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三月以来,疫情多点爆发,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为满足师生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周密部署安排,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证7*24小时线上服务不打烊,7*14小时线下服务不掉档。领导巡查——鼓干劲,服务更规范4月3日,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与校长助理吴强明分别到鱼山馆巡查。卢光志详细询问了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检查了疫情防控情况,从一楼到四楼仔细巡查,对图书馆第一时间响应,积极做好防疫管理和服务保障非常满意,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慰问。4月3日,副校长范其伟在学生工作处处长于淑华、保卫处处长商允双的陪同下,到崂山校区图书馆进行视察并指导工作。图书馆馆长王明泉介绍了图书馆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服务读者的情况,陪同范其伟巡视了各楼层多个重点区域。范其伟与在馆读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详细询问了读者的学习生活状况,对图书馆的防疫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图书馆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全力以赴——疫情防控、文献服务双保障馆员们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舍小家为大家,驻馆服务,坚持做好图书借阅、报刊资源展阅、阅览空间管理及解答读者咨询
    2022/04/09
  •   3月28日至4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在崂山校区顺利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复试工作任务。田辉书记到复试工作现场检查于志刚校长到复试工作现场检查  硕士研究生招生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复试录取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环节,关系社会公平公正,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学校按照上级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试组织工作,努力提升人才选拔质量、全力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织密疫情防控网。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形势以及校园实施封闭管理的实际情况,学校切实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周密制定《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组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研判后实施。学校今年继续采用考生网络远程、专家线下集中方式进行复试。将崂山校区第五教学区和第六教学区划定为完全独立封闭的复试专家工作区域,严格落实进入封闭区人员审批制度。实行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在封闭区出入口分别设置人脸识别签离签到系统,在封闭区入口设置远红外入场测温设备,为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建立体温监测台账,做到体温一日三检,进入封闭区后核
    2022/04/05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田永军教授荣获日本水产海洋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Fisheries Oceanography, JSFO) 2022年度(第27届)宇田奖 (JSFO Uda Award)。  JSFO是世界上以渔业海洋学为专业方向的核心学术组织,目前发行《Fisheries Oceanography》, 《水产海洋研究》(日语)专业期刊,在该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JSFO于1995年设立宇田奖,每年授予一位“在渔业海洋学及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术带头人,或者在教育、学术推广和技术支撑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人员”。 宇田奖以日本著名海洋学和气象学家宇田道隆(Uda Michitaka, 1905-1982) 命名,自设立以来,共授予了26名科学家(http://www.jsfo.jp/intro/awards.html#uda),田永军教授是第一个获此奖的非日本籍科学家。  田永军教授的获奖学术成果为《Effects of regime shift on long-term variability of fish communiti
    2022/04/05
  • 学习综合体现状  本站讯面对近期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西海岸新区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疫情防控和校区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在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与各参建单位一道,以冲锋姿态勠力推动校区建设,确保校区如期启用。建设中的东区学生宿舍和食堂精准管理,抓好疫情防控不放松  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肩负管理保护好本部门工作人员和督促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的双重任务,丝毫不敢懈怠,扎牢扎实防疫屏障。  一方面,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对所在的西海岸校区基建楼进行封闭管理,加强环境消杀整治,配齐防疫物资;强化人员管理,做好信息上报、宣传教育、核酸检测等工作。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结合实际采取现场办公与线上办公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人员安全和工作推进两不误。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要求,督促各参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西海岸校区有3000余人现场施工,针对这些人员制定了疫情防控记录表,全面掌握在建人员信息,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做好人员摸排、核酸检测等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和施工正常推进。建设中的教工公寓统筹协调,
    2022/04/05
  •   本站讯4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新一届市、区两级人大党外代表、政协党外委员集体谈心谈话视频会议,激励引导党外代表、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学校党委统战部部长陈忠红主持会议。  陈忠红对新就任的市、区两级人大党外代表和政协党外委员表示祝贺。指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重托。学校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学校联系青岛市、驻在区和服务地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思想自觉;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大局意识和为民情怀,广泛听取民声,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自觉在大局大势下思考谋划履职工作;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力,充分发挥高校统一战线的智力密集优势,多献良策、多谋实举,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进步和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王俊玲通报了学校新一届市、区两级人大党外代表、政协党外委员的基本情况。汪珉、董志文、赵昕、王静芬、吴松华等5位新一届人大党外代表和政协党外
    2022/04/04
  •   本站讯3月30日,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来校,就经略海洋、人才队伍建设等事宜进行考察调研。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玉,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吴宪利,学校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等陪同考察。  王宇燕一行先后考察了海洋高等研究院和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对中国海洋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和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海洋发展寄予厚望,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希望中国海洋大学发挥自身优势,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积极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着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全球海洋科教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服务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田辉代表学校对王宇燕一行表示欢迎,对省市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田辉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建校近100年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海洋领域的领军人才,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奋进新征程,学校
    2022/04/01
  • 本站讯2022年4月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云端”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王辉出席会议。  刘勇在致辞中讲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强大海洋基因和综合优势,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重要战略意义。面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重大责任和使命,学校将充分发挥海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作用,与各兄弟单位加强协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科教创新能力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以“海岸带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设“海岸带科学与管理”“海岸带生态环境过程与治理”“海洋空间规划与管理”“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等4个平行论坛。来自中国海大和澳门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等涉海院校机构的近350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山大学吴加学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海大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赵美
    2022/04/01
  • 本站讯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日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双方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在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共建科学试验平台、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共享科技研发成果、共同探索管理创新机制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为加快推进海洋气象科技创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科技智慧。  在科学试验平台建设方面,双方将共同开展海洋气象科学考察,共享科考平台资源与科学数据,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共同推进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人才引育方面,双方将基于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组建创新团队,共同承担科技攻关任务,通过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扣紧引才、用才、育才各环节全链条,全力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  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双方将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院所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为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学科发展及海洋气象相关教学提供咨询建议。附: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简介  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由中国气象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由中国气象科学
    2022/04/01
  • 【编者按】3月月25日出版的《山东教育》(高教)杂志在“齐鲁学人”栏目以“教书育人,向海向未来”为题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宏达30余年来秉持立德树人、科研报国的初心与使命,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港口建设等领域潜心育人,不断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现全文转发如下:史宏达,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能研发测试平台主任,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史宏达长期从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编制了我国海洋能战略发展规划,带领团队研发了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海洋能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等。与国际领先的欧洲海洋能源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建设国家实验室海洋能测试场及中国海洋能源中心。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形成技术专利40余项,编写专著和教材6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2/04/01
  • 本站讯3月23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书记田辉主持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学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副校长刘勇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长于志刚、党委组织部部长王雪鹏交流了学习体会。  田辉指出,2022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阐述我国发展仍具有的战略性的“五个有利条件”,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成功、未来我们怎样继续成功的中国密码,对做好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坚持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充分用好五个“有利条件”,不断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22/03/29
  • 本站讯在校园每天核酸检测岗位的“大白”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不是专职的医护人员,也不是专门的安保人员,他们是响应号召,向“疫”而行,积极投入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秩序维护,来自学校各个岗位的青年干部职工,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闻令而动,义无反顾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核酸检测任务,近20名本没有驻校工作任务的青年干部职工迅速组成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适逢周末,他们有的正在陪伴家人,有的结束会议刚离开学校,有的听闻有需要打来电话主动请缨……在了解到学校工作需求后,毫不犹豫积极响应,克服了部门工作忙、家中孩子小等实际困难,在数小时内迅速入驻3个校区,参与核酸检测的相关工作。后来,又有10余名其他在校干部职工主动要求加入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有的来自学校职能部门和直属业务单位,有的来自学院。在接到学校关于加强驻校工作力量的通知后,又有多人主动申请入校参与工作,充实力量。充分体现了青年干部职工对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解和担当。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在核酸检测工作中,为了保证信息登记准确,志愿者们提前学习熟悉系统操作,每天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不停核实身
    2022/03/29
  • 本站讯本学期为全面响应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自第四教学周开始,学校全面启动了线上教学工作,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在学校各部门和院系的协助支持下,迅速开启了线上课程教学评估和线上教学督导工作,线上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一、及早筹划、迅速应对,线上评估有条不紊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线上教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早在2020年春季学期就在原有线下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研讨,补充制订了线上教学评估质量观测点,增加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资源等7个方面的线上课程质量评估指标,这是2020年春季学期在41位专家、利用8个教学周,对学校175门(207门次)课程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后形成的。这也为线上教学评估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本学期线上课程教学启动后,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组织92位专家对37门参评课程开启了线上课程评估,截止目前,专家已听课60余节次;中心通过每周统计参评课程线上授课信息,联合教务处信息化教学中心共同帮助参评教师、专家解决线上平台技术问题,及时解答线上评估相关疑问等,使得线上课程教学评估工作有序进行。二、深入课堂、全面调研,线上督导扎实有序为
    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