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11月12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温州召开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为获奖者颁奖。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毛相朝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也是学校青年科学家时隔11年后再次获此奖项。“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该奖旨在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表彰在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科学技术普及、成果推广转化、或者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该奖项是在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于198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既注重学术成果贡献,又注重考察科学道德学风,还重视发展潜力,对树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模范、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踏踏实实做学问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讯员:姜宏 宋欣 尹文月附:毛相朝教授简介毛相朝,男,1981年6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海洋食品生物制
    2022/11/10
  • 本站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各级团学组织落实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要求,迅速动员部署、聚焦普遍覆盖、发挥组织优势、创新方法手段,组织团学骨干和团员青年深入开展专题学习,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一、提高站位,落实部署迅速学学校各级团学组织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关注党的二十大相关新闻动态,分别于10月16日、10月23日,组织共青团干部、学生会骨干、第79期“青马工程”班学员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校团委按照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部署要求,于11月4日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全校各级团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分三个阶段组织化开展全面学习,精心设计、扎实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二、组织推进,普遍覆盖广泛学学校各级团学组织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检验和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契机。校团委发布“学习二十大·我和我的理论学习”主题团日学习
    2022/11/09
  • 本站讯11月7日,教育部举行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师生巡讲团成立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中国海洋大学于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和鱼山校区胜利楼报告厅设立视频分会场,党委书记田辉,党委副书记卢光志,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参加会议。怀进鹏指出,党中央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是重要场所,学生是重要群体。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开拓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局面,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布了动员令和任务书,要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重大命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教育力量、作出更多教育的实质性贡献。怀进鹏强调,做好学习巡讲,要坚定政治信仰,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始终
    2022/11/08
  • 本站讯近日,青岛市科技局公布了关于批准建设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的通知(青科基字〔2022〕7号),中国海洋大学组织申报的青岛市海洋极端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至此,依托学校建设的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总数量增至7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是青岛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单独或联合组建的,组织高水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次获批的两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是学校按照山东省“1313”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聚焦省八大发展战略,立足生物医药、战略新材料前沿新兴交叉领域,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为进一步争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做出的重要举措。青岛市海洋极端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实验室围绕国家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战略需求,针对深远海重大海工装备材料服役苛刻环境开展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端装备防护材料研发,致力成为海工装备金属材料、极端环境防护材料、海洋能源与存储材料的重要研究平台。青岛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
    2022/11/08
  • 本站讯11月12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崂山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承办的鳌山论坛“学术期刊服务科学研究”专题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学术期刊服务科学研究”,主要议程包括国际期刊办刊经验交流、学术热点研究前沿解读、涉海期刊论文透析、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四大模块,旨在结合国家在学术期刊发展的战略需求和海洋学科综合发展态势,以建设世界一流涉海学术期刊为目标,以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为宗旨,构建地球、海洋、生命学科群的学术交流平台,建立期刊与学者紧密连接,达到促进学术期刊服务科学研究,吸引广大学者共办一流期刊的目的。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国内10余家涉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 Nature,Elsevier,科研开放平台ScienceOpen,科睿唯安等国际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在zoom会议、腾讯会议平台的参会人数达140余人,通过蔻享直播累积观看人数超过900人。崂山实验室组建领导小组成员潘克厚
    2022/11/08
  • 本站讯11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德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副校长王剑敏,阿德莱德大学副校长Jessica Gallagher、副校长Suzanne Le Mire出席会议。 刘勇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发展,海德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既得益于两校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又为海德学院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待大家精诚合作、协同创新,汇聚优秀师资,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实现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共同支撑、相互促进、整体提升,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机构和国际合作典范。他强调,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海德学院的发展,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携手为海德学院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期待未来各方能够进一步用好两校优势资源,推动海德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Jessica Gallagher感谢中国海洋大学、AEMG集团在学术、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她表示,今年9月,阿德莱德大学迎来了海德学院第一批“2+2”培养模式下的本科学生,这是两校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阿德莱德大学将为他们充分享受新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提
    2022/11/08
  •   2022年11月10日至11日,中国海洋大学第一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41所国内涉海高校与科研机构、14所国际合作单位共计300余位参会代表相聚“云端”,共话学术前沿。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教授、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显尧教授等分别主持开幕式、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会场。  刘勇向与会国内外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自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一直从事南北极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在全球变暖加剧和北极快速变化等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下,中国海洋大学愿与国内外同仁一道,致力于研究和解决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领域重要科学问题。本届学术研讨会旨在搭建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各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加强多学科专家学者间的交流碰撞,共同为应对极地和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务实性思考和提供建设性方案。  会议期间,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的双院士Orjan Gustafsson教授、国际北极越冬科学考察计划(MOSAiC
    2022/11/08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环境健康与生态工程实验室汝少国教授团队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题为“Unraveling the key driving factors involved in cometabolism enhanced aerob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in wastewater”的研究论文。博士生齐心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熊久强副教授和汝少国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环境抗生素污染是严重威胁全球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现阶段并未有高效的修复技术。微藻在治理抗生素废水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相对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其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共代谢能够驱动微生物在利用易降解有机质的同时降解难降解抗生素等,是缩短HRT的理想方法。本研究证明微量共代谢底物不仅去除了100%的四环素,并且缩短40%以上的降解时间。结合微藻降解抗生素的中间代谢产物和基因、降解酶的变化规律,发现共代谢底物提高了微藻胞内CYP97CA、转移酶、裂解酶、还原酶、氧化酶、异构酶等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了四环素的羟基化、脱羧基、去氨基
    2022/11/08
  • 本站讯2022年11月10日,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一期ESI数据(论文统计时间为2012.1.1-2022.8.31),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排名首次进入全球ESI全球前1%,成为继植物学与动物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后,学校第12个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学科,同时也是2022年以来学校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之后,第二个新增进入国际高水平行列的学科。  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学校社会科学过去10年中被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193篇,累计被引次数1886次,篇均被引频次9.77次,7篇论文入选ESI高水平论文。  长期以来,学校文科在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和综合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本次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标志着学校文科发展迈向新阶段。通讯员:昝栋背景资料:  1.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是一个基于Web of Scien
    2022/11/08
  •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文胜教授团队与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等多家单位的学者合作,在Nature Reviews Earth 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Accumul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 of microplastics in estuarine fronts”的前瞻性论文,阐述了河口锋面对微塑料输运和转化等过程的潜在影响及机制,为海洋微塑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河口是陆源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的主要通道之一。每年约有近百万吨的塑料通过河流排放到海洋环境中。河口的复杂动力环境可能促使塑料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锋面是河口区的常见现象,通常具有强辐聚、强垂向流动和强混合等动力特性,因此易于聚集海洋生物和污染物,并可诱发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相互作用过程。本研究基于全球范围内河口的观测事实,总结了河口锋面的强动力特性及其对微塑料的聚集效应,并提出了锋面对微塑料的潜在影响及机制(图1),包括:强垂向流动和强混合可能会促进海表微塑料向海水内部输运;在强混合
    2022/11/08
  • 本站讯 11月8日下午,山东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建设工作会议通过腾讯会议召开。校长于志刚、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处副处长梁强出席会议。于志刚在讲话中指出,联合体目标定位清晰,工作的探索性、可塑性强,学校应积极围绕建设目标,创新创造模式,不断发力,做好做强,同时争取省内政策资源支持;以培养一流人才为落脚点,聚焦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主动作为,做好牵头学科、积极参与其他学科联合体建设,辐射带动省内学科乃至产业发展;牵头学科根据自身情况,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明确发展思路、合作范围、合作方式等,探索并构建适应本学科发展的联合体建设模式。刘勇提出,要厘清联合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加强与省厅的沟通交流,优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联合体共建框架,共享科研平台,共建实践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带动有发展前景的省内高校学科发展。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水产(农学类)作为牵头学科,4个联合体的建设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研究生院要进一步确定工作节点和方式,牵头学院发挥主体作用,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积极稳妥的推进相关工作。梁强介绍了山东省近期学位与研
    2022/11/08
  • 本站讯近日,国际地学顶尖学术期刊GEOLOGY在线发表题为“Calcitic shells in the aragonite sea of the earliest Cambrian”(寒武纪初期文石海洋中的方解石贝壳)的文章。该论文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洛阳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以及西北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蒙古科学院、蒙古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的多位知名学者共同完成。该研究报道了团队在早期动物矿化骨骼起源与古海洋海水演化关系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初期温暖“文石海”中首次发现低镁方解石质贝壳,并且首次在最古老贝壳化石中发现控制矿化的有机基质的化石保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指几乎所有已知动物门类在寒武纪早期(距今大约5.4-5.2亿年前后)快速出现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在这个时期,早期动物的祖先代表几乎同时且独立地获得分泌矿化骨骼的能力,这与前寒武纪非矿化的复杂宏体多细胞生命(埃迪卡拉型生物)形成鲜明对比。矿化骨骼的出现不仅使得地球海洋生物圈面貌发生重大转变,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海
    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