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海大新闻

  • 本站讯5月25日下午,全国“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建武教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专题报告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出席报告会。报告会上,曲建武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价值。他结合个人37年的从教经历,用详实生动的案例和率真风趣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担任一线辅导员的心得体会,分享了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思考。通过一封封与学生交谈的信件、一个个教育引导与帮扶爱护学生的工作案例和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诠释了他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何将辅导员这份职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自身追求、学生成长等方面结合起来。曲建武教授鼓励和号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平凡岗位,将爱国情怀注入学生心灵,用远大理想助力学生人生发展。与会教师不仅被曲教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所感动,更被他“心怀祖国、心有大爱
    2019/05/24
  • 本站讯为助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办刊的核心作用,显著提升学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将学校学报(英文版)和新刊《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英文)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学报(社会科学版)打造成国内特色显著的一流综合性学术期刊,5月25日上午,借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委会换届之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首届)学术年会在崂山校区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副校长李华军出席会议。田辉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学术期刊是学术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对国家科技文化创新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将大力实施“名刊工程”,落实“专家办刊”理念,着力实施综合改革。他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办刊经验、共商学报发展大计,积极推动学校学术期刊实现新的发展,在全球创新的版图中贡献东方智慧,为促进国家科技文化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田辉为学报各位主编、常务副主编、副主编颁发了聘书,并与各位主编一起,为新一届编委会成员颁发聘书。会议邀请了我国学术期刊界的有关领导和办刊专家为与会代表作了一系列主题报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何云峰教授作了《
    2019/05/24
  • 本站讯5月25,2019年度全国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行。会上向通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AAPEQ)的A级成员单位颁发了证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6所高校成为A级成员单位。这是全国第三批被认证为A级成员单位的高校,至此,全国被认证为A级成员单位的高校累计达到16所。中国海洋大学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016年3月,学校正式提出了AAPEQ认证申请。在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学院副院长、会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王竹泉教授亲自负责组织推进综合改革和认证准备工作,历经各方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认证准备工作。2018年9月,学校正式提交了认证报告。经过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通讯评审、现场考察及全委会会议评审等环节,顺利通过认证,有效期为5年,这也是山东省内首个通过认证的培养单位。期间,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中国海洋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和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9/05/24
  • 本站讯5月2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第八届“青岛银行优秀大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崂山校区行知楼报告厅举行。青岛银行行长助理、中国海洋大学1996级国际经济法专业校友张巧雯,学校总会计师、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剑敏出席颁奖仪式,并向王晨等56名优秀本科学生和王鸣岐等24名优秀研究生颁发第八届青岛银行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张巧雯向获奖学生表示祝贺,为母校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优秀人才感到自豪和骄傲。她简要介绍了青岛银行近几年开拓创新、协调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勉励学弟学妹们发扬五四精神,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下一番心无旁骛的真功夫,珍惜韶华,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的梦想。王剑敏在讲话中向大力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青岛银行表示感谢。他回顾了校银合作互促、共同发展的历程,并表示在学校建校95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希望双方强强联手,继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谱写新的光辉篇章。他也希望获奖学生不辜负青岛银行的这份认可与激励,不辜负社会、国家的这份期待和重托,努力增长才干和智慧,心怀感恩,砥砺前行。水产养殖学专业2017级本科
    2019/05/24
  • 本站讯5月22日下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国际事务常务副校长IainWatt一行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在行远楼会见了来宾,双方就学生联合培养事宜进行了会谈。李巍然副校长首先对代表团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优势学科和科研情况。他表示,海大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将人才强校、文化引领和国际化发展作为学校三大发展战略,积极与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合作,与澳大利亚的高校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他希望,海大能与悉尼科技大学进行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IainWatt副校长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悉尼科技大学的有关情况。他表示,悉尼科大建校历史不足五十年但实力很强,在澳大利亚政府关于科研对社会的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一。他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工程学部,学部下设六个学院及一个创新创业中心,拥有量子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多个研究中心,在机器人和无人机监控等领域的成果已得到应用,并正积极推进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他希望,两校能够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等。学校信息科学
    2019/05/23
  • 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适应学校建设一流大学新发展阶段要求,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5月14日至5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专项调研,调研面向全校20个学院(中心)的专兼职辅导员,共举办3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全程参加调研。吴强明在调研中指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形势新要求下,这支队伍如何更好地发展建设、如何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强明充分肯定了广大辅导员长期以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辛勤努力和积极贡献,他指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全体辅导员要站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调研会上,
    2019/05/23
  • 本站讯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进落实近期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要求,5月20日和5月21日,学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王剑敏带领由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技处、保卫处、基本建设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鱼山校区和崂山校区各实验室进行了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组对两校区各学院的各级各类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对各学院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检查,通过检查,看到各学院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提升,自查中发现的大部分安全隐患均立整立改,并举一反三,长期保持,对于部分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长期建设的问题,也进行了汇总分类,并制定了整改方案。王剑敏在检查中指出,实验室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各学院要长期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不能松懈,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各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学院开展工作,尤其针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要结合各学院教学科研实际情况,在落实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便利。下一阶段各职能部门将配合各学院开展全面细
    2019/05/23
  • 孙康宁教授讲座现场本站讯5月20日下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孙康宁教授应邀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以“创新基础课教学新理念与方法,持续推进知识向能力转化”为题作讲座。教务处处长方奇志主持讲座。孙康宁教授首先分析了推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给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有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因此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为传统产业、也要为未来产业培养人才。能力的养成比知识储备更重要,随着时间推移,知识可以更新,能力则可以终生受益,学生只有具备了各种能力,才能应对当下与未来。知识向能力转化是工程教育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也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孙康宁教授结合他本人牵头完成的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从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及方法、创新点、推广应用价值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核心知识点和项目驱动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强化知识向能力转
    2019/05/22
  • 本站讯2019年5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崂山校区召开,来自山东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工程实训领域知名专家参与论证研讨。学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王剑敏出席会议并致辞。王剑敏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旨在通过贴近现代工程实际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训练,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各类工程训练等工程实训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开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局面。与会专家听取了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建设方案汇报。在前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专家们对中心的功能布局、特色定位、组织机构与人员构成、运行模式、实施计划、后期维保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此次论证会为工程实训中心顺利建设和投入使用做好了规划、奠定了基础。工程学院院长刘勇主持会议,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的部分师生以及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基本建设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
    2019/05/21
  • 本站讯5月1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十七讲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开讲。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为海大学子带来题为“大科学装置: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的精彩报告。校长于志刚主持讲座。王贻芳院士从文明与科学的发展谈起,介绍了人类文明从思想到仪器的进步。他指出,现代科学依赖于仪器设备,从桌面仪器到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基于此,从宇宙学标准模型到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则表明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现代科学越来越依赖大科学装置,本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如引力波、希格斯粒子、中微子振荡等均依赖于大科学装置。王贻芳院士进一步介绍了大科学装置的特点、目的、意义及其用途,并结合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他特别指出,我国作为后发者,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实现快速发展,但也因此很难获得革命性的领先。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需要“优化投入”,以点带面,长远规划,逐步从“拾遗补漏”转向正面竞争;同时还需要注重国际合作,秉持开放态度,善于学习积累,从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后,王贻芳院士以粒子
    2019/05/20
  • 本站讯受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委托,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18日至19日在崂山校区召开。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中国地质教育协会副会长、长安大学原副校长刘建朝,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晓鸿,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安大学等16所高校共50余位地学领域专家参加会议。李巍然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地学是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学科,实践教学在地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海洋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地学实践教学,坚持以传统地质学为根本,以海洋地质为特色,结合海洋高新探测技术,逐步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愿在海洋地质实践教学方面与国内兄弟院校分享经验、共享资源,为兄弟院校的海洋地质实践教学贡献海大的力量。他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对学校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及地学野外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院校之
    2019/05/20
  • 本站讯5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第56次专题学习,邀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就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作专题辅导报告。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副校长李巍然、李华军,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校长助理于利等参加学习。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报告会。史静寰教授首先从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引出全球化3.0时代的社会与教育,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教育更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激活人的学习热情及雄心大志,注重发展人的社会性能力。全球范围的教育发展也伴随着学习危机,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旨。史静寰教授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分析。她说,“双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要发挥制度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国家队第一方阵”,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双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
    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