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014年10月11日—12日,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环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路径研究》(13YJA840023)课题组、青岛中传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协办。研讨会主题为“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党委书记崔凤教授分别致辞。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王书明教授主持,研讨会主题报告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阿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辽宁省社科院沈殿忠研究员、河海大学施国庆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崔凤教授分别以“迈向复合型环境治理”、“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环境治理”、“断裂与替代:退湖渔民生计的转型”和“从快速恶化到基本稳定:论1989—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的变迁”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包智明教授对主题报告作了精彩点评。
本届研讨会设置了“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海洋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抗争与社会冲突”、“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等八个研讨专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海洋大学王书明教授、赵宗金副教授、陈涛博士、宋宁而博士、张一博士分别作了题为“论认知共同体建设与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价值观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环境抗争中的‘怨恨情绪’研究”、“从金毗罗海神信仰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综述”的学术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党委书记崔凤教授主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主编助理周振新、《鄱阳湖学刊》副主编胡颖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张爱梅、《学海》编辑部主任毕素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社长潘金洪就期刊在环境社会学选题等方面的要求做了主题发言,为环境社会学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洪大用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中国海洋大学在会议组织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进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文科处处长金天宇,及学校50余位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通讯员:杨悦 图:张曦兮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