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10月16日,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海大文化小客厅”特推出《喜迎二十大·我在海大这十年》专题。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胡永春担任主持嘉宾,邀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带头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东风,思政工作干部代表、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丽,青年学者、法学院教授董跃担任访谈嘉宾,一起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嘉宾们恪尽职守、辛勤耕耘的故事。
    2022/10/14
  • 本站讯10月10日至15日,中国海洋大学依托“东方红3”船,面向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所有高校研究生开设《海洋调查实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两门海上实训课程,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130余名师生登上“东方红3”船开展南海野外综合观测专业性和普适性实训。学校原副校长、三亚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闫菊参加实践学习。在“东方红3”船上举行升国旗仪式10月10日至14日开展《海洋调查实习》专业性实训航段,师生在三亚近海开展总航程约214海里的走行观测与大面积观测,开展包括CTD水样采集、生物拖网和样品采集在内的海洋调查实习,帮助研究生熟悉掌握先进海洋科考船的基本设施、先进仪器、航次计划、作业流程、团队配合、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切实提高研究生对海洋的认识水平,增强其技术理论水平和海洋观测实践能力。期间,研究院组织师生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10月15日开展《海洋科考认知实践》普适性实训航段,研究院组织师生进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师生走进驾驶室、生活区和实验区,观摩并参与CTD水样采集和生物拖网等实验操作,观察体验沿途海洋环境的
    2022/10/14
  •   10月14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喜迎党的二十大 学思践悟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副校长范其伟参加活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由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党员组成,2022年3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活动中,全体学生党员观看了党支部制作的“薪火永相传,党史沐初心”微党课,党员代表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实习实践和工作感悟,从学、思、践、悟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同学们分享经验做法,提出认识思考,表示将继续身体力行,勇担使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范其伟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学校以“青春献礼”为重点,通过冬奥会专题教育活动、“我们这十年”网络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营造了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要以“奋进担当”为重点,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用青春唱响“
    2022/10/14
  •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2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等次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名单。经各机构自主申报、主管部门组织自评、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函评和现场评价、名单公示等程序,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榜上有名,再次获评“优秀”。  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新型研发机构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兼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是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  省科技厅自2021年起实施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定期组织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绩效评价,目的是对新型研发机构在评价周期内建设运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运行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并对优秀等次单位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本年度绩效评价围绕省内近36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共89家单位评价结果为优秀等次(优秀率25%),其中研究院在青岛市16家优秀单位中名列前茅,并于2021、2022年度绩效评价中蝉联优
    2022/10/14
  • 本站讯 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山东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承办的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于近日在青岛市城阳区落幕,由学校推荐参赛的工程学院青年英才三层次李崇副教授获得创新类金奖,也是青岛市唯一的1项金奖项目。学校另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丕民、汪明明,工程学院邵珠晓,医药学院郑洪伟4位博士后的参赛项目获评优秀项目。  作为全国性的博士后人才选拔赛事及平台,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于2019年首次举行,面向全球有博士后经历的优秀人才,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本次大赛报名项目达1230项,为历年之最。李崇博士是学校以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引进的海外博士后回国人才,参赛项目是高性能MEMS陀螺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学校支持下,历经初赛、复赛、决赛等各个环节,最终在众多高手对决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后等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修订博士后管理制度等举措,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和引导博士后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破解卡脖子难题方面下功夫,推动产学研融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博士后作为学校人
    2022/10/13
  • 本站讯近日,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科普深蓝,向海问药”海药系列科普讲堂》项目入选资助项目名单,资助项目经费达4.9万元。“科普深蓝,向海问药”海药系列科普讲堂项目是由学校团委指导、医药学院团委具体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和蓝色药库梦想、促进内陆地区民众海洋意识提升为主要目标,发挥海大医药科普团专业知识优势,拟打造线上+线下科普课堂、云端实验室及医药人物故事汇等系列科普课程,通过在校学生身体力行宣传海洋药物、讲好医药故事、弘扬海药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科普海洋与海洋药物知识,播撒“海洋梦”的种子,为海洋探索储备人才。下一步,学校团委将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更多在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提高科技志愿服务质量,为全民科普事业贡献海大力量。据悉,“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是中国科协面向全国高校、科技场馆开展的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与科技馆等单位,走向社会开展具有创新性、有特色、项目化的大学生科技志愿行动,厚植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践行和弘扬“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
    2022/10/12
  • 本站讯10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A pathway for chitin oxidation in marine bacteria”的研究论文。张玉忠教授和山东大学的李平一副研究员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姜文欣和李平一副研究员为并列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几丁质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以外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其在环境中以结晶形式存在。近年来,单加氧酶(lytic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LPMO)驱动的氧化降解被发现在天然结晶几丁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几丁质降解活性的LPMO均只能氧化几丁质的C1位原子生成末端为N-乙酰-D-葡萄糖酸内酯(2-(acetylamino)-2-deoxy-D-gluconic acid,GlcNAc1A)的氧化性几丁寡糖。但是,关于细菌(包括陆源和海洋细菌)如何利用几丁质的氧化降解产物至今仍未有研究。本文中,我们通过转录组、蛋白质组、体内遗传学和体外生化分析揭示出
    2022/10/08
  •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1年度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结果,中国海洋大学喜获一、二等奖各1项。
    2022/10/08
  • 本站讯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名单,中国海洋大学牵头申报的“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由学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负责组织建设,将围绕国家战略重大需求,针对海洋领域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对高精度海洋力、热、电磁、光学等物理参数的需求,瞄准“卡脖子”技术,开展有组织科研,开发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自主可控高端海洋物理仪器装备,并进行成果转化,为“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海洋物理高端仪器装备支撑。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把握国家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契机,利用海洋科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打造为我国海洋物理领域一流的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一条完整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端仪器装备研制、推广应用”产学研发展模式,成为我国海洋物理研究、高端仪器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通讯员:袁宁 元光
    2022/10/06
  • 成立大会青岛会场本站讯10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潍坊分会(以下简称“潍坊分会”)成立大会线上举行。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出席活动。张静代表学校和校友会对潍坊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她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学校与潍坊市的校地合作情况,并对广大校友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当前海洋强国建设持续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全面起势,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待和机遇。希望潍坊分会在刘玉民会长和第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不仅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校友家园,更要成为进一步凝聚力量、拓展资源的合作发展平台,携手校友、各界友好共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海大力量。潍坊分会首届会长刘玉民向大家展示分会会旗。他表示,第一届理事会将牢记母校和校友们的信任与重托,在学校校友会的领导下,将分会建设成母校与校友联系的桥梁,校友间联系感情、资源共享、反哺母校、回馈社会的重要平台,为校友成长发展、母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潍坊分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并选举刘
    2022/10/06
  • 本站讯10月5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合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学校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 济南合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泰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立志等出席捐赠仪式。根据捐赠协议,合泰医药将捐资支持学校医药学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王剑敏对合泰医药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及医药学院建设发展情况。他讲到,医药学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期待双方以此次签约作为开端,在临床药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深入合作。学校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强化学科特色品牌,提升学科内涵发展水平,与合泰医药等各界友好共同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海大智慧与力量。张立志表示很荣幸能为药学专业的建设和学校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他谈到,公司发展规划和中国海洋大学药学学科办学定位高度契合,期待以此次捐赠为契机,与中国海大携手并进,为临床药学学科以及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仪式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召芳主持。医药学院副教授于明明介绍了双方合作的背景情况,王剑敏与
    2022/10/06
  • 本站讯为提升教职工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怀,推动西海岸校区广大教职员工了解新区,10月6日下午,西海岸校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教职工参观航空母舰专题展览。航空母舰专题展览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青岛古镇口核心区工委管委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承办,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展览以科普航母基础知识、宣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成就、增强爱国意识为主题,展出了中国现役主战舰艇模型及舰徽。配以航母科普图文及视频,采用海洋氛围沉浸式体验等多种互动形式,向参展教职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展示了世界各国航母发展史及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参展教职工纷纷表示,航母专题展览振奋人心,能够切身感受到国家海军力量的日渐强大。期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在西海岸新区这片热土上发出海大声音、提供海大智慧、做出海大贡献。参观活动严格落实学校各项防疫规定。学校西海岸校区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延伸管理单位、学部、各学院共70余名教职工参加本次活动。通讯员:刘桐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