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4月15日,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技术学科单元规划方案研讨论证会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等8位专家学者,针对海洋技术学科单元的学科定位、平台建设、师资建设、本科教育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研讨论证。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林出席会议。丁林在讲话中介绍了黄岛校区的规划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的意义。他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下,学科单元的规划建设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望各位专家为学校海洋技术学科单元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丁林希望海洋技术单元能够抓住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黄岛校区建设的机遇,在未来5-10年产生重大成果、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戈教授主持论证会。海洋技术系主任吴松华教授从海洋技术学科单元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向与会专家做了汇报。与会专家针对海洋技术学科单元的建设方案,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潘德炉院士指出,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海洋
    2018/04/17
  • 本站讯4月12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十一讲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开讲。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中教授,为海大师生带来题为“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与双赢”的报告。副校长李巍然主持讲座。马中教授首先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成果及不足。他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4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但增长主要依靠能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入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然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高度不对称的经济和环境区位差异以及资源与环境区位差异,使得中国发展呈现畸形与不平衡。”马中教授强调,中国西部拥有近150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其经济远落后于自然条件相对匮乏的东部;并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年后的今天,西部地区经济仍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大约束。丰富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谈及资源问题时,马中教授通过对南水
    2018/04/16
  • 本站讯4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8年全委会在鱼山校区胜利楼会议厅召开。会议总结交流2017年关工委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关工委主任吴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吴强明表示,多年来,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倾心关心青年学生和青年教职工健康成长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他代表学校党委向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位老领导、老教师和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敬意。吴强明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全面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共同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引向深入;二是坚持把理
    2018/04/16
  • 本站讯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建立一支与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队伍,4月12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和人事处联合组织召开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研讨《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副校长、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专家评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立新主持会议。科学技术处处长李岩首先汇报了《细则》编制的前期背景和基本情况。他说,在国家加强人才分类评价的政策要求下,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推动下,需要更好地在工程技术人才的评价中精准施策。他建议与会专家对《细则》深入研讨,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实现充分调动和发挥工程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人事处处长范其伟介绍了学校分类评价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使《细则》能真正发挥分类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支撑和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科学技术处副处长何鑫就《细则》的成稿过程、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总体框架、基本原则、相关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会上,与会专家开展讨论,认为工程技术人才是学校人
    2018/04/14
  • 本站讯4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电子信息单元学科建设方案研讨论证会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议室举行。论证会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全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聂在平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等12名军地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电子信息单元学科发展、新工科建设、军民融合、社会服务等方面共同研讨。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林,校长助理、黄岛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于利出席论证会。丁林在致辞中表示,电子信息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在电子信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支柱性行业的大背景下,学校电子信息单元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此次论证会学校高度重视,期望各位专家共同为电子信息学科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电子信息单元要依据国际国内学科发展趋势进行高起点规划建设,借助黄岛校区建设和“双一流”学科群发展的契机,力争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助力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在听取建设方案汇报后,就电子信息单元的学科建设方案提出了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于全院士总结并指出,目前的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单元具有明显的海洋电子特色,积极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在服务国家重大任务和建
    2018/04/14
  • 本站讯4月12日下午,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周长奎,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张祝秀等一行6人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学校党委书记鞠传进在崂山校区欢迎周长奎一行,并围绕国际化办学、国外引智等内容做了交流。周长奎指出,多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创新引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提升学校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事业发展。他指出,去年国家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是36所A类建设高校之一,说明国家对海洋科教事业寄予厚望。他表示,国家外国专家局将借“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搞好国家级和校级引智平台建设,为各高校的创新引智工作提供资助和支持。鞠传进对国家外国专家局长期以来给予中国海洋大学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多年来,依托111引智基地学校在国际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但距离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希望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创新引智工作,使学校在国家海洋强国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宋文红主持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技处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就学校创新引智工作
    2018/04/13
  • 中国海洋大学“效率至上”团队本站讯2018年4月1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在厦门大学落下帷幕。由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明华教授指导,路思齐、王凤玥、杨校桦同学组成的“效率至上”团队,凭借作品《低成本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获得邀请赛二等奖。本次大赛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教务处、材料学院承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31所高校、90多支参赛队伍参加。比赛分为初赛、分方向决赛和总决赛三个环节。中国海洋大学“效率至上”团队一路过关斩将,从初赛的9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33支决赛队伍之一。在3月31日的分方向决赛中,“效率至上”团队凭借专业的海报制作和兼具全面性和美观性的实物展示,赢得了评委老师和其他参赛队伍的一致好评,以小组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进入总决赛。在4月1日的总决赛中,“效率至上”团队与七支队伍进行了激烈的公开答辩,表现突出,最终获得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大赛,充分展现了海大学子优秀的科学文化素养、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以及协同共进、力争卓越的团队精神。通讯员:路思齐
    2018/04/13
  •   本站讯4月10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深入学习贯彻2018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精神,部署2018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学校党政领导鞠传进、于志刚、张静、李巍然,校长助理廖民生,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校长助理于利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林主持会议。  党委书记鞠传进对学校2017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结合《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从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主要任务、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基本要求等三个方面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鞠传进指出,2017年,学校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与上级要求和师生员工的期待相比,学校仍然存在对全面从严治党认识还不足、力度还不够、压力传导还不到位
    2018/04/13
  • 段伯睿(中)上台领奖本站讯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第一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中,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二期生、法政学院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段伯睿同学荣获二等奖。此次通识论文大赛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行远书院积极组织院生参赛,共投出二十余篇论文;经过初赛,段伯睿、王佳杰、吴玉玲、马雪菁等四名同学入围复赛。最终,段伯睿同学以“我与通识”为主题的论文《博雅而后通识,成君子而常青——我与通识,通识于我》,马雪菁同学的参赛作品、行远书院《大学之道》课程论文《浅析环境伦理》脱颖而出,入围决赛,最终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4月5日至7日,全国11所高校40名入围决赛的同学,在复旦大学参加论文答辩会及复旦通识研习营。在5日上午论文答辩中,段伯睿同学梳理了自己的通识课程学习脉络,分享了在行远书院修读《大学之道》《日常物理》《宇宙大历史》等六门通识课程的收获与感悟,“在行远书院提供的通识课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科学的研究范式并切身实践,最后发现只有立足证据,思想才能走向深刻。”赛后,段伯睿同学表示,通过通识研习营的学习以及与答辩评委和高校学生的交流,他能够跳出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从
    2018/04/13
  • 李巍然副校长(前排右五)与获奖教师合影  本站讯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课程教学评估总结表彰暨教学卓越论坛4月11日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李巍然出席会议,并为获得评估优秀和良好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学校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主任刘新国主持颁奖仪式。他宣读了2017年秋季学期课程教学评估结果。在37位参评教师中,李铁、马晓莉、何一鸣、秦玉清、王宇环、宋胤、谭嘉辉等7位教师被评为优秀等级,另有28位教师被评为良好等级,2位教师被评为合格等级。  李巍然对37位参评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显著进步表示祝贺。他建议,青年教师把课堂教学当成自己的“王国”,在遵守学校《大学本科教学章程》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王国”建设好。他希望,青年教师真正热爱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充分享受教学的乐趣,并能与学生一起共享教与学的快乐与幸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境界。  特邀评估专家代表唐瑞春从自身教学和评估经验出发,就如何开展优质课程教学及如何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了生动阐述。教师代表李铁、马晓莉以自己参加评估的课程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优秀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曹芮佳、王钦、李睿等
    2018/04/13
  • 吴强明(右)和关长空共同为通联站揭牌  本站讯4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设立的《中国研究生》青岛通联站在学校崂山校区揭牌。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编辑部主任、《中国研究生》杂志副主编关长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工作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关长空宣读了《关于设立中国研究生青岛通联站的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为在中国海大设立《中国研究生》青岛通联站条件成熟,授权中国海洋大学负责组织管理《中国研究生》青岛通联站。随后,吴强明与关长空共同为通联站揭牌。  吴强明在致辞中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研究生》杂志以及兄弟高校对学校信任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的事业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情况。他指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国研究生》青岛通联站的建立,既进一步拓展了青岛地区高校与全国兄弟高校畅通交流联系的渠道,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成效经验的宣传、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更鞭策学校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地深化研
    2018/04/11
  • 庞中英教授作大会发言本站讯2018年4月7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联合国观智库共同举办的“全球海洋治理系列对话会”首期对话在北京举办。对话会以“新时期全球海岛治理的发展趋势与中国角色”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全球海洋治理下的海岛治理经验与困境、中国海岛治理的历程与现状、小岛屿国家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角色与路径等议题。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中英教授在会上发言,用“公地悲剧”理论分析了全球海洋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的角色作用。他认为,当前全球海洋治理与全球治理面临同样问题,即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协同不够,甚至是相互竞争和冲突的。多样的、碎片化的海洋治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这就是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公地悲剧”。庞中英将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行动视为解决全球海洋治理“公地悲剧”的积极路径。他表示,中国提出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建立双边、多边、区域、全球等各层面、各类型合作关系共同解决海洋问题。在当今国际体系中,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治理最活跃的动力,不仅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甚至发挥领导作用。
    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