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5月14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召开。学校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原党委书记、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冯瑞龙,原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吴德星,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等出席会议。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线下各驻青校友分会、主要涉海机构以及线上海内外各地、覆盖从1964级到2017级的二百余名校友代表共襄盛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届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61人,选举于志刚为会长,张静为常务副会长,蒋兴伟、焦念志、李小勇、孙恒勤、苏建光、陈锐、孙焱、苏蔚潇、姚劲波9人为副会长,刘召芳为秘书长。田辉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各位参会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广大校友、各界友好表示衷心感谢,对校友会成立10余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向与会校友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他强调,校友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亚海洋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发展提速、着力改革突
    2022/05/31
  • 本站讯2022年5月30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共评选出1名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39名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  包振民长期从事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国际瞩目的成就。他系统评价了我国扇贝种质资源,完成多种贝类基因组精细图谱,阐明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开发系列低成本、高通量基因分型前沿技术,建立水产生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育成系列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引领水产种业技术发展。包振民的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本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参与组织实施了我国海水育种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光华工程科技奖于1996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成为一项社会力量科技奖项。该奖由两院院士朱光亚,台湾实业家陈由豪、杜俊元和尹衍樑先生共同捐资,光华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承办,中国工程院负责评奖的具体工
    2022/05/30
  • 本站讯5月28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专业建设第一次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结合虚拟教研室线上平台的方式举办。“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麦康森院士在总结时指出,交叉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高质量的专业、课程建设是各高校共同目标,要充分发挥各高校的智慧,把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做实”,建设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质量标准,梳理好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分工合作,进行课程体系、教材和考核指标的精心设计,为提高新时代我国水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实在的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起草了“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规划”,发给合作建设单位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刘勇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水产养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教授领军,聚集了国内一大批教学和科研高层次人才,建设队伍阵容强大,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基
    2022/05/30
  • 本站讯5月28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教育培训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其中线下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线上线下超过百名会员代表参加大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教育培训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教育培训分会工作细则(修订稿)》,选举产生了分会新一届理事会。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闫菊当选海洋教育培训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鲍献文、三亚海洋研究院执行院长邵长江当选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海当选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海洋教育培训分会第一届会长闫菊从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协会部署、建设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对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第一届秘书长王海介绍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教育培训分会机构工作细则》的修订情况。新当选的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闫菊表示,海洋教育培训分会将在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总书记赋予海洋科教事业的重大政治责任
    2022/05/30
  •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公布了2021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经过专家评审论证,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得认定,这是学校材料领域首个省级科研平台。该工程研究中心的成功认定,将成为学校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服务山东省新一轮“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将依托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和地域优势,针对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高端海洋装备用钢铁材料研发与应用、极端环境耐磨蚀材料与增材制造、海洋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能源存储与转化材料等方面研究,开发海洋工程装备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建设集技术创新、装备开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发平台。中心将推动海洋装备特种材料研发的理论突破、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产出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工程特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我国海洋装备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海洋经济建设。在深入落实新时代“海洋强国”以及山东省新一轮“海洋强省”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材料科学
    2022/05/30
  •   5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济南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海洋大学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反响热烈。
    2022/05/28
  • 本站讯近日,学校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一行赴校友企业青岛聚量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量融资租赁”)进行座谈交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学校原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吴德星,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等参加座谈。于志刚对公司扎扎实实取得的成绩和面向未来的愿景规划表示赞赏。他讲到,聚量融资租赁是广大驻青校友企业扎根青岛、服务青岛的典范之一,期待公司以先进的金融理念、完善的产品开发,实现跃升发展的同时,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时代担当。作为学校成立的第一个行业领域校友分会,希望金融分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团结带领广大金融界校友及校友企业锐意创新、抢抓机遇,整合校友资源,凝聚形成创新合力,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和母校事业发展多做贡献。聚量融资租赁董事长兼CEO、金融分会会长、1993级英语专业校友张俊涛汇报了公司混改后首个业务发展元年的经营情况,并表示,公司将立足青岛,以政策为引领,以数字金融创新为抓手,打造科技赋能的数字化融资租赁公司。同时,他代表金融分会感谢母校校友会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将全力把金融分会建成凝聚金融校友力量、同心聚力发展的坚强纽带及支持校友成长进步、促进母校
    2022/05/28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伟明团队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在国际天然产物顶尖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 (《天然产物报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ethylene-bridged dimeric natural products involving one-carbon unit in biosynthesis”(《生物合成中一碳单元参与的亚甲基桥联二聚体天然产物》)的综述性文章。在天然产物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二聚体类化合物被发现,许多二聚体表现出了显著优于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而且通常具有独特的生物合成机制。天然产物的二聚化策略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众多的天然二聚体中,亚甲基桥联二聚体是一类非常独特的结构类型,它们是由一个亚甲基(-CH2-)将两个单体连接而成,结构中的亚甲基多来源于生物合成中的一碳单元,其中以甲醛最为常见(图1)。阐明一碳单元参与的亚甲基桥联二聚体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明晰其非酶催化的形成机制,将会为该类型化合物的规模化制备和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综上所述,二聚体天然产物研究,逐渐成为药学、化学以及
    2022/05/28
  • 本站讯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1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结果,中国海洋大学再次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这是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的最高等次。  2021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乡村振兴和定点帮扶工作决策部署,聚焦乡村“五大振兴”任务目标,坚持“1+2+5”工作思路不动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整合优势资源,用心用力用情有序推进绿春县乡村振兴。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2位副职校领导担任“双副组长”; 将定点帮扶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6次专题研究;成立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20个成员单位、学校32个二级党组织倾情投入、尽锐出战、协同联动,形成了全员关心帮扶、支持帮扶、参与帮扶的良好工作格局。  在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8万元、引进帮扶资金405万元、培训基层干部154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
    2022/05/27
  • 本站讯5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methionine S-methylation in diverse organisms” (不同生物中甲硫氨酸甲基化反应的机制研究)的研究论文。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李春阳副教授及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Jonathan D.Todd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彭明和李春阳副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丰度最高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DMSP不仅是海洋微生物重要的碳源和硫源,也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生态功能。关于DMSP合成及代谢过程及机制的研究是全球硫循环领域的研究热点。甲硫氨酸(Methionine)是DMSP合成的前体物质,经过甲基化、转氨基和脱羧基三步重要反应,最终合成DMSP,其中甲基化反应是DMSP合成的关键步骤和限速步骤。到目前为止,尚未有DMSP合成关键转甲基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被报道。本研究阐明了DMS
    2022/05/27
  •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5月23日至26日,校长于志刚带队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调研,推进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剑敏参加调研。于志刚(左三)参加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县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5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县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在绿春县政府召开,绿春县县委书记何阳,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卢春剑等同志参加座谈交流。于志刚指出,三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举全校之力、汇全员之智、聚社会力量,以“应绿春所需、尽学校所能”的工作原则,围绕五大振兴领域,扎实、用情做好定点帮扶绿春县的各项工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帮扶目标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帮扶举措,汇聚各方资源,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学校将围绕绿春县长远、可持续发展,坚持以茶叶产业发展为突破点和着力点,以入选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验项目为契机,聚焦茶叶企
    2022/05/27
  • 本站讯5月25日,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到化学化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就学生就业、师德师风建设和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以冲刺的姿态抓好毕业生就业,以建设性举措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疫情防控等校园安全工作。  在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座谈交流时,田辉指出,就业工作是关系着每个学生家庭的大事,是检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是维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基。目前,就业工作到了关键的阶段,各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复杂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就业工作放在更优先、更突出的位置上,结合专业特点,聚焦重点难点,多管齐下,以更有效有力的举措拓展就业岗位, “一对一”做好毕业生就业的精准化帮扶和指导工作,以冲刺的姿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地做好毕业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田辉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多措并举,着力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着力在完善工作举措下功夫,着力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下功夫,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