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10月24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第四期开学典礼在崂山校区海洋科技楼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出席典礼并致辞,典礼由未来海洋学院副院长甘波澜主持。吴立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肩负着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使命。未来海洋学院作为学校拔尖研究生培养的先行示范区,面对世界海洋科学的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员们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吴立新对第四期学员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开展海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为气候、资源、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要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开展海洋领域重大前沿问题研究的能力。三是要守正创新,敢于质疑。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培养想象力和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李建平祝贺第四期学员成为一名光
    2022/10/24
  • 本站讯10月22日至23日,中国海洋大学第三届“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海洋与气候”学术论坛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办。论坛由研究生院、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未来海洋学院共同主办,得到了山东省教育厅的立项支持,系2022年山东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之一。副校长刘勇出席开幕式。刘勇为论坛致欢迎辞,对线上线下参会师生表示欢迎。刘勇指出,中国海洋大学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充分发挥海洋科技领域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全力培育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希望参加此次学术交流的师生能够畅言学术、共谋创新。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教授对“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对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进行了展示。专家报告现场论坛报告环节选定了“海洋环流与气候”“中小尺度海洋动力学”“海洋环境变化”三个主题内容,采取现场参会及线上直播两种方式。6名专家学者和21位研究生围绕主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作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充实丰富,汇聚了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本届论坛秉承了往届优良传统,加强了领域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海
    2022/10/24
  • 本站讯10月24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与基里巴斯驻华大使戴维·蒂阿博在海景花园大酒店举行会谈。青岛市委办公厅副秘书长林镔、青岛市外事办公室美大处处长陈宣伊出席会谈。刘勇代表学校对大使一行表示欢迎,向大使介绍了学校与基里巴斯交流合作及在校基里巴斯留学生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好在校的基里巴斯留学生,欢迎更多的基里巴斯学生来校学习,并期待今后与基里巴斯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推动中基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做出积极的贡献。蒂阿博代表基里巴斯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海洋大学对基里巴斯留学生的培养和照顾,并听取了留学生代表介绍学习和生活情况,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他表示希望加强和学校在海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卫东主持会谈,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同志及基里巴斯留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谈。据悉,学校积极服务外交大局促进中基友好交流,2019年以来共有30名基里巴斯留学生到校学习,其中14人已毕业。作为国内基里巴斯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学校工作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通讯员:刘泰合影(蒂阿博大使-左四,刘勇副校长-右五)
    2022/10/24
  • 本站讯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海洋大学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收看收听开幕会,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并畅谈分享感想体会。民革中国海洋大学支部主委、法学院院长桑本谦表示,中共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深刻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法学教育工作者,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立足本职工作,勤奋努力、砥砺前行,为国家法学教育事业和法治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民盟中国海洋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李春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将立
    2022/10/21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本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员工热切关注大会盛况。当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收看大会开幕会实况,全校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收听收看大会开幕会实况,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实际行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
    2022/10/20
  • 编者按: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隆重开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众日报》特开设“二十大时光”栏目,全面反映山东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的热烈反响,生动展现一亿多齐鲁儿女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10月17日出版的《大众日报》“二十大时光”栏目,以《把青春梦融入民族复兴的强国梦》为题,对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冲作了专题报道。(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刘一颖 鞠杰 张春晓 吴永功 报道)  “新时代这十年,我们青年人是参与者、见证者、创造者。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复兴有我!”  10月1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第四会议室,一股青春的力量在涌动,一股创造的热情被激发。35岁的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冲,与科研团队成员一起通过直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分享收获、交流感悟、共话奋斗。  “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在报告中回顾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专门提到,
    2022/10/20
  •   本站讯10月19日下午,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祝秀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校长于志刚出席座谈。  于志刚代表学校对张祝秀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下一步,希望双方在现有基础上各自发挥优势,重点在人才引进、“中国海洋国家人才港”项目等方面寻求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张祝秀简要介绍了“中国海洋国家人才港”项目及国家级人才工程引进情况。他希望能与中国海洋大学加深合作,在招才引智、科产教融合、人才实践,以及智力成果转化、信息资源共享和重点项目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力打造中国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和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宣传片,就推进双方深入合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罗轶主持座谈。山东人才发展集团第二总部总经理夏龙河,第二总部综合部、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发展规划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等相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文/图
    2022/10/20
  • 本站讯日前,中共青岛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岛市教育局公布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韩宗珠教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王琪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方钟波教授、海洋与大气学院赵栋梁教授荣获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称号。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6位教师获此殊荣。中国海洋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教学支持,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荣誉体系,激励教师追求卓越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全国气象教学名师2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9名,青岛市教学名师16名,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名师10名。据悉,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评选工作始于2012年,每两年开展一次,面向在青各高校,旨在进一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次共有48名教师获评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通讯员:徐雅颖附:韩宗珠教授简介韩宗珠,男,教授。现任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地球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
    2022/10/20
  • 本站讯10月15、16日,“海洋科学-水产”一流学科间学术交流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会议由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水产学院联合举办,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主题,围绕学科前沿交叉重大科学问题和彼此需求进行充分交流研讨,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约1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魏志强、发展规划处处长罗轶、科学技术处处长李岩、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水产学院院长李琪、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书记王曙光、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出席开幕式。魏志强在致辞中表示,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流学科作为学校的支柱学科,能够相向而行举办本次交流会,对两大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本次学术交流会能够增进学科间相互了解,获得新知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寻求新增长;促进学术交流与分享,启发新思路。同时,他希望主办单位进一步探索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李琪和林霄沛详细介绍了水产和海洋科学的学科基础、阐述了学科发展趋势和对交叉融合的思考。在学术报告环节,会议邀请了21名专家学者汇报了最新的研究
    2022/10/19
  • 本站讯近日,团中央公布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报。中国海洋大学团委获评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团委坚持把加强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搭建平台、做好服务、提供保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新征程。着力加强理论指导,邀请专家及优秀实践团队代表面向全体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开展线上培训,确保社会实践开展质量。着力加强资源保障,设立专项经费为每支团队提供经费支持,为所有参与实践师生购买全过程实习实践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发队服、队旗,实行业务教师和团干部的“双导师”制度。着力加强安全管理,完善校院队三级安全防范机制,做好网格化安全管理,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台账,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暑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砥砺奋进守初心 青春献礼二十大”年度主线,在策划党史学习与理论宣讲实践团、保护海洋与经略海洋实践团等10大主题实践类别的基础上,增设“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鲁喀支教”等7个专项,共计组织43
    2022/10/18
  • 本站讯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田永军教授团队在渔业科学领域顶尖期刊Fish and Fisheries上发表题为“Non-stationary effects of multiple drivers on the dynamics of Japanese sardine (Sardinops melanostictus, Clupeidae)”(多重因素对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的非定常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章系统阐述了密度制约、捕捞及气候因素对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的非定常性影响模式,对理解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渔业种群非线性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团队继2021年关于黑潮中上层鱼类群落与环境非定常性关系研究之后,第二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最新成果。以沙丁鱼、鳀鱼为代表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以浮游动物为食,也是金枪鱼等大型鱼类的饵料生物,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沙丁鱼、鳀鱼等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种群数量变动巨大,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丁鱼-鳀鱼之间的“跷跷板”变动模式作为对气候跃变响应的指标,其变动机制一直是全球的研究热点。远东拟沙丁鱼是西北太平洋海域最为
    2022/10/16
  • 本站讯为服务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学科交叉交流,中国海洋大学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培训交流会于10月11日至14日在西海岸校区、崂山校区和鱼山校区举行。会议邀请六位学校新增的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代表做交流研讨,青年科研人员近140人参会。培训会的举办也标志着学校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开始。  本次会议按学科领域分校区举办,西海岸校区主要聚焦工程技术相关领域,鱼山校区围绕生命与医学领域,崂山校区面向基础科学相关领域,会议设国家杰青和优青项目申报书撰写、申报经验介绍及研讨交流等环节。在西海岸校区,科学技术处工作人员还到学院就新校区科研工作开展进行调研交流,深入了解老师们的意见建议及困难。西海岸校区会议现场  培训会由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魏俊峰主持,科学技术处相关人员介绍了国家杰青和优青项目的申报评审注意事项,并就校内科技人才团队的培育体系做汇报交流。国家杰青及优青代表董云伟、王栋、刘福顺、毛相朝、高凤和张志伟做培训报告,围绕申报准备工作、系统性战略和方法论、同行评价等问题展开经验分享,并就专家评委的历次反馈意见及申报技巧等内容同与会人员讨论。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科研人员就自身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