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12月30日,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计算机楼竣工交付。计算机楼是西海岸校区首批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自2019年9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建各方克服疫情、汛期、寒潮、交叉施工等不利影响,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工艺复杂等挑战,发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精心组织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及安全,秉承匠心,昼夜奋战,勠力推动项目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政府竣前验收,12月30日顺利交付学校。计算机楼位于三沙路以东,建筑面积24500㎡,总投资约1.3亿元,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单位为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青岛海大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得到主管部门认可,获得系列荣誉,2020年5月,通过山东省优质结构初评验收及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期验收,8月在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获得佳绩。2021年1月,获评2020年度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示范工地,5月,“建设领域地震及防汛应急演练”得到全市通报表扬,6月,在西海岸新区“攻坚突破年”工程劳动竞赛
    2021/12/30
  • 本站讯日前,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梁兴国教授团队安然讲师和博士生李琳等在核酸领域顶级刊物Nucleic Acid Research(《核酸研究》)上刊登了题为“Nonalternating purine pyrimidine sequences can form stable left-handed DNA duplex by strong topological constraint”(非嘌呤嘧啶交替序列可以在强拓扑限制下形成左手双螺旋D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单链DNA环化以及两条互补的单链DNA杂交形成左手双螺旋的技术(已在Nucleic Acid Research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刊》上发表4篇研究论文),详细研究了普通DNA序列形成左螺旋DNA的情况,并得出了“任何序列都可以形成稳定左螺旋DNA”这一打破传统认知的结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Alexander Rich为代表的科学家就发现并确认了左螺旋DNA(Z-DNA)的存在,但由于只有d(CG)n这种嘌呤和嘧啶交替(APP
    2021/12/30
  •   【编者按】树人立新、谋海济国,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久已确立、矢志不渝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学校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了让师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规划》有关内容,特编发本期专题,介绍学校“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举措。(接上期)3. 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实施学术创新提升计划。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完善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迭代升级一级学科学位点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融合创新的育人平台。加大国际化培养力度,深入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学位双授联授。加强未来海洋学院建设。  实施实践创新支撑计划。深化产教融合,统筹推进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案例教学,探索实施“专业学位 + 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与企业合作开设产教融合班,促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实施课程体系优化和质量提升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优质课程资
    2021/12/29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河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台北应用科学研究中心,利用劈裂碳纳米管设计了一种柔性多功能传感器件,相关研究以“Flexoelectricity Driven Fano Resonance in Slotted Carbon Nanotubes for Decoupled Multifunctional Sensing”(翻译)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Research。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豆坤鹏副教授与河北大学石兴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单光存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任金龙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柔性电子器件的兴起促进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基于皮肤仿生学的多功能传感是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多功能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涉,有两种主要途径来应对这类问题:(1)2020年Science报道了利用离子导体的电荷弛豫时间和归一化电容可同时不相干地识别触觉刺激和温度;(2)将新颖仿生结构引入纳米材料。利用仿生结构在纳米尺度下的量子效应是本研究的出发点。Schematic
    2021/12/29
  • 本站讯截止12月27日,学校本年度累计到账科研经费已达9.20亿元,首次突破9亿元大关,较去年同期增长17.35%,创学校历史新高!为学校新一轮一流大学建设和“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开端。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的各大专项任务均已顺利完成,而新一个五年规划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整体科技任务还未全面启动,资助数量大幅减少;同时,受国内外总体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家和省市整体财政压缩,各大行业、企业用于合作研发的经费大幅缩减。上述不利外部因素,对学校谋划既定的科研发展战略和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统筹协调广大科研工作者、重点科研平台和团队以及各相关责任单位,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深入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创造性的开拓出一批新增强势科研经费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资源支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主动出击、科学施策、精准服务,实现了科研经费的逆势上扬,有效保障了整体科研事业的稳定向好发展,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年度在到账科研经费创新高的同时,
    2021/12/27
  • 本站讯近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了《关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全国海洋食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决定》。为加强海洋食品生物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不断规范海洋食品与生物发酵制品行业市场,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全国海洋食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论证会议北京会场现场此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组织专家对中国海洋大学申报的创新中心进行了论证。论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青岛两地举行,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科技发展部主任莫小曼主持。专家组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石维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理事长于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工商大学徐宝财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江正强教授组成。学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领导及创新中心教师代表参加论证会。论证会议中国海洋大学会场现场科技处处长李岩首先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希望论证专家对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及学校事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21/12/27
  • 本站讯根据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统一部署,12月27日,中国海洋大学分别在崂山校区、鱼山校区、浮山校区设立投票站,投票选举崂山区、市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学校在崂山校区召开选举大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会议。区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设计、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配合街道完成所在选区各项工作,为换届选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学校成立学校区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所在选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以各二级党组织为单位,成立37个选民小组,合理设定选举投票场所、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按照时间节点和上级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选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宣传动员、选民登记、选民公示、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投票选举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学校选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选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能够很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代表学校积极参政议政的同志作为区级人大代表。崂山校区选举大会
    2021/12/27
  • 本站讯12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荣誉奖项获奖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王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庄昀筠获优秀教师奖,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教务处教学规划与研究科科长辛远征获优秀管理人员奖,崇本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学垠、2020级本科生李子龙获优秀学生奖。“拔尖计划2.0”年度荣誉奖项是教育部为深入实施“拔尖计划”,鼓励高校积极探索拔尖学生培养的新理念、新范式,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力度而推出的新制度。其中,优秀教师、优秀管理人员、优秀学生等优秀个人奖,重在激励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业成绩优秀、在基础学科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或已经取得一定突破的优秀学生。2021年度共评选优秀教师奖67项、优秀管理人员奖73项、优秀学生奖80项。通讯员:孟晶晶
    2021/12/27
  •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5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斩获创新成果三等奖。团队由医药学院2019级赵怡然同学担任队长,队员包括赵晴、钟洪倩、周晨和朱心宇。医药学院于广利教授和尚庆森副教授担任项目指导老师,王鹏老师和戚欣老师担任项目顾问。团队的参赛项目为“基于肠道菌群研究浒苔硫酸多糖ECP的抗肥胖作用机制”。在本项目中,团队人员通过构建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探究了浒苔硫酸多糖ECP的抗肥胖作用。同时,围绕肠道菌群这一新型药物作用靶点,结合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LefSe、PCA、NMDS等)技术,系统研究了浒苔硫酸多糖ECP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从不同分类学水平探讨了浒苔硫酸多糖ECP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浒苔硫酸多糖ECP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机制上,浒苔硫酸多糖ECP可以改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内产丁酸有益菌Eubacterium xylanophilum的丰度。上述研究结果为浒苔硫酸多糖ECP作为新一代抗肥胖药物及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上课题是团队
    2021/12/27
  • 本站讯近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会刊EOS以Forecasting Geohazards in the Age of Gas Hydrate Exploitation(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时代的地质灾害预测)为题对中国海洋大学贾永刚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报道。该研究成果Seafloor breathing helping forecast hydrate-related geohazards(水合物相关地质灾害的海底呼吸模式)于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Reports(能源报告,影响因子6.870)。论文第一作者为学校博士后朱超祁,通讯作者为贾永刚教授。图1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刊报道截图海底水合物分解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属于当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既是重要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又是制约水合物商业化开采的技术瓶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研发了海底水合物分解诱发地质灾害的物理模拟试验材料、装置、系统与方法,避免了常规水合物试验的苛刻高压条件。在常压下,巧妙地实现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流体迁移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并对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温度、
    2021/12/27
  • 本站讯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于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如期举行,全国共有2.6万余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较去年增长27%,其中6000余人在中国海洋大学考点参加考试,报考人数和考点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党委书记田辉(右二)、副校长闫菊(右一)进行考前检查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事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多措并举,努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考试招生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考前,党委书记田辉、副校长闫菊、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对疫情防控、安全保密、服务保障、应急处置等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考试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考试期间,副校长闫菊到考点进行巡视,并对相关具体工作给予指导。面对疫情防控和报考人数激增的双重压力,研究生院协同校内外相关部门提前谋划、科学决策、有效应对,保证了本次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做好考试疫情防控工作。学校考点有 5000余名校外考生,给疫
    2021/12/27
  • 本站讯12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2021年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现场答辩暨工作交流会在行知楼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会议,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主持会议。会上,申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奖”和“特色奖”的学院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从理念思路、模式路径、特色品牌等方面,以有效的举措、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汇报了本单位两年来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经验与成效。张静在会议总结时充分肯定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学校连续20余年开展评估从未间断,并在持续加强改进中不断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成为学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特色品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对学生思政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员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她将育人工作比作种树,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按照田辉书记提出的“五个下功夫”,以真情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培养国之栋梁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