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林霄沛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阐释了全球变暖对大西洋热带辐合带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目前国际气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国家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气候应对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热带辐合带(ITCZ)是位于赤道上空狭长的带状区域,伴随着低气压、强对流以及强烈的降水。ITCZ在大西洋的分支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显著的气候效应,特别是对“地球之肺”亚马逊平原的气候条件、水循环与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导致亚马逊雨林频频发生严重的干旱和山火灾害,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已然形成严峻挑战,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科研团队首次指出大西洋ITCZ存在极端摆动事件,即向北大幅偏离其气候平均位置,这使得处于雨季的亚马逊平原变得异常干旱,同时处于旱季的南美洲北部发生洪涝灾害。利用最新的耦合模式间比较计划CMIP6的多模式历史和未来情景模拟,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将导致大西洋ITCZ极端摆动事件的发生频率加倍(图1),其物理机制是全球变
    2022/08/19
  • 本站讯后浪入海,梦想启航。8月17日至18日,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4300名2022级本科新生抵达美丽的海大园,从此开启崭新的追梦之旅。学校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副校长刘勇、范其伟等来到新生和家长中间,与大家亲切交谈,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疫情防控、校园环境等情况。学校领导表示,学校将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请家长放心。田辉书记(中)与新生亲切交流于志刚校长(右)向学生了解住宿情况本次新生报到采取“申报—审批制”,由新生通过“中国海大”企业微信号申请,经所在学部、学院(中心)审批通过后,方可入校。在迎新现场,新生依次通过入校体温检测、山东健康码、入校码、行程卡等核验,办理宿舍入住手续,随后到学院办理现场确认及学籍注册。因疫情防控原因,新生家长不能陪同入校,学校在校门口设置新生家长休息区,并组织各学部、学院(中心)成立“海之子”迎新党员先锋服务队做好咨询引导工作,协助新生搬运行李、答疑解惑;校园主要道路节点设置迎新咨询服务点和摆渡车服务点;学部、各学院(中心)在相应校门、园区门和办公楼设置迎新报到点,做好相关材料审核、发放与新生服务工作,确保迎新工作有序开展。为解决家庭
    2022/08/18
  • 本站讯8月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西北工业大学落下帷幕,学校参赛作品从晋级国赛的107家高校及科研机构955项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今年是我校参加该赛事的第十年。从首次1支队伍参赛到今年32支队伍参赛,我校参赛作品量增质升,逐渐成为夺奖热门,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重视、周密的组织和参赛队伍的传承创新、学科交叉融合。参赛队伍线下答辩、展示坚持传承创新。历年参赛学生团队始终将“创新、传承、奉献、提升”作为精神内核,在接续传承中锐意创新。一是关注行业难题,创新解决方案。海大学子致力于针对涉海领域行业难题、产业需求提出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如围绕“深海网箱清洗”问题,海大学子连续三年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今年,2019级自动化专业刘国强、2020级轮机工程专业杨瑞等2支参赛团队,分别提出了双机协作、紫外线清洗的解决方案,受到评委认可,分别荣获特等奖、一
    2022/08/18
  • 本站讯8月14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以我院李辉教授为指导老师,由我院2021级公共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胡彬、2021级MPA研究生邵云龙、张瑜、黄珊共同组建的“星辰山海队”,成功开发案例《“凋零苔花”何以“向阳重开”?一座北方远郊“空心村”的内生发展之路》,从全国211所院校的2110支报名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先后冲入100强、32强,并在决赛中表现突出,斩获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这项赛事上的新突破。李辉教授、毛万磊副教授带领胡彬、邵云龙、张瑜、黄珊、2022级公共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辛彤彤、2018级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高俊杰赴郑州大学参加了本次决赛。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大赛旨在引导相关学科研究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通过比赛过程提高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MPA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与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紧密结合。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
    2022/08/18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杨金波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子刊《信号传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了题为“Targeted therapeutics and novel signaling pathways in non-alcohol-associated fatty liver/steatohepatitis (NAFL/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的信号通路和靶向治疗》)的长文综述性文章。中国海洋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学校“‘蓝色药库’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首席杨金波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影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负担。NASH的疾病进展缓慢,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超过40%的患者会发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NAFL/NASH发病机理复杂,尚无针对性药物上市。尽管生活方式干
    2022/08/18
  • 本站讯8月1日以来,三亚市爆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迅速反应,及时召开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会议,研判当前形势,统筹落实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及学校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围绕突发疫情处置、后勤保障服务、实验室安全管理、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等完善多项应急预案,确保研究院各项工作平稳安全有序开展。加强人员管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研究院疫情防控小组成员迅速到岗、分工负责、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在院教职工严格执行居家办公的管理要求,线上开展科研、研究生指导等工作。留院研究生实行静态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局—研究院—班级—宿舍—学生”五级防控体系优势,有序开展每日核酸情况统计、每日上报、“一日三检”、晚点名等管理工作,确保在静态管理模式下,全面掌握全院师生动态,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加强服务保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积极配合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做好学生宿舍区值班、重点区域环境消杀、卫生清洁等工作,紧急补充采购一次性口罩、N95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并定期向师生发放。严格
    2022/08/18
  • 本站讯8月10日至12日,学校2022年暑期读书班暨工作会议在崂山校区召开。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主持会议,学校党政领导、校长助理出席会议。  田辉在开班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筹备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通过学习、研讨和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武装,凝心汇智聚力,砥砺拼搏奋进,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实走深,加快推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踏实奋进的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会议期间,学校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张贺福研究员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辅导报告,邀请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作一流大学建设经验报告,邀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刘亚荣研究员作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报告。  学校领导分别作工作报告。张静作了加强党建和深化改革工作报告,杨茂椿作了强化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报告,吴立新作了加强科技工作报告,王剑敏作了深化筹资与推进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工作报告,刘勇作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022/08/14
  • 本站讯8月13日,学校承担的两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驻鲁部属高校‘十四五’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首次专题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围绕2021年度立项项目绩效和2022年度项目申报建议开展专题研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唐波,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包振民出席会议。于志刚首先对山东省科技厅长期以来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讲到,学校近年来得到山东省科技厅充沛的项目经费支持,有效支撑了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国家级项目、平台,获得了一批重量级科技奖项。学校承担的两个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是依托学校的水产养殖和海洋工程等优势学科,积极融入、服务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学校将积极承担起法人主体责任,做好保障服务,加强项目管理,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不断优化管理审批流程,助力项目取得成功。唐波指出,学校两个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符合山东省产业发展的需求,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路径,不断探索全链条式的创新发展模式,带动山东本地企
    2022/08/14
  • 王曙光教授为海大学子授课本站讯新学期伊始,由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联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共同开设的涉海类通识课程《中华海洋文明》正式开课。8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曙光教授在崂山校区为同学们开启课程首讲。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友,王曙光与同学们分享了他求学、工作的经历,勉励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他讲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海洋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更应该通过传承、培育海洋文明,提升海洋软实力和国家软实力,海洋强则国家强!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几代人去研究。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将来担当建设强大国家的重任,希望未来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中有更多的海大校友。曲金良教授在讲解“中华海洋文明导论”  随后,曲金良教授进行了“中华海洋文明导
    2022/08/14
  • 范其伟带队开展迎接新生工作检查本站讯8月15日下午,学校副校长范其伟带队对崂山校区迎接新生工作开展检查,重点关注迎新点设置安排、学生住宿条件准备、校园氛围营造、校园安全和交通疏导、校园环境建设等工作,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要求。检查组一行来到南校门迎新点、中海苑、北海苑、西校门迎新点等区域,听取了相关单位负责人关于迎接新生准备的工作汇报。范其伟指出,迎新工作是新生及家长了解学校的第一站,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需求,对本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实精细的作风做好新生报到工作,确保每位新生都能安全、便捷、有序地入学。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基本建设处、后勤保障处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检查。检查组一行在中海苑开展迎接新生工作检查检查组一行在北海苑开展迎接新生工作检查文/图:张慧
    2022/08/14
  • 文:许菁桐 赵奚赟 张慧 图:赵奚赟 李晓萌 卢思吉
    2022/08/14
  •   8月12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贺志刚一行来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就推进学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教育、科技、人才、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行座谈交流。校长于志刚,副校长魏志强出席座谈会。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主持会议。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蓝色华章》。于志刚代表学校对贺志刚一行到校调研表示欢迎,并就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进行介绍。他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区位、资源、沿海开放的优势,希望双方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服务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向海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贺志刚对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重点任务。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双方能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签署协议,抓好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魏志强介绍了学校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上的经验和优势,对双方合作机制、合作内容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表示,双方都肩负着服务海
    20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