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专家系列报告

发布时间:2019-07-08 阅读: 4440 添加: 管理员

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将于711日开营,数位专家应邀在开营仪式后进行学术报告,报告安排如下:


崂山校区:

报告一:

题目:改变世界的海洋工程

报告人:史宏达

时间:2019711  8:3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史宏达,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能研发测试平台主任,全国水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创建了我国首个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博士、硕士点;同时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带头人,承担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位)1项。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重大基金、海洋能专项等科研项目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报告二:

题目:深海原位光谱技术:从项目导向到需求引领

报告人:郑荣儿

时间:2019711    9:0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郑荣儿,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海洋光学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发展基于激光光谱技术深海原位传感技术,研制完成了我国首台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仪,研发的系统和水下多光谱联合探测关键技术在海底长期观测、热液冷泉极端环境探测中得到应用。


报告三:

题目:化学海洋学与认识世界

报告人:刘素美

时间:2019711  9:3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刘素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已发表论文近250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任由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MBeR)与未来地球(FEC)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成立的陆架边缘海工作组(CMWG)的共同主席,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东亚边缘海研究(PICES/CREAMS)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整合研究(IGBP-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法国系列杰出实验室计划(LabexMER)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入选泰山学者与“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


报告四:

题目: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

报告人:李三忠

时间:2019711  10:0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李三忠,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现任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深海大洋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创建了洋底动力学新兴交叉学科;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为泰山学者、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称号;主持完成十多项国家级项目。在国际著名刊物Earth Science-Reviews等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40多篇, EI收录7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多个省部级奖项。同时,主讲多门专业课程,培养了近百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报告五:

题目:2018年盛夏辽宁海参的海洋环境气候劫难简析

报告人:孙即霖

时间:2019711  10:3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孙即霖,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督导,青岛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青少年科普宣讲团团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预测,精细化定时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报。主讲课程《天气学原理》(本科生)《海气相互作用专论》(研究生)。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和科学研究特点: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两本。


报告六:

题目:地球环境保卫战:海洋环境的视角

报告人:高会旺

时间:2019711  11:00

地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

专家简介:

高会旺,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海洋环境与大气环境研究。

 

鱼山校区:

报告一:

题目:我国牡蛎养殖与新品种培育

报告人:李琪

时间:2019711   9:0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三楼多功能报告厅

专家简介:

李琪,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泰山学者种业计划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常务理事,国际牡蛎学会理事、中国区主席,“Marine Biotechnology”3个国际SCI刊物编委。20余年来一直从事海产贝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在海产贝类分子标记技术体系构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优良品种培育、近交系建立与应用等领域有系统科学发现和学术创新。迄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320余篇,其中SCI收录21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0部;获授权专利35项。指导的博士生中,4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报告二:

题目:海洋生物“基因组考古”:惊喜与挑战

报告人:王师

时间:2019711   9:3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三楼多功能报告厅

专家简介:

王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海洋贝类遗传与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围绕国际前沿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取得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二五 “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科学奖获得者;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Nature Protocol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成果连续入选20162017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及2017年度中国海洋科技十大进展。

 

报告三:

题目: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

报告人:薛长湖

时间:2019711   10:0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三楼多功能报告厅

专家简介:

薛长湖,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水产品加工和贮藏工程学科带头人,致力于水产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化应用研究。199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农学水产博士。现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农业部渔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发表SCI收录论文31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是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报告四:

题目:探海入微:海洋药物和微生物

报告人:李德海

时间:2019711   10:30

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三楼多功能报告厅

专家简介:

李德海,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致力于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个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个人H指数32;已授权专利8项。目前兼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学分会副秘书长;Curr. Org. ChemLett. Org. Chem.等期刊编辑。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研究生院  

201978

 


  校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鲁ICP备05002467号-1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