重点。专项督导将分组开展优秀教学案例/点挖掘、一对一结队指导和通识课教学调研。此外,督导专家将继续进行院系走访、调研,深入院系合作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教学督导专家马君、
    2021/10/03
  • 本站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10月1日清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国庆升旗仪式暨主题团日活动。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出席活动。  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校国旗中队的同学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场,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全体师生共同向国旗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向祖国致敬。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乔讲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课,从百年党史中坚定团员青年在新时代奔赴伟大复兴的信念。学校五四青年奖获得者代表郭子昂同学分享成长故事,感悟使命担当。团员青年代表朗诵《强国有我 逐梦深蓝》,对党和祖国许下青春的誓言,深刻表达了海大青年青春向党、勇担使命、逐梦深蓝、强国有我的理想和斗志。  吴强明围绕三个字寄语青年学生:一是“学”,学党史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树牢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二是“德”,在学校的培养下,在一代代中国海大人拼搏进取、奋斗报国的引领中,同学们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是“勤”,在大学
    2021/10/01
  • 本站讯9月29日下午,江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刘杰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就海洋产业合作、海洋成果转化等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学校副校长闫菊出席座谈会。闫菊代表学校对刘杰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她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事业发展规划布局等情况。她指出,学校正在积极推动深圳研究院落地,希望能够与江门市一起携手,面向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刘杰简要介绍了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密切合作关系,依托学校深圳研究院的载体,充分发挥学校的海洋综合优势,助力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与会人员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洋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海洋食品、海洋旅游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前,刘杰一行参观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会后麦康森院士会见了刘杰一行。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麦敏杰,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车广东公司等单位负责人随行考察。学校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处、
    2021/09/28
  • 崂山校区会场本站讯为服务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学科交叉交流,中国海洋大学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交流研讨会于9月26日至27日分别在崂山校区和鱼山校区举行。刘秦玉等12位专家做交流研讨,相关青年科研人员64人参会,标志着学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启动。  本次会议按学科领域分校区举办,鱼山校区主要围绕生命及医学领域进行,崂山校区主要围绕理工科其他领域展开,会议设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培训研讨、进展汇报等环节。  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魏俊峰主持。处长李岩表示,科技人才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学校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能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实现科研梦想。  国家杰青代表董云伟、高珊、刘福顺及国家优青代表高阳做培训报告,围绕科学问题是什么、科研做了什么和同行评价等问题展开申报经验分享,并就申报准备工作、系统性战略和方法论、专家评委的历次反馈意见及申报书撰写的细节技巧等内容同与会人员交流。在项目进展汇报交流环节,来自不同学科的26位青年科研人员就培育计划的项目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