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9月7日,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来成一行到西海岸校区调研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光志陪同调研。尹来成现场听取了西海岸校区校园总体规划、搬迁启用、日常运行等情况的汇报,了解校区防疫、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困难等。在座谈交流会上,尹来成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学校要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和要求,用最严的标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疫情防控演练,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结合校区搬迁启用实际,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积极助力青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尹来成强调,新区有关单位要与学校通力合作,及时协调解决校区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大力支持西海岸校区的发展建设。卢光志代表学校对西海岸新区长期以来给予学校西海岸校区建设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卢光志指出,西海岸校区是学校服务西海岸新区、服务青岛、服务山东区域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的强力引擎,在西海岸新区的大力协助下,西海岸校区实现五个学院顺利整体搬迁。卢光志强调,学校将严格按照西海岸新区要求,压实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希望西海岸新区在校区周边
    2022/09/07
  • 本站讯9月6日下午,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连瑞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继业出席颁奖典礼,省委宣传部等省直部门和各市教育局、有关高校负责同志,获奖教师代表,中央驻鲁媒体、省直新闻报业记者等参加典礼。杨连瑞教授扎根讲台42年,从偏远中学到重点大学,一直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誓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导硕士、博士2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有“底色”的优秀外语人才。他担任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带领团队开创性探寻中国人外语学习的科学规律,引领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实现高水平快速发展。“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自201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七届,共有近7万名教师参与,涵盖了从乡村到城镇、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等不同地域、不同教育阶段,共评选出“齐鲁最美教师”71名、“齐鲁最美教师”特别奖1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50名。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选树活动以“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为主题,共评选出“齐鲁最美教师
    2022/09/07
  •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张绍晴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众核异构新型构架超算上的地球系统模拟不确定性特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传统计算机核芯架构具有高能耗特征,限制了超算性能的提升,导致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的超算发展到达瓶颈。由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神威”超算系统采用“众核异构”设计理念,芯片内部包含主核和从核两种核芯架构,在大规模提升运算能力的同时,能合理控制系统能耗,符合绿色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神威”超算已完全实现与传统英特尔“多核同构”超算相同的大规模科学计算能力。近年来,张绍晴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潜心致力于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明确众核异构架构中浮点数运算不确定性的特征问题是实现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在“神威”超算的应用、优化升级国产众核超算能力的关键。为了揭示众核异构计算扰动对地球系统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对扰动极其敏感的大气过程模型,该模型由积云对流等典型不连续物理参数化方案组成,通过云底和云顶变化来研究大气过程模型的计算不确定性,并分别应用于多核同构(CPU)和众核异构(基于GPU和神威)超算平台。研究发现,尽管异构计算可以在微小的精
    2022/09/07
  • 本站讯9月4日,党委书记田辉带队到西海岸校区检查指导迎新工作。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副校长魏志强、校长助理于利参加活动。田辉先后到西海岸校区西区迎新点、望海餐厅、学生宿舍区、食工楼、材料楼、工程楼等处检查指导迎新工作,慰问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并与研究生新生进行了亲切交流。他指出,在校园搬迁启用阶段,工作头绪多,人员流动性大,要坚持以师生为本,把校园安全、校园秩序和校园环境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他要求各单位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齐心协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秩序,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确保迎新工作和校区工作平稳有序。文:刘莅 刘邦华 图:刘邦华田辉书记强调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田辉书记与学生亲切交流田辉书记到餐厅查看餐饮保障情况
    2022/09/05
  • 于志刚校长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交流本站讯9月5日,校长于志刚到西海岸校区调研开学和校区运行,指导推进有关工作。副校长刘勇、魏志强,校长助理于利参加调研。于志刚先后到食工楼、材料楼、工程楼、110指挥中心、图书馆、综合管理服务大厅、听海餐厅、望海餐厅、学生宿舍和信息楼等处,进行实地考察,与有关教职员工和学生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学院办公环境、教师办公室配置和实验室建设进度,调研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和日常运行等工作开展情况。并走进教师办公室,和老师们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随后,于志刚在综合管理服务大厅召开专题工作会,围绕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室设施、教师住宿和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研讨。于志刚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海岸校区顺利启用,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成果来之不易。在日常运行中,各个部门要加强调研,倾听师生需求,聚焦师生期盼,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于志刚强调,西海岸校区正处于施工建设和日常运行交叉期,要创新管理方法,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堵住各类风险漏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师生的
    2022/09/05
  • 本站讯9月5日下午,红河学院校长丁干千一行来校调研,并就对口帮扶、交流合作等有关事宜进行座谈交流。校长于志刚在崂山校区会见了丁干千,副校长王剑敏、魏志强出席了座谈会。在会见中,于志刚简要介绍了学校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成效。他指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定点帮扶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工作。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找到与红河学院发展相匹配的契合点,“以己所长,补之所需”,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丁干千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红河学院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了大量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希望中国海洋大学能发挥自身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红河学院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座谈前,丁干千一行参观了校史馆、海洋高等研究院。红河学院副校长陈继扬、发展规划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研究生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文/图:张慧
    2022/09/05
  • 本站讯日前,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伟明教授和付鹏教授团队在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发现与形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himeric natural products derived from medermycin and the nature-inspired construction of their polycyclic skeletons”(源自曼得尔霉素的嵌合天然产物发现及其自然启发下的多环骨架构建)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近年来,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发现具有新颖结构和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已被证实是新型抗生素发现的重要资源。研究团队聚焦海洋放线菌产生的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探索复杂天然产物骨架的非酶催化形成机制,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实现天然产物的化学进化和类似物的高效获取,为海洋药物研发奠定重要基础。研究团队从一株红树林来源的链霉菌中发现了3类具有新颖多环骨架的天然产物嵌合体,在化学和基因层面上
    2022/09/05
  • 党委书记田辉带队在西海岸校区检查指导迎新工作本站讯9月4日,在阵阵凉爽的秋风中,中国海洋大学迎来2022级首批研究生。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带着梦想与期待相聚于此,风华正茂的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副校长魏志强,校长助理于利到迎新现场,对新生报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田辉向迎新志愿者了解新生报到情况田辉带队先后到西海岸校区西区迎新点、望海餐厅、学生宿舍区、食工楼、材料楼、工程楼等处检查指导迎新工作,慰问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要求各单位要齐心协力筑牢校园疫情防线,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制度、措施,为同学们营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确保迎新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按照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青岛市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为确保学生顺利安全报到,学校提前做了周密部署。按照“分批、错峰、有序”原则,学校安排2022级研究生分两批,分别于9月4日和9月13日入学报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亚海洋研究院实行“开学不返校”,于9月4日开展线上注册报到暨新生见面交流会。9月5日起,三亚海洋研究院将按计划开展线
    2022/09/05
  • 本站讯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十周年(2012-2021年)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中国海洋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是山东省唯一获评的高校;海洋与大气学院赵进平教授、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朝晖教授获评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发挥高校的科学技术与教育资源优势,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中国海洋大学分营于2012年开始承办,已连续承办11年,共接待来自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0名高中生和近200名带队老师来校参与。学校重点依托海洋领域科教资源,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以培养青少年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为目标,组织了一系列融科技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活动,孕育青少年海洋之梦。十余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学营活动,由校团委牵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成立工作组,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把活动安全管理摆在首位、贯穿全程;将课堂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共邀请22名教师为营员开设名家大师讲座、科研训练,其中院士4人、教授8人、副教授
    2022/09/05
  • 本站讯08月15日至09月02日,中国海洋大学首届夏季学期本科生国际课程周举行。学校邀请到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31所高校、共32位专家学者,开设了26门全外语课程。国际课程周内容涵盖文理工农多个学科门类,既有专业课程,也有通识课程,中西文化汇聚一堂,让海大学子不出国门就能聆听国际顶尖学者的课程。14个学院、500余人次学生参加此次国际课程周。受疫情影响,国际课程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国外专家学者在线授课,各学院遴选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担任责任教师,负责知识点翻译、课堂答疑等线下教学工作,充分保证了授课质量和学习效果。以色列理工学院、魏茨曼科学研究院Yossi Dashti 博士曾于疫情前来校访问,本次课程周开设了《国际课程-犹太-以色列价值观创新文化借鉴》,他在授课期间谈到,青岛和海大令他印象深刻,“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同学们在教室见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电子工程学院《国际课程-人工智能》课堂照片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国际课程周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务处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工作举措,持续助力学生学习和学校国
    2022/09/05
  • 中国海洋大学StudentUnion战队线上颁奖典礼本站讯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全国总决赛举行。由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Blue-Whale信息安全研究团队代表学校参赛,以团体第7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指导老师曲海鹏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我国级别最高、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网络安全竞赛。本届比赛共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2218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线上初赛和分区赛层层选拔,最后遴选出82支优秀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最终,共22名队伍获全国一等奖,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封化民教授颁奖。Blue-Whale团队前期通过组织培训和校内赛选拔,派出两支队伍参赛并全部成功从初赛中晋级。在华东北(江苏、安徽、山东)分区赛中,由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陈忠源和孙英力、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施睿、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雨潇四名队员组成的Student Union战队成
    2022/09/05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日讯今天上午,市委书记陆治原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综合性海洋大学优势,在加强海洋科研上下功夫,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求突破,在培养海洋人才上结硕果,更好服务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努力在经略海洋、推动新时代海洋事业发展中有更大担当作为。  陆治原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走进海洋高等研究院,认真听取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情况介绍,与有关专家和科研团队负责人深入交流,对学校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肯定,鼓励大家在海洋科技创新上潜心钻研、勇攀高峰,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  水产养殖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特色学科。在听取学校发展“蓝色种业”等情况介绍后,陆治原说,利用海洋建设“蓝色粮仓”,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要发挥好水产育种等优势,着力推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海洋种业、海洋食品专业产业园区,积极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是我省海洋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