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学生工作十件大事

作者:刘庆静 来源:学生处 创建时间:2007-12-28 点击数:42

一、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和使命,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扎实做好学院德育工作评估。采取学院自评、分校区集中汇报、学院互评、评估领导小组考核评价的方式,对全校17个学院两年来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不断优化。深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中,“海洋之窗”网站被评为“十佳高校共建网站”,“海鸥剧社”网站被评为“十佳学生社团网站”。

二、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开展了以“严谨求学 励志图强”为主题的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包括“知荣拒耻、明礼律己”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惜时勤学、尊师守纪”文明课堂建设活动、“温馨宿舍、和谐家园”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严谨为学、诚信做人”考风建设活动、“典型引导、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活动、“陶冶情操、求是求知”校园文化活动等十项活动,在全校掀起学风建设的新高潮。“求是、求博、求精、求新”的优良学风进一步发扬光大,海大学子和谐进取的精神风貌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高度评价。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再获盛誉,青年志愿者服务赢得称赞

    我校连续第十九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奥运、奉献岛城,积极参加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奥运与旅游国际论坛、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者联盟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青岛市和奥帆委以及赛会的盛赞。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圆满完成了在西藏山南地区和贵州省德江县的支教助学工作,争取多方支持资助了199名当地贫困学生,援建了“望海小学”。

四、成功举办2007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海洋、水产领域)和首届全国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海洋发展论坛”,研究生学术氛围浓郁

    学校举办了以“问海求真、谋海济世”为主题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海洋、水产领域)。论坛“突出海洋特色、兼顾学科交融”,设立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别的四个分论坛,涉及了海洋、水产领域的26个研究方向,为博士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通过的《蓝色宣言》表达了未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胸怀志向。首届全国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海洋发展论坛”,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参加,并成立了“中国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联谊会”。学校还设置了1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参加全国各类高水平学术论坛,有58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多领域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齐鲁研究生论坛。研究生德育工作受邀加入研究生院单位参加的全国高校研工部部长论坛。研究生学术氛围浓郁,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五、在国家和省级系列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十大魅力大学生“感动海大”,“海之子”讲坛展优秀学子风采

    我校学生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荣获第八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冠军1项;荣获第12届机器人足球世界杯2007大赛世界季军1项、世界四强1项;荣获第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还在以上比赛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CCTV“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赛事中获三等以上奖项50余项。有300余名学生、12个优秀集体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6名优秀学生标兵走上“海之子”讲坛;首届“感动海大”十大魅力大学生评选推出大学生中的榜样群体。《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中国海洋大学涌现一批自强不息品学兼优的先进学生”。

六、经济解困,精神帮扶,资助工作温暖学子心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新政策,学校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细则》等五个资助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资助工作,大幅度提高了资助力度,国家奖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资助额达到923.1万元,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为2155名学生续放国家助学贷款1036.2万元,为875名学生新申请贷款1472.3万元;设立校内“四助”岗位1750个,为2000余名学生发放勤工助学金210余万元;为6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社会资助近百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将“济困助学”与“扶弱励志”紧密结合,开展以“知恩知足知责”为核心的“三知”教育,激励贫困学子走上自强励志成才路。《教育部简报》先后两期专题刊发我校资助工作的做法。

七、国防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创新,走在全国全军国防生工作的前列

    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和创新,建设了“国防生之家”和国防生公寓军事文化走廊,规范了国防生一日生活和日常养成制度,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新生军训模式已在全国高校推广。2007级3800名本科新生的军训任务由国防生大队独立承担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海军人才办和总政领导的表扬,并在全国全军116所依托高校参加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进行典型经验交流,中央电视台给予宣传报道。

八、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2007年全校共有毕业生4237名。学校通过汇编《毕业生就业必读手册》,开通朗途素质测评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课堂,举办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聘任大学生就业指导顾问,开展“职业•风采•成功”和“金色前程”公务员讲座等系列就业指导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举办全国海洋类人才招聘会、青岛高校联合招聘会、山东省外经贸企业招聘会、中石油招聘会等数百场校内外专场招聘会,完善了以校园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吸引了强生、泰纳瑞斯、LG、普华永道、毕马威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到校招聘,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空间。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1%,其中研究生就业率达到87.9%,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0.6%,高职生就业率达到97.4%。

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完善、机制健全,真情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文件,顺利完成3751名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建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与运动心理实验室,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放松、团体辅导、心理培训、沙盘治疗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十、我校大学生赴台参加“Hi-Young”青春海峡两岸青年海洋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广泛

    2007年暑期,我校首次组织了由3名教师、25名学生组成的交流团队,赴台湾参加由台湾海洋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四校共同组织的“Hi-Young”青春海峡两岸青年海洋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之后,台湾海洋大学30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赴我校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夏令营。海峡两岸师生在互访中通过座谈交流、户外教学、参观考察等活动,加深了文化交融和情感交流,缔结了同胞友情。

编辑:
  校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鲁ICP备05002467号-1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